《高等教育学》课后练习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高等教育学》课后练习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4502dfb03d8ce2f016623d7

机制和途径。

3.你认为在调整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结构时应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答: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应实行非均衡的发展战略。具体说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 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必须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以经济供给能力为支撑点,做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各地区要根据经济发展现状、发展重点、产业结构、实际可用于高等教育的经济能力、对不同层次科类人才的实际需求,研究当地的学校数量、科类结构、发展速度。

(2)中央和地方合理分工,突出高等教育为地方服务的功能。中央应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以及一些示范性的高等职业学校。积极支持经济、文化发展程序较高的中心城市办学。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合作办学体制和政府、社会、公民个人分担培养成本的制度。

(3)确立新的高等学校结构,实施不同要求的管理。对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在发展数量、质量规格、办学条件、评估标准、管理权限等方面应有不同的政策规定和要求。

(4)确立各层次的比例和重点。本科以上的高等教育要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重点,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努力使高层次的专门人才的培养基本立足国内。大力发展专科层次的高等教育和高中后的短期高等教育,努力打通人才通向农村、中小企业的渠道,积极面向第三产业就业市

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3、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1)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步分化、矛盾和统一。他们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开始认识主观世界。(2)高校学生自我意识的要求和张力显著增强:(3)高校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关注现实或某一事件,并予以评价,产生一定的心理。

4、师生间心理关系

心理关系包括高校师生之间的认知关系与情感关系两个方面。他们却对教育、教学过程和教育结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5、师生间工作关系

高校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形成的授受关系、高校师生间的这种关系具有先赋性、稳定性特点。要使教学活动顺利有效地进行,首先必须维持师生间的教与学的关系。

6、师生间情感关系:高校师生间情感关系是高校师生心理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高等教育的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师生在相互过程中,不仅可以完成某项教育任务,也可使彼此交往的需要得到一定的满足。

二、思考题

1、你对高等学校教师的社会地位有什么看法和想法?

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决定于教师的劳动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人们对这种作用的认识程度。

高校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高校教师通过继承、传播和创造人类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来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2)高校教师通过社会服务,直接推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高校教师利用自身的丰富知识和科研优势,参与国家和地方的科研项目,为社会提供科技服务,制造科研产品,直接参与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创造;通过社会活动,传播精神文明成果,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尽管高校教师的作用与贡献是客观存在的,但由于教育的社会效益具有滞后性,经济效益具有间接性,使得教师劳动成果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很难即时地、直接地实现其真实的价值,因此,目前社会上仍然存在着轻视劳动的观点,认为教师的劳动是多次重复的简单劳动,这种劳动同物质财富的生产没有关系等等,从而造成当前教师待遇偏低,经济地位不高,进而影响到高校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要真正提高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不能只靠市场,而主要应该通过国家立法、政府的行政手段等加以解释。

高校教师应该看到,在我国现今并不发达的经济条件下,教师经济待遇的提高,要有一个过程。同时还应意识到,教师社会地位的高低,最终取决于教师素质、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自己对社会的作用与贡献。要忠诚于教育事业,出色地履行教师职责,使教师职业真正赢得整个社会的尊重。

2、如何形成学校教师的合理结构?你对教师队伍的调整与流动有什么想法和建议?

答:(一)教师结构主要包括职务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等,

(1)在职务结构方面,从一所学校的教师职务结构到一个系,一个教研室的职务结构,都要依据不同的任务,综合分析,组成合理的结构,才能更好地适应教学与科研的要求。

(2)在学历结构方面,一方面要加快研究生培养的速度,为高校输送更多高学历的教师;另一方面,对于高校中不具备研究生学历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求他们报考在职硕士生、博士生,或在职进修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主要课程。力求在不远的将来,使大学教师都能达到硕士和博士的实际水平,以保证高校教学与科研的质量。

(3)在年龄结构方面:要采取有力措施,大量选拔优秀青年人才从教,同时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逐步降低高级职务的平均年龄,改善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

(4)在专业结构方面,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宽专业、双专业、复合型人才需求的趋势,拓宽专业基础,打破学科、专业间的界限,选拔、培养具有宽厚专业基础和较强适应能力的专业教师,鼓励高职务、高水平的教师开设基础课,以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的各类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