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货零售业存货管理问题研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百货零售业存货管理问题研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451a4a150e2524de5187ecf

湿度等其他的相关控制,以达到使其保管的商品存货保持在某一个最佳的状态”。广义角度则理解为:“存货管理应该是为了达到企业的财务运营目标,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中的各种物品、产成品以及其他资源的管理,在保障企业本身生产和需求的条件状况下,让其储备始终保持在合理的经济水准上”。 2.2.1 存货的持有成本

从管理的角度将存货成本分为采购成本、储存成本和缺货成本[17]。采购成本就是库存成本,包括定货成本和购置成本。存储成本包括产品进出仓库的装卸费、保险费、库存损坏和变质损失,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这些成本具有相当大的变化。例如,有些企业的原材料可以直接卸下露天存放,而一些高精度产品则需要专门车辆搬运和非常精致的储存设备。然而如果一个公共仓库被企业使用,那么它储存的成本会直接跟随存储在其中货物的量而改变;若一个公司有属于自己储存货物的地方,那么其中有些储存货物的成本则是固定的。缺货成本则指的是由于其供货发生了中断导致的亏损,包括材料供应中断而造成的损失,产成品库存短缺的违约损失和导致其销售机会丢掉的损失以及企业的商誉。企业的缺货成本增加主要表现在存货不足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企业的缺货成本长期维持在高水平状态,也就说明了这个企业的存储管理控制有待加强。要想使存货的持有成本最小,以达到降低企业的商品成本,那么如何让企业保持一个最佳订货量是关键。 2.2.2 最优存货量的确定

经济订货模型是指在尽量避免缺货成本的基础上,使库存的订购成本与储存成本之和最低的订货批量。本模型是建立在一系列严格假设基础上的。在这些假设之中包括:(1)其中之一的已知常数是存货的总需求量;(2)一次性储存的商品;(3)为定值的商品单位成本,没有折扣;(4)库存持有成本与库存水平呈线性关系;(5)资源充分,现金充足。

经济订货量是在供需稳定为前提的情况下来实行的。但我们了解的实际情况中并不都是如此,一个企业存货的需求量有可能发生变化,交货的时间上也有可能会推迟。在交货时间内,如果发生了需求量的增大或者是交货时间发生推迟,就会产生缺货。为了防止因此而造成的那些损失,企业内部应拥有一定的保险储备。在交货时间内,如果对存货有着很大的需求量,或交货的时间由于某种不明的原因而引起的延误,企业则有可能出现缺货。为防止存货出现中断现象,再订货地点应等于交货时间内的预计保险储备与需求之和。 2.2.3 存货的控制系统 (一)ABC控制系统

企业把存货中品类繁多的,依据他的其重要程度、价值大小或资金的占用等标准将其分为三大类称之为ABC控制法:作为管理的重点,实行重点控制、严格管理的我们称为A类高价值库存;而中等价值库存的,为B类;采取一般管理的多为C 类低价值库存。所以我们可以使有限的资源进行最合理的配置,既可以保证大部分的利益,又可以关注到普通的货品。 (二)适时制库存控制系统

适时制库存控制系统它是指制造企业事先就与供应商和客户协商好,只有当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原料时,供应商才会将需求的原料送来,而每当产品生产出来就立刻被客户拉走,我们

又称之为零库存管理。适时制技术应用于百货零售业,不可能像制造业一样没有库存,而是以顾客的最终需求为基础力量,零售商与供应商通过商量,制定合理的存货水平,建立优秀的信息系统,提高企业的效率。目前,已有逐步增多的公司企业采用适时制库存控制系统以便减少甚至消除对库存的需求量,如沃尔玛等。在这种存货控制系统下,原本对货品管理的百货零售业都转变为对其信息的管理,既降低了存货成本,又减少了人工核算的失误率,一定程度上帮助了企业提高自身的合法竞争力。

第三章 百货零售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曾发布《2013年度中国网络零售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据其中数据显示,

2013年中国在网络零售市场的交易范围为18851亿元,同比2012年的13205亿元,增加42.8%,占社会全部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04%。报告中还指出,2013年中国网络市场上的购物依然持续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的主要原因归结于以下几点:在网购市场的逐步规范下,慢慢的更多的人都加入到市场的网购潮流之中。电商企业在一二线城市的发展形成稳定以后,开始逐步向三线、四线城市扩张、延伸,也逐渐推动了网购市场需求量的扩大。中国零售业或正经历格局调整,从网络零售业的延伸扩张到追求百货零售单店的质量。2009年1月,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沃尔玛在常德开展自己的业务,曾一度引起了常德商界悍然震动。五年后,2014年3月,此店却宣布“退场”。但事实上,除了那些网络零售的冲击,中国的零售市场在经历了一轮疯狂的延伸扩张后,一些难以生存的超市选择通过关店、并购等方式来选择断臂求生,这种选择行为在今后可能会成为一种常态。中国的百货零售业也同样面临着诸多问题,存货的管理问题也让许多企业焦头烂额。以下是百货零售业存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采购环节缺乏计划性,易造成存货积压或不足

存货采购的计划性,对于普遍的企业来说都属于相对较薄弱的环节,大部分企业往往把存货管理的重点堆叠在存货销售这一环节上,却忽视了存货的采购计划。 由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存货的采购过程缺乏控制,一些企业采购环节往往由一个人完成。采购入库价格,有时只能以采购员口说为凭,使采购工作无章可依,增加了营私舞弊的可能性。企业商品的购买将直接会影响那之后的存货管理,其中,如果出现存货不足的情况,则失去其销售的机会,同时产生缺货成本的上升,并导致购买产品的顾客不满的心态,最终失去顾客。另一方面,如果出现存货过剩,占用了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则导致企业资金周转缓慢。在申购程序上,有些却没能根据确切的情况来申报采购计划,而是任凭感觉采购,有的存货在选择需要时才发现它的库存不足,采购部门才被告知进行采购,在采购完之后再补填申购单报批,这种情况下,企业时常会出现不能按照物资需求量来提出采购申请,所以也就缺乏恰当的采购计划。存货采购环节的授权、审核及外部市场因素直接导致采购缺乏计划性。

3.2存货监管效率低下

从百货零售企业现状的了解可知,存货的监管效率低下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企业没有健全的

库存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的,或者即使有制度却不能完全执行,不能够监督和评价。从一方面看,大部分的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相对较薄弱、不相容职务没有分离。不相容的职务进行分离是内部控制的重要之处,可是很多企业在实施存货管理程序上并没有将那些不相容的职务有效进行分离。内部控制较薄弱,一人兼任多个不相容职务,虽然减少了管理成本,可是却增加了营私舞弊发生的机会,加大了存货流失的风险。从另一方面看,表现在对控制监督的力度不够。尽管有些企业制定了严格的存货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因为对控制制度的落实和监督没有做到

到位,使得制定的制度并没有完全得到有力的执行或执行无效。

3.3 供应链管理失调

供应链管理是对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进行设计、规划和控制,从而增强竞争实力,提高供应链中各成员的效率和效益[18]。供应链的管理可以有效的减少交易成本。在我国物品的供应链上,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到批发商再到零售商,每个环节上都存在属于自己的安全库存。一般来说,零售商根据顾客对商品的需求量来预测该向批发商的定货量,基于平均需求的零售商,可以选择添加一个安全库存,这样就使得零售商定单的变动性要比顾客对商品需求的变动性要大。批发商在接到零售商的订单后再去向制造商寻求订货,同样的道理,批发商为了给自己充分的资源,因此又增加了一个新的风险库存。因为零售商的订单的变化明显的大于客户需求的变化,为了实现服务的要求,批发商被迫持有超过安全库存的零售商。如此类推,到制造商处或者供应商处波动幅度就会越来越大。虽然最终需要这些货品的消费者相对比较稳定,然而,制造商、批发商、供应商、零售商的库存量却因此变得越来越大,从而最后导致供应与需求很难达到匹配。

3.4 存货数量的虚假不实

由于百货企业销售或耗用成本通常是倒算出来的,这样就容易把在计量、收发、保管中产生的

差错,全部计入营业成本。例如,现在的大部分小规模的百货企业通常是租一些简单的房间作为办公地点,而存货却要放在其他不同的多个与办公地点不一样的“仓库”。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很难真正了解该企业的实际数量,因为小规模企业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来做调整转移。小规模企业可以隐瞒库存短缺是因为已经知道注册会计师将要检查什么地方的货品,小规模企业有充足的时间提前准备,造成库存数量的虚假。此外,每个部门的货品不统一安排,将增加库存验证的难度。而有的部门在领取了存货以后,并没有用正规的领用单据,比较容易造成存货已发出,但没有得到相关会计处理,导致假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