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反映古建筑保护遭遇三大困境亟待引起重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基层反映古建筑保护遭遇三大困境亟待引起重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49137b7102de2bd960588fa

基层反映古建筑保护遭遇三大困境亟待引起重视

和世界其他古老文明相比,中国现存古老建筑的数量和漫长的历史惊人地不成比例,在中国历史上见于文字记载的建筑中,能够保留下来的比例极低,今天依然能够使用的更是屈指可数,随着大量西方风格的摩天大楼、住宅社区日益遍地开花,如何保护古老建筑的问题日益引起关注。基层反映,当前古建筑保护面临着三大困境亟待引起重视。

一、困境分析

一是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中国的古建文物以木质结构为主,防火能力差。而在当下的经济开发热潮中,各地的古村落也都极力发展古村落旅游,由于人口的大量聚集,各类旅店、酒吧等声色场所的入驻,古村落的防火安全形势更加严峻。例如,2013年3月,云南丽江古城光义街现文巷突发火灾,烧毁民房107间;4月,湖南凤凰古城发生火灾,一栋古房屋及其内酒吧彻底烧毁;8月,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一古村寨发生火灾,50余户村民房屋被烧毁;2014年1月,云南独克宗古城烧毁房屋200余栋,300余户受灾,除造成房屋、商铺、基础设施等受灾外,部分文物、唐卡及其他佛教文化艺术品被烧毁。触目惊心的火灾事故已经成为了古建筑保护的头号杀手。

二是缺乏专业的维护修缮。由于文物保护有着很强的专业性,维修过程中不但要了解文物本身的特性,还要在保护

的过程中要保持文物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但由于当前部分群众缺乏保护意识和维护资金,简单粗暴的维护修缮反而对古建筑造成了二次修复性破坏。此外,当今社会价值观对传统工匠艺人的轻视,致使传统工艺传承出现举步维艰的窘境,许多地方在抢救古建筑时常常面临着缺少专业团队的尴尬。“大学里没有维修工艺专业,建筑系的学术贡献,更多的是帮助职能部门制定遗产保护规划,而能够提供技术支持的技工学校也在逐渐消亡。”

三是失于监管的古建交易猖獗。近年来,随着大量社会资本涌入古建收藏领域,古建筑及其构件的市场价格也水涨船高,并由此助长了古建买卖之风。为了谋取高额经济利益,甚至还出现了部分不法商贩四处“搜寻”古建筑构件,并形成倒卖链条。例如,某山西民营企业家通过收购买卖,先后得到了有4万多件古建及其构件,包括200多处古民居、1000多块石碑、2000多块牌匾及上万件石雕石刻等。“由于古建及构件的交易多数为地下交易,法律上又没有明确表示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不能买卖,再加上文物部门没有自己的执法队伍等,因此古建及构件的市场交易非常不好监管。”

二、建议对策

一是及时整改古建筑火灾隐患。对建筑结构、饰物耐火性能进行加强和处理,有条件的文物古建筑还应在主要建筑内安装火灾自动报警、自动喷水灭火等系统。对被开发成重要的旅游的文物古建筑单位还要加大对居民和游客的消防

安全宣传力度,提高消防安全保护意识。

二是应加大对古建筑的资源投入。扩大古建筑维护修缮的力度和范围,并从加强保护古建筑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宣传力度,让更多古建筑能够得到科学的修复。此外,还要注重传统古建筑修复技术的传承和发扬,让更多的青年人愿意学习传承古建筑建设技术。

三是加快完善相关法规政策。提高文物部门、公安机关等职能部门的行政执法力度,在传统村落保护上形成合力,对古建及其构件买卖盗窃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并尽可能在村庄所辖的珍贵古建周边安装监控防盗设备。

(三都 叶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