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除菌的工艺及设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空气除菌的工艺及设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4b01bfafab069dc502201db

第五节

介质过滤除菌的设备及计算

一、深层过滤效率和过滤器的计算

过滤效率就是滤层所滤去的微粒数与原来微粒数的比值,它是衡量过滤器过滤能力的指标:

??N1?N2N1(4)式中N1:过滤前空气中的微粒含量;N2:过滤后空气中的微粒含量。N2/Nl:过滤前后空气中的微粒含量比值,即穿透滤层的微粒数与原有微粒数的比值,称为穿透率。

实践证明,空气过滤器的过滤效率主要与微粒的大小、过滤介质的种类和规格(纤维直径)、介质的填充密度、介质层厚度以及气流速度等因素有关。

1,对数穿透定律

研究过滤器的过滤规律时,先排除一些复杂的因素,假定:

(1)过滤器中过滤介质每一纤维的空气流态并不因其它邻近纤维的存在而受影响;

(2)空气中的微粒与纤维表面接触后即被吸附,不再被气流带走; (3)过滤器的过滤效率与空气中微粒的浓度无关;

(4)空气中的微粒在滤层中递减均匀,即每一纤维薄层除去同样百分率的菌体。这样,空气通过单位滤。层后,微粒浓度下降量与进入此介质的空气中的微粒浓度成正比,即:

上式称为对数穿透定律,它表示进入滤层的微粒数与穿透滤层的微粒数之比的对数是滤层厚度的函数。N2/N1称为微粒通过介质的穿透率,以P表示,则介

质层过滤效率η用l—P表示。所以式(6)也可写成:

2,介质层厚度的计算

根据对数定律式(6)、式(7)得:

式中的N1可根据进口空气的菌体浓度、空气流量及持续使用时间算出。如空气中的原始菌浓度为10000个/m3,空气流量为200m3/min,持续使用2000h,则N1为2.4×1011个菌,N2一般可假定为10-3个菌,即在规定使用时间内透过一个菌的机滤为千分之一。于是N1/N2=2.4×1014,在设计空气过滤器时,我们常把Nl/N2=1015作为设计指标。

式(10)中的K值与纤维介质的性质、直径、填充率、气流速度以及菌体大小有关,K值可以从下式求得:

对数穿透定律是以四点假定为前提推导出来的。实践证明,对于较薄的滤层

是符合实际的,但随着滤层的增加,产生的偏差就大。空气在过滤时,微粒含量沿滤层而均匀递减,故K’值为常数。但实际上,当滤层较厚时,递减就不均匀,即K’值发生变化,滤层越厚,K’值变化越大。这说明对数穿透定律不够完善,需要校正。

3,过滤压力降

空气通过过滤层需要克服与介质的摩擦而引起的压力降,ΔP是一种能量损失,损失随滤层的厚度、空气的流速、过滤介质的性质、填充情况而变化,可用下式计算:

由式(2)和式(13)可见,过滤常数或过滤效率随介质的填充率及单纤维过滤效率的增加而增加,随纤维直径的增加而下降。然而单纤维过滤效率,根据图7-4,则随气体流速的增加而增加,也随纤维直径的增加而减少。由此可见,要用一定高度的介质过滤器取得较大的除菌效率,应选用纤维较细而填充率较大的介质,并采用较大的气流速度。但随着填充率及气流速度的增大及纤维直径的减小,通过介质层的阻力(即压力降)将增加,使空压机的出口压力受到影响。阻力过大,还容易导致介质层被吹翻。而气流速度过大,摩擦过激,则会引起某些介质(如活性炭、棉花等)的焚化。

二、计算举例(自学)

参见《发酵工程与设备》p98

三、空气过滤器与过滤介质

过滤介质是过滤除菌的关键,它的好坏不但影响到介质的消耗量、动力消耗

(压力降)、劳动强度、维护管理等,而且决定设备的结构、尺寸,还关系到运转过程的可靠性。迄今用得比较多的纤维过滤器是用棉花或玻璃纤维结合活性炭作为过滤介质的过滤器。但这种过滤器存在不少缺点:(l)设备庞大;(2)介质耗量大;(3)阻力大,(4)更换拆装不方便;(5)劳动强度大等。近年来很多研究者按不同的作用机理寻求新的过滤介质,并测试其过滤性能,如超细玻璃纤维、其它合成纤维、微孔烧结材料和超滤微微孔薄膜等。

1,空气过滤器

(1)纤维状及颗粒状介质过滤器

图7-7是深层棉花、活性炭过滤器的结构。

以纤维状或颗粒状介质层为滤床的过滤器为立式圆筒形,内部填充过滤介质,以达到除菌的目的。

空气过滤器的尺寸主要是确定过滤器的内径D和有效过滤的高度,最后定出整个过滤器的高度尺寸。过滤器的内径D可以根据空气量及流速求出:

流速一般取0.2~0.5m/s,按操作情况而定,尽量使过滤器在较高过滤效率的气流速度区运行。通过过滤器的压力降一般为0.02~0.05MPa。目前有的过滤器控制的流速较低仅为0.1~0.2m/s,相应的压力降也较小。

过滤器的有效过滤介质高度L的决定,一般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按对数穿透定律进行计算。但由于滤层太厚,耗用棉花太多,安装困难,阻力损失很大,故工厂常用活性炭作间层,以改善这些因素。这本来是不符合计算要求的。通常总的高度L中,上下棉花层厚度为总过滤层的1/4~1/3,中间活性炭层为1/2~l/3,在铺棉花层之前先在下孔板铺上一层30~40目的金属丝网和织物(如麻布等),使空气均匀进入棉花滤层。填充物的装填顺序如下:

孔板→铁丝网→麻布→棉花→麻布→活性碳→麻布→棉花→麻布→铁丝网→孔板

装填介质时要求紧密均匀,压紧一致。压紧装置各厂不一,可以在周边固定螺栓压紧,可以用中央螺栓压紧,也可以利用顶盖的密封螺栓压紧,其中利用顶盖压紧比较简便。有些工厂为了防止棉花受潮下沉后松动,在压紧装置上加装缓冲弹簧,弹簧的作用是保持在一定的位移范围内对孔板的—定压力。

在填充介质区间的过滤器圆筒外部有装夹套的,夹套的作用是在消毒前后对过滤介质加热,在北方也可以作为冬天温度太低时保温用。如果仅作为消毒后吹干的加热用,则对直径大的过滤器来说效果很低,热量很难从周边传到过滤器中部。同时使用温度也要十分小心控制,温度过高,则容易使棉花焦化而局部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