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课教学大纲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课教学大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50d37c38bd63186bcebbccb

一、掌握转录的概念,不对称转录、模板链、编码链。掌握原核生物RNA聚合酶全酶,核心酶的组成和作用。掌握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主要类型和产物。 二、掌握RNA聚合酶与模板辨认结合。掌握原核转录起始。熟悉真核转录因子,转录前起始复合物。熟悉延长与原核两类转录终止过程。

三、掌握真核基因的断裂基因、内含子、外显子的概念。掌握mRNA、tRNA转录后的加工方式。熟悉内含子剪接机制,rRNA的加工过程,核酶结构、作用特点。

四、熟悉核酶的概念,结构、作用特点。 五、掌握复制与转录的异同。

专题课内容:内含子与RNA的剪接,mRNA的编辑。

第14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

学习内容:

一、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

1.mRNA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遗传密码 2.核蛋白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3.tRNA是蛋白质合成的搬运工具 二、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 1.翻译的起始 2.肽链的延长 3.翻译的终止

三、翻译后加工及蛋白质运输 1.新生肽链的折叠 2.一级结构的修饰 3.空间结构的修饰 4.蛋白质的靶向输送

四、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 1.毒素类蛋白质合成阻断剂 2.抗生素类阻断剂

3.其他蛋白质合成阻断剂 学习要求:

一、掌握翻译的概念及参加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物质,mRNA、tRNA及核糖体的结构和翻译中作用,氨基酰- tRNA的生成。熟悉遗传密码的特点。

二、掌握原核及真核生物翻译的基本过程,起始阶段,延长阶段的三个步骤:注册,成肽,转位,终止阶段。熟悉起始因子、延长因子和释放因子的种类和作用。掌握原核、真核翻译过程异同。

三、掌握多聚核糖体的概念、意义。掌握翻译后加工的概念及加工方式。熟悉高级结构修饰,一级结构修饰。熟悉蛋白质合成后靶向输送。 四、熟悉常用抗生素等物质抑制翻译的机理。 专题课内容:1.蛋白质合成中翻译后的折叠及加工

2.蛋白质的靶向运输

第15章基因表达调控

学习内容: 一、概述

1.基因表达与调控的概念 2.基因表达的时空特异性 3.基因表达的方式 多级调控 4.基因表达调控的生物学意义 二、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原理 1.基因表达调控的多层次和复杂性 2.基因转录激活调节基本要素 三、原核基因表达调节 1.原核基因转录调节特点

2.原核生物转录起始调节——乳糖操纵子 3.原核生物转录终止调节——色氨酸操纵子 4.原核生物翻译水平调节 四、真核基因表达调节

1.真核基因组结构特点 2.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特点 3.RNA polⅠ和polⅢ的转录调节 4.RNA polⅡ转录起始的调控 5.RNA polⅡ转录终止的调节 6.转录后水平的调节 7.翻译水平的调节 学习要求:

一、熟悉基因表达的概念,时间、空间性,基因表达方式,生物学意义。掌握基因转录激活调节的基本要素。

二、掌握原核基因操纵子的概念、结构和功能,乳糖操纵子的负性、正性、协调调节。色氨酸操纵子。熟悉阻遏蛋白的负调控,cAMP介导的CAP的正调控,转录衰减。

三、掌握真核基因调控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的概念、种类。掌握真核转录因子结构,PIC的装配过程。熟悉真核基因组结构特点,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特点。

专题课内容:真核基因的转录激活调控。

第20章重组DNA技术

学习内容:

一、重组DNA技术的基本过程 二、重组DNA技术中常用工具酶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2.DNA连接酶 3.DNA聚合酶 4.其他修饰酶

三、重组DNA技术中常用载体 1.质粒载体 2.噬菌体载体

3.人工染色体载体 4.病毒载体

四、目的基因的获得和体外重组 1.目的基因的获得 2.目的基因的体外重组

五、重组DNA分子的导入和筛选与鉴定 1.重组DNA分子的导入 2.重组DNA分子的筛选与鉴定 六、外源基因的表达

1.外源基因在原核系统中的表达 2.外源基因在真核系统中的表达

七、利用重组DNA技术生产重组人胰岛素 1.人胰岛素的生产方法 2.重组人胰岛素的制备 学习要求:

一、掌握结合、转化及转导、转座、基因重组概念。

二、掌握重组DNA技术的相关概念,基本原理。掌握限制性内切酶概念及作用特点。熟悉常用载体及特点,目的基因的获取及与载体连接的方法。 三、熟悉重组体的导入受体细胞及筛选方法。基因克隆表达技术。 四、熟悉重组DNA技术在医学中应用。 专题课内容:PCR技术进展与应用。

第21章 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原理及其应用

学习内容:

一、分子印迹与杂交技术 1.核酸分子印迹与杂交技术 2.蛋白质印迹技术

二、RCP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1.PCR技术的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