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任中层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在新任中层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5472b5abe23482fb4da4ca5

基层队伍管理的几点看法

关键字: 发布日期: 2007-10-21 10:6 点击数: 214

随着国内勘探市场的形势变化,公司所拥有的市场份额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如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保持持续发展是我们每一个员工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应该说强有力的管理机制,高素质的职工队伍,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才是问题的关键。如何进行管理,针对2313队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应该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抓自身,这主要是针对基层干部而言的。首先作为一个基层领导,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能够树立良好的威信和发挥人格魅力影响全体职工。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好的基层管理者就是一面旗帜,因为基层管理者处于队伍管理系统的核心地位、主导地位、决策地位,管理者的思想和作风在基层工作中影响着全局,所以一个合格称职的基层领导应该对以下几个方面有所认识:

1、拥有一颗事业心,一种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是一个合格基层领导最重要的素质。有了这一条,才能带出好队伍,好队风。才能在工作中有所创造,有所成就,有所发展。只有树立正确的工作方向,明确的工作目标,扎实的工作基础,才能在生产中游刃有余。众所周知,我队内蒙工区沙漠设备数量严重不足,推土机仅有一台,施工中经常和采集班组两条线并排工作,采集班组不得不停止施工让推土机先行施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没有坐以观望,设备队长李志强连夜到推土机蹲点,吃住在工地,加班加点,针对不同地形进行不同的工作安排,加快了推路的速度,保证了道路的畅通,有效的配合了施工的有序进行。

2、基层管理者要有一颗真心。以诚相待、以心换心。有人说现在职工的工作是最难做的。我们不这样认为,其实,只要相信职工,尊重职工,理解职工,真心实意的为职工着想,为他们排忧解难,职工同样会理解和支持队上的工作的,坚持和职工多沟通,多交流,放下架子,沉下身子,深入到职工中去了解情况,针对他们的建议或意见确实需要改进的,有条件的,马上采取措施进行整改,一时做不到的,也要及时做好说明和解释工作。在施工中我们也是这样做的,队部的大门24小时为职工敞开,欢迎职工提出各种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我们不曾预料到的问题,坚持处理问题不过夜。我们也尝试着并努力形成一种习惯,经常性的在各班组走走、看看,主动上门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能够把职工真正融入队伍中,使他们充分感觉到工作中的一切都和他们息息相关。做到这一点,相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不会在职工中衍生。

3、要有一颗清心。堂堂正正的做官,清清白白的做人,勤勤恳恳的做事。俗话说:“公生明、廉生威”,只要公正处理,事情就会明白,廉洁自律就会有威信,所谓形之正,不求影之直,而影自直。基层管理者就是要有威信,说话有人听,决定要有人执行,没有威信是不行的。在处理问题时,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队伍管理中坚持民主管理,坚持重大问题集体商量,做好队务公开,自觉接受职工监督,在廉洁方面过的硬,说话才有声,做事才有力。施工中,我们坚持和职工一起在食堂吃饭,主动把每个月的生活费交到食堂,不搞特殊化。事情虽小,但也显示了我们努力和职工缩短距离、保持平等的决心。

4、要有一颗平常心。要有一种荣辱不惊的胸怀,豁达大度的境界,不斤斤计较,在荣誉面前不轻狂,在失败面前不灰心。虚心倾听职工的意见,特别是反面的意见,要多思、善思、少说、多做。以自己的言行教育职工,感染职工,影响职工。施工中,有些不明就里的职工对领导喝酒有意见,虽然这些饮酒的场合都与甲方监督及当地政府的公关交流有关,但这些意见也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承诺,不到万不得已坚决不上酒场,并积极寻求其他途径和方法解决交流问题,以改变在职工心目中的形象。

二、抓中层,主要指基层队伍中的骨干力量。骨干力量利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局。因此,骨干队伍必须团结协作,主动的负起责任来,发挥出在工作中独挡一面的能力来。基层队伍的管理具有整体性,光凭基层领导简单的发号施令是不行的,必须充分发挥骨干的工作积极性。要让他们明确:作为骨干不是一种享受,而是一种责任,是意味着比其他人吃更多的苦,做更多的事,操更多的心。“源于职工而高于职工”,是不要忘了我们最本质的还是职工。要和职工打成一片,和职工做朋友,取得他们的信赖,这样才有利于工作的开展。高于职工就是要严格要求自己,因为职工关注着我们的一言一行。“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在职工面前承诺,要求职工做到的,骨干必须做到。因为职工看骨干,骨干看领导,一个环节脱落,则事无可成。

三、抓职工。其实每个职工通常都潜藏着大量的才智和能力,管理的任务在于如何最大限度的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如何在工作中恪尽职守,各司其职。我们认为工资和岗位补贴向一线职工倾斜,不同的岗位执行不同的岗贴标准,对于激发职工积极性有着现实意义。目前基层队伍的现状是人多岗少,多人一岗。因此我认为强调一人兼岗或一人多岗没有实际意义,应该强调一人专岗。鼓励每一个职工切实的负起责任来,自觉的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做好、做实。在内蒙施工中,放线班由于车辆有限,每一辆车都要运送几个组的采集设备,为此出现了一个新的岗位——线监。就是由职工担任,在每个点上准确放置大小线和采集站,并负责每天清查数量,防止丢失,这就是队上对线监的唯一要求。

四、抓民工。实事求是的讲,现在每个施工任务的80%的工作量都是由民工完成的,民工已成为物探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民工所具备的文化水平的制约,以及目前国内施工环境的影响,民工招收规模的增大,不可避免的在基层管理中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民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从以往的施工中可以看出,民工对职工有一定程度的对立情绪,民工对一切看不起他们的言行都特别敏感,却善于把这些反感隐藏在心里。民工也有需求,生存的需求,工作稳定的需求,受人尊重的需求。因此管理一线民工,首先要在生活上更加关注民工,针对民工做一些更细致、周到的工作,在生活上多关心,鼓励他们,这次在内蒙施工,由于交通不便,后勤采购车需往返近8个小时,行驶200多公里才能运回给养,导致食堂的部分

菜价超过了民工的承受能力,我们想尽一切办法降低成本,包括实行适当补贴,把菜价降到最低,达到民工能够承受的水平。同时,我们给所有民工统一配发了水壶、防雨布、工作服和充气床垫,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队伍稳定,提高了民工的工作积极性。但是仅仅照顾好民工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不够的,民工家庭观念浓厚,外出打工是为了养家,因此民工最关注的问题首先是工资待遇方面,以后还能否继续在这里工作,从这个角度讲,企业提供给民工的薪酬应该有竞争力,做到按时结算。生活、薪酬让民工满意并不意味着获得民工的绝对忠诚,因此在民工中引入竞争机制也是很必要的,同时给所有现在的、也可能是将来的民工中的可造之才一个长期在企业里工作的机会和希望同样也是必要的。对于这些民工中的佼佼者加以适当的培训,会创造出很大的价值,形成稳定的编外员工队伍。从长远看,企业未来的培训成本也会逐渐下降。

总之,我们认为基层队伍的管理就是“以人为本”,就是通过尊重、信任、理解发挥人的原动力,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能量,没有人的努力,一切美好的愿望都不能成为现实。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根本和坚强后盾。 2313地震队 (李凌峰 晁岳俊 赵梦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