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学课后思考题题目及部分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作物育种学课后思考题题目及部分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5659ea9960590c69ec37659

绪 论

1.作物品种的概念是什么?它在农业生产中有什么作用?

作物品种(Variety)概念:指某一栽培作物适应于一定的自然生态和生产经济条件,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性和相对一致的生物学特性和形态特征,并与同一作物的其它类似群体相区别的生态类型。(品种属性:生产资料属性 ;经济类型属性;地区性时间性。 作物品种的类型:纯系品种、杂种品种、综合品种、无性系品种等。)

优良品种的作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进产品品质;保持稳产性和产品品质;扩大作物种植面积。

2.作物育种学的任务和主要内容是什么?它与哪些学科关系密切?你打算如何学好作物育种学这门课程?

作物育种学(crop breeding)研究选育和繁育作物优良品种的原理与方法的科学。

主要任务:研究育种规律;培育新品种,实现品种良种化;繁育良种,实现种子标准化。

作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

?育种目标的制订及实现目标的相应策略; ?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研究、创新与利用; ?选择的理论与方法;

?人工创新变异的途径、方法及技术; ?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与方法

?目标性状的遗传、鉴定及选育方法 ?作物育种各阶段的田间试验技术; ?新品种的审定、推广及种子生产

3.常规育种技术的主要任务和特点是什么?

主要任务:提高产量、改进品质和增强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抗病、虫、草害和抗旱、寒、碱等)。

特点: 综合多个优良基因; 同步改良作物的产量、品质、抗性水平; 盲目性大; 育种是科学艺术。

4.现代作物育种发展动向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1.进一步加强种质资源研究

2.深入开展育种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3.加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和育种单位间的协作 4.种子产业化

5.调查了解农作物优良品种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等方面的具体表现。

第1章 作物繁殖方式与品种类型

名词解释:

育种目标(breeding objective):在一定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对选育新品种提出应具备的优良特征特性,也就是对育成品种在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上的具体要求。

生物产量(biomass):作物整个生育期间,通过光合作用和生产积累有机物的总量(有机物质90%~95%,矿物质占5%~10%。

经济产量(economic yield):栽培目的所需要的经济价值的那部分产量(子粒 、块根、块茎等)。

经济系数(coefficient of economics)或收获指数(harvest index):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即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 株型育种:优良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集中在一个植株上, 获最高光能利用率, 并将光合产物输送到籽粒中, 提高产量。 高光效育种:通过提高作物本身光合能力和降低呼吸消耗的生理指标而提高作物产量的育种方法。

产量因素 收获指数 理想株型

1. 作物育种主要目标性状:

高产、稳产、优质、生育期适宜和适应机械化。

2. 制定育种目标原则:

立足当前,展望未来,富有预见性 突出重点,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 明确具体,性状指标落实 面向特定的生态地区和栽培条件

3. 拟定一种作物的育种目标,并说明理由

第2章作物的繁育方式及品种类型

1、名词解释: 有性繁殖: 无性繁殖: 无融合生殖: 自花授粉: 异花授粉: 常异花授粉: 自交不亲和性: 雄性不育性: 纯系品种: 杂交种品种: 群体品种: 无性系品种:

2、简述作物的品种类型极其发育特点 3.试述无融合生殖在育种中的应用

第3章 种质资源

1.名词解释

种质资源(germplasm resources):具有特定种质或基因, 可供育种及相关研究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

起源中心:凡遗传类型有很大的多样性且比较集中、具有地区特有变种性状和近亲野生(栽培)类型的地区。

初生中心:最初始的起源地(原生起源中心;)

次生中心:作物由原生起源中心地向外扩散到一定范围时,在边缘地点又会因作物本身的自交和自然隔离而形成新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多样化地区。

原生作物:人类有目的驯化的植物(小麦、大麦、玉米、棉花等)。

次生作物:与原生作物伴生的杂草,当其被传播到不适宜于原生作物而对杂草生长有利的环境时,被人类分离而成为栽培的主体作物(燕麦和黑麦)。

基因库或基因银行(gene pool,gene bank):指储备的具有形形色色基因资源的各种材料。

初级基因库( gene pool 1 ):资源材料间能相互杂交,正常结实,无生殖隔离,杂种可育,染色体配

对良好,基因转移容易。

次级基因库( gene pool 2 ):资源间的基因能转移。存在生殖隔离,杂交不实或杂种不育,须借助特殊

育种手段实现基因转移。

三级基因库(gene pool 3):亲缘关系更远,彼此间杂交不实,杂种不育现象明显,基因转移困难。 2.种质资源在作物育种中作用有哪些?

一、种质资源是现代育种的物质基础 二、不断发展新作物的主要来源

三、利用更多的基因资源避免品种遗传基础贫乏 四、生物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础材料 五、是有生命的财富,亟待保护

3.简述本地种质资源的特点与利用价值 4.简述外地种质资源的特点与利用价值

5. Vavilov起源中心学说在作物育种中有何作用?

(1)指导特异种质资源的收集;

(2)起源中心与抗源中心一致,不育基因与恢复基因并存于起源中心,可得到抗性材料和恢复基因; (3)指导引种,避免毁灭性灾害。

6.初生中心与次生中心如何划分?

7.试述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主要工作内容与鉴定方法

研究内容: 性状、特性鉴定与评价及细胞学鉴定等。

鉴定: 农艺性状,生理生化特性, 品质(营养价值、食用价值及其他实用价值)。

鉴定方法:直接鉴定(direct evaluation)和间接鉴定(indirect evaluation),自然鉴定和控制条件鉴定(诱发鉴定),当地鉴定和异地鉴定。

根据目标性状的直接表现鉴定称之为直接鉴定。

抗逆性和抗病虫害能力在自然鉴定与诱发鉴定同时,进行异地鉴定,以评价其对不同病虫生物型及不同生态条件的反应。

具有优异性状的种质材料鉴定:①目标性状的遗传特点 ;②用已有种质资源通过杂交、诱变及其他手段创造新的种质资源 (矮孟牛等)。

8.建拓作物基因库有何意义?如何建拓作物基因库? 9.发掘、收集、保存种质资源的必要性与意义何在?

10、种质资源发掘、收集、保存的必要性与意义何在?

第4章 选择与鉴定

1、名词解释: 孟德尔群体: 随机交配:

群体的遗传组成: 自然选择: 人工选择:

独立淘汰选择: 指数选择: 顺次选择:

标记辅助选择: 轮回选择:

群体遗传结构: 歧化选择: 鉴定:

直接鉴定: 间接鉴定:

2、性状变异的类型及产生变异的原因

3、在作物育种学中,影响选择效果的因子有那些? 4、选择中常用的遗传参数有哪些? 5、选择的遗传原理是什么?

6、选择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 7、选择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8、选择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9、鉴定的内容与意义有哪些?

第5章 引种和选择育种

1.何谓引种?引种的原理是什么?

引种(introduction):引进外地区(国)的新植物、新作物、新品种以及为育种和有关理论研究所需要的各种遗传资源材料。 原理:

(一)气候相似论:基本要点:地区之间在影响作物生产的主要气候因素上,应相似到足以保证作物品种互相引用成功时,引种才有成功的可能性。 (二)引种的生态条件和生态型相似性原理

2.简述引种的基本规律和引种程序

引种规律:低温长日性作物;高温短日性作物(夏作物水稻、玉米、大豆) 引种程序

(一)制定引种计划,搜集引种材料

1.选择现有栽培品种,引用特性接近的材料;

2. 引进特定的遗传种质,可不考虑生态条件的相近和气候的地区界限。 (二)检疫引种材料

?严格检疫、检验和监督处理引进和输出的植物及其产品的疫病、害虫、杂草等有害生物。 ?设检疫圃,鉴定新引材料,根除病虫杂草等 (三)选择引种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