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直辖市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应用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某直辖市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应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570b255ad02de80d4d8403a

某直辖市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应用

以某直辖市城市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为例,详细介绍其系统平台的功能、总体结构、前端信息采集系统、网络传输系统、中心管理及存储系统等内容,希望给此类案例以参考。城市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网络监控系统是在某市各社区、重要路口、各市际公路卡口安装视频监控探头,通过数字视频集成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进行管理,实现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系统概述 总体规划

城市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网络监控系统是在某市各社区、重要路口、各市际公路卡口安装视频监控探头,通过数字视频集成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进行管理,实现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使市局指挥中心、分局指挥室、派出所值班室和警务值班室等相关单位用户可以在线实时监控现场图像及检索调阅录像资料,形成统一协调的动态视频指挥系统,从而在治安防范、交通管理、侦察破案中发挥作用。

使用2-3年时间完成以上系统建设,边建设,边投入使用。安防网络体系建设后,将满足本地区未来10年的发展需要,是具有国内领先技术水平的城市安全防范与安全管理体系。 系统的功能

〃实时监控功能:本系统覆盖从警务值班室到派出所、分局、指挥中心,各中心工作警务人员通过本系统可随时了解本辖区内的社区人流、车辆等情况,从而能够对突发事件做到及时响应;

〃警情记录/查询功能:由于本系统具有本地录像及中心存储功能,可以将发生的案件以视频方式记录下来,从而为治安防范和侦破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证明;

〃统一调度功能:市局指挥中心集中了直辖市区的所有视频信号,根据现场情况可对全市的警力做统一布属指挥,极大地促进了科技强警的作用。

系统的总体结构

整个系统由市公安局指挥调度监控中心和存储管理中心、下属各单位的分监控中心或远程监控终端和各前端单位组成。

该市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网络监控系统计划在市区范围内安装6000个视频监控点。第一期(2005年)要求完成大约655个点,包括50个社区(警务中心)、2个重点公共场所技防工程建设。

主要分为前端音视频信息采集系统、网络传输系统、中心管理及存储系统三个组成部分。系统所有点位视频均上传至存储中心,并进行集中管理和存储。系统一方面对各监控点上送的图像信息和告警信

息进行显示和处理,另一方面还要提供各类接口,以满足不同部门对数据查询、图像回放的需要,例如与办公网络的数据共享等。 使用投影机、监视器和计算机等显示设备实现视音频同步播放,支持1路、4路、9路、16路及全屏播放。基于TCP/IP技术的优势,能够在公安专网任何一个节点上,使用计算机和网络交换机临时建立监控中心,实现对全市监控系统的管理,以满足重大警务活动中指挥调度的需要。分局、派出所可设置监控值班室,由系统管理员授权对部分或全部监控点进行监控。 前端信息采集系统

前端主要由各类摄像机(固定摄像机、球型摄像机、云台摄像机等)及视频编码器(DVR/RVS)组成。摄像机采集的模拟视频信号经过视频编码器数字化压缩编码后通过网络传输至请求节点,具体见图2。

前端监控点是监控系统的前沿部分,是整个系统的“眼睛”,包括:摄像机、拾音头及各种辅助设备(云台、镜头、防护罩、辅助灯光等),通过摄像机拾取现场图像进行光电转换,经传输线路传送至警务室,进行图像处理、控制、显示及网络传输。从整个系统看,前端摄像机是原始信号源,因此图像采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图像信号质量和整个

系统的质量。

前端监控点的分布是根据辖区社会治安实际情况、经济状况及公安业务需求,并结合现场勘察情况及基层民警提出的防范要求进行设置的,主要分布在各小区出入口、主要街道、交叉路口、治安防范重点路端段等防范部位,并考虑相临路段和街区监视目标的衔接,将来可根据经济情况扩展监控点。前端设备选型(建议)要求如下。[NextPage] 1、摄像机选型要求

〃环境要求:由于城区安防监控系统要求24小时全天侯工作,且均为户外安装,要求监控设备能防高温、防尘、防雨,配置的防护罩具有防尘、防水和风扇散热,以保证摄像机在全天侯条件下正常、稳定地工作;

〃照度及清晰要求:本系统摄像机为全天工作,对于夜间正常路灯照明下所摄取画面的实际效果显得特别重要,要求能基本辨别对象特征,因此低照度应作为摄像机首选指标要求,在白天的情况下,又必须具有良好的色彩还原能力,以辨别人员和车辆情况。因此选用彩色/黑白自动转换日夜两用型摄像机,根据现场勘察,监控场所所照度范围约为0.01-30000lux之间,按通常的经验,选择的摄像机的照度值应低于环境照度的1/10,摄像机水平清晰度要大于470线。 2、数字网络硬盘录像机要求

硬盘录像机采用全实时的4~16路嵌入式硬盘录像机DVSR。 网络传输系统

本地系统传输仍采用模拟方式。系统设计根据传输距离分别采用复合视频基带传输(可加后端均衡放大)、光纤传输等方式。网络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