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整理汽车产业链及配套模式分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9年整理汽车产业链及配套模式分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57d58c1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cf

汽车产业链及配套模式分析

一、汽车产业的产业链概述

汽车产业链相对较长,其主要由五大部分构成(图5)。以汽车整车制造业为核心,向上可延伸至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以及和零部件制造相关的其他基础工业;向下可延伸至服务贸易领域,包括汽车销售、维修、金融等服务;此外,在汽车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完善的支撑体系,包括法律法规标准体系、试验研究开发体系、认证检测体系等。如果从利润的构成来看,在成熟的国际化汽车市场中,一般零部件采购供应链占1/5,整车制造链占1/5,服务贸易(物流、贸易、金融)占3/5。

图5:汽车产业链结构

支撑体系 相关工业 汽车零部件 制造业 汽车整车 制造业 服务贸易业 (一)整车制造业

整车制造企业,一般只从事汽车总装及车身制造,其他则由专业零部件制造企业生产,包括总装、冲压、焊装、油漆四大工艺。对于汽车轮胎、橡塑件、汽车玻璃、蓄电池等生产部门,习惯上称为相关行业部门,其主要构成如图6所示。

图6:汽车制造业构成

汽车整车制造业 汽 车总 装 相关行业 汽车零部件制造业 冲压车身焊装车身油漆发动机零部件电气电子装置照明仪表装置汽车轮胎汽车玻璃汽车蓄电池 动力传动装置悬架制动装置车身零部件附件

(二)汽车零部件制造业

汽车零部件的种类名目非常多,一般情况,载货汽车的零部件总数达到7000个~8000个,而轿车的零部件总数更多,达到1万个以上。在一辆汽车总成本中,零部件成本要占到70%~80%。如果我们从汽车零部件的使用材质、使用用途、结构功能、科技含量等方面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零部件按材质分类,可分为金属零部件和非金属零部件。目前,金属零部件所占比重约60~70%,非金属零部件约占30~40%,其中塑料零部件占到5~10%。从发展趋势来看,金属零部件比重逐渐下降,塑料零部件逐渐增加。

2.按零部件使用用途分类,可分为汽车制造用零部件和汽车维修用零部件,各自所占比重决定于汽车产量和保有量,以及汽车维修量的多少。从世界总的状况来看,两类零部件的大体比例为80:20。

3.按零部件的性质分类,可分为发动机系统、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电气系统及其他(一般用品、装载工具等)。各自所占比重,因车型不同而定(附件三)。以一日本统计资料为例,各类的构成如下表。

表13 日本汽车零部件分类及产值构成 序号 1 2 3 4 5 6 合计

类别

发动机系统零部件 驱动、传动系统零部件 悬挂、制动系统零部件 车身零部件 电气系统零部件 其他(一般用品)

1990年

产值(亿日元)

21686 21164 10609 35864 25425 14615 129364

构成 % 16.8 16.4 8.2 27.7 19.6 11.3 100.0

20316 22092 9727 32870 26708 14258 125965

2000年

产值(亿日元)

构成 % 16.1 17.5 7.7 26.1 21.2 11.3 100.0

资料来源:乔梁著,《WTO与中国汽车产业》,红旗出版社,2002年10月。

4.从零部件模块化供应的角度来看,汽车零部件可分为 “模块→总成→组件→零部件” 几个层次,在理论上一般依次称为一级零部件供应商、二级零部件供应商、三级零部件供应商。但由于目前受零部件技术水平及传统生产方式的影响,这种真正意义上的“模块”化生产即使在欧美发达国家也很少见。本文仅以中高级轿车为例,说明其主要构成(图7)。

图7:典型中高级轿车模块化构成

座椅坐垫系统 驾驶舱 模块 车门 模块 电动车窗 防盗装置 门把手、锁 后视镜调节 密封件 音响 侧安全气囊 铰链支撑系统 内饰附件 车门 线束 整 车 干式界面角 制动模块 制动器 制动液储存盒 制动踏板总成 悬架装置 减振器 速度传感器 执行器 电子控制装置 电线连接 车轮轴承 定位构件 前端集成 模块 散热器 冷凝器 空气冷却器 机油冷却器 车体结构 管道及控制件器 传感器及线束 车灯电气装置 流体管理系统 能量吸收装置 喇叭 接插附件 容器、机罩 动力/燃油 模块 动力总成 发动机管理 热工传感系统 进排气歧管 燃油喷射系统 燃油输送系统 空气控制系统 排气循环系统 气囊及安全带 转向操纵系统 内饰附件 电气操纵系统

5.按科技含量,汽车主要零部件分类如下表。

表14 主要汽车零部件按科技含量分类表 科技含量 零部件名称 发动机总成、齿型带、V型泵、排气催化转化器、风扇离合器、空调设备、后视镜、座椅系统、油封、中央接线盒、汽车仪表、汽车铸件、模具、软内饰件、安全气囊 特种油品、高科技类 安全玻璃、燃油喷射装置、自动变速箱总成、制动防抱死系统(ABS)、加速防滑调节装置(ASR)、自动平衡系统、四轮转向、四轮驱动、主动悬架、半主动悬架、全自动空气悬架系统、全球定位 导航系统(GPS) 变速箱总成、保险杠(大型塑料件)、活塞、活塞环、气门、液压挺杆、轴瓦、塑料油箱、科技类 机油滤清器、燃油滤清器、离合器、盘式制动器、转向盘、刮水器、门锁、安全带、发电机、起动机、组合开关、分电器、等角速万向节、专用紧固件、灯具、汽车锻件、轴承、音响设备、车载电视、特种带材(轴瓦、散热器用) 一般类 高压油管、散热器、制动软管、转向器、传动轴、后桥齿轮、减振器、钢板、弹簧、轮辋、玻璃升降器、风扇洗涤器、暖风机、点火线圈、火花塞、喇叭、电线束、灯泡、随车工具、蓄电池 资料来源:庄继德著,《汽车零部件系统工程》,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

(三)汽车相关工业

汽车生产涉及钢铁、冶金、 塑料、陶瓷等原材料工业,以及电子、电器等其他十多个产业部门,这些行业和汽车产业的关系都十分密切(图8)。目前全世界钢材产量的约15%,铝产量的约25%,橡胶产量的约50%,塑料产量的约10%,石油产量的1/3以上用于汽车产业。

图8:汽车产业与相关工业关系

钢 普通钢 车身、轮辋等 有 铜 散热器、电器 特殊钢 齿轮、轴承、弹簧

皮革 座椅、覆饰 涂料 防锈用、面饰 纺织 座椅面料、覆饰材料 品 安全带 化学 防冻液、密封胶、切削液、 制品 清洗液、冷气工质 供电 照明、动力 木材 货箱、车身零件 玻璃 窗、后视镜、灯 陶瓷 火花塞、绝缘物 铁 铸铁 汽缸体、壳体等 塑料 转向盘.保险杠、电器 面罩、内饰件等 橡胶 轮胎、密封件、 隔振垫、胶管等 油料 汽油、柴油、润滑油 滑脂、刹车油、透平油 电类 各种灯、仪表、起动机 色 铝 发动机、轮辋等 金 锡 铅锌 轴瓦、附件等 属 稀有金属 排气净化 汽 附件 发电机、蓄电池、音响 电话、电视 计算机电子控制系统 燃料 铸造、锻造、焦碳 热处理 煤气 车 工二、国外汽车生产配套模式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一)几种典型配套模式介绍

1.传统的汽车零部件配套模式

传统的汽车零部件配套模式中,由于汽车整车制造厂为了保持其核心竞争

厂 供水 清洗、冷却、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