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006年4月自考《学校体育学》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浙江2006年4月自考《学校体育学》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5e612c50c22590102029de8

浙江2006年4月自考《学校体育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20世纪奥地利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设计者和推动者是( ) A.高尔霍夫尔 收藏我吧! B.巴塞多 C.卢梭 D.斯宾塞

2.教育部组织国内学者翻译了苏联十年制体育教学大纲是( ) A.1950年 B.1953年 C.1956年 D.1958年

3.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颁布是( ) A.1988年 B.1998年 C.2000年 D.2003年

4.人们自觉地克服困难来实现预定的目的任务的心理过程是( ) A.情感 B.意志 C.注意 D.思维

5.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应达到的总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的通称是( ) A.领域目标 B.水平目标 C.教学目标 D.课程目标

6.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是( ) A.社会适应目标 B.运动技能目标 C.运动参与目标 D.身体健康目标

7.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组织保证是( )

A.物质条件 B.组织领导 C.科学研究 D.教学环境

8.反映“情意性”的特点是( ) A.智力发展 B.身体素质发展 C.非智力因素发展 D.人文性发展

9.一定的教育目的在课程领域的具体化是( ) A.学习目的 B.锻炼目的 C.活动目的 D.课程目标

10.体育教师面对体育课程改革而使观念变化的过程是( ) A.参与 B.支持 C.发展 D.取向

11.学生将习得并经过编码的信息贮存在长时记忆中是( ) A.保持阶段 B.动机阶段 C.习得阶段 D.回忆阶段

12.运动技能的动作系列已经联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巩固下来是( ) A.认知定向阶段 B.联系形成阶段 C.自动化阶段 D.运动技能保持阶段

13.构成体育学习策略的知识基础和技能基础是( ) A.学习方法 B.学习手段 C.锻炼方法 D.运动项目

14.将体能作为中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内容之一是( )

A.自学标准 B.课程标准 C.运动标准 D.技术标准

15.指以潜在的方式对体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体育课程资源是( ) A.显性课程资源 B.校内课程资源 C.校外课程资源 D.隐性课程资源

16.指在练习过程中有目的地交换练习条件进行训练的一种方法是( ) A.重复训练法 B.变换训练法 C.循环训练法 D.竞赛训练法

17.体育课程规划阶段的重要工作是( ) A.制定课程标准 B.体育课程指南 C.体育教学纲要 D.体育课程理念

18.以社会需要为导向的一种价值取向是( ) A.学生本位 B.社会本位 C.学科本位 D.学术本位

19.以运动技术的学习为中心而展开的活动是( ) A.体育手段 B.体育内容 C.体育学习 D.体育标准

20.终身学习最终目的是出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是指( ) A.主体性 B.理想性 C.生活性 D.发展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1.学生身体形态的发育随年龄的__________而__________。 22.个性包括个性的__________和个性__________两个方面。 23.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4.体育课程的功能包括__________功能和__________功能。

25.全校性的课外体育活动计划可以以__________或__________为单位。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体育学习策略 27.运动技能目标 28.终结性评价 29.竞技运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0.简述体育课程资源的分类。

31.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学习可划分为几个阶段? 32.何谓战术训练?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3.论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 34.论体育教师的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