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度假村可行性研究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温泉度假村可行性研究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5faece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40

56.2%,汉族占人口的38%,苗族占人口的3.8%,其他民族占2%。

黎族苗族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X县地方文化的主体部分,此外,还有依托七仙岭热带雨林温泉“雨林文化”和“温泉休闲文化”等。X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深厚,已先后两批成功申报四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3.1.4 政策环境

2010年X全县生产总值(GDP)13.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5亿元,同比增61%。地方财政收入首破亿元,同比增93%。

X县政府紧紧抓住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重大历史机遇,打造海南低碳生态发展示范县,争创国际雨林温泉旅游区,以主动姿态融入三亚,参与南部产业分工,走差异特色化高端发展路子,第三产业的比重由2005年的42.8%提高到2010年的50.4%,首次超越第一产业13.1个百分点,旅游龙头地位确立。

X县经济社会发展有利因素比较突出,一是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各项政策效应的凸现,特别是随着三亚——五指山(X段)高速公路的开建,和国家飞碟训练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X,X的知名度和吸引力空前提升,大批战略投资者纷至沓来,X进入了一个新的重大发展机遇期。二是随着中央和省对海南中部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发展的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为X进一步扩大投资,上项目、调结构、惠民生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三是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X经济基础不断夯实,产业支撑力不断增强,环境、资源、区位和体制优势不断彰显,发展的潜力和活力不断释放。为此,县政府的发展战略是坚持走差异化特色化高端发展路子,加速发展旅游为龙头的支柱产业。

3.2 项目开发价值

3.2.1 X县旅游市场的发展机会

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给X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

8

遇。海南岛的旅游市场格局,经过20年来的旅游发展,形成了“一海两市三区”的发展局面。海南中部以五指山脉为代表的热带山区,是海南黎簇苗簇的主要聚居地,雨林茂密,生态一流,风情浓郁,但经济发展滞后;海南东部西部是海岸地区,东部雨水充沛,椰风海韵迷人,旅游业率先启动,达到一定规模和档次;西部雨水略少,拥有海南主要工业园区,旅游资源奇特,旅游产业尚待起步。X地处东西部滨海旅游带与中部森林山地旅游区的交汇处,是三亚至中部的必经之路。抓住国家旅游发展的机遇,发展X地区的旅游地产,有利于重塑海岛形象认知,以雨林、文化还原海岛的另一面,实行山水共举,“蓝”“绿”共赢,推动大规模项目的开发,共建海南旅游大格局。

从五指山视角来看,五指山区域旅游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可抢占市场先机,成为区域领导者。这里旅游资源类型较为相似,发展意愿也相近;旅游开发还处在“资源拉动型”发展的初级阶段;产品国际化程度尚有欠缺,星级酒店、特色度假、文化体验等旅游项目缺少。

该区域主要旅游资源,五指山有中华民族文化村;白沙有坝王岭长臂猿自然保护区;琼中有五指山自然保护区,白花岭瀑布,仕阶摩崖石刻等;X有七仙岭温泉,石林风景区,呀诺达,槟榔谷。X的七仙岭温泉国家森林公园于2006年被国家发改委和国际旅游局确定为海南优先发展项目,成为带动海南中线旅游,构筑海南旅游黄金三角的建设项目。

从“大三亚旅游经济圈”视角来看,可根据滨海度假层级开发过程,把握利用组合优势与差异度,切分三亚旅游市场和旅游地产市场。滨海度假地区层级开发,高端度假酒店占据海滨一线用地;别墅群占据二线用地;娱乐区、住宅区占据三线腹地。三亚地区的海滨一线二线地区度假项目开发日趋饱和,旅游开发向海岛内部地区

9

推进。

“大三亚旅游经济圈”中的旅游资源具有差异性,主要旅游资源中,三亚有天涯海角风景区,南山文化旅游区,亚龙湾、海棠湾国家旅游度假区,鹿回头公园,大东海游览区等;陵水有南湾猕猴岛自然保护区;乐东有毛公山、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X有七仙岭温泉等。X与三亚、陵水、乐东、万宁有着明显的资源差异,与乐东、五指山的特点比较接近,但资源组合度远高于乐东和五指山市,X七仙岭正是三大资源的高度组合的承载之地。

X借势三亚,切分三亚旅游市场切实可行。三亚享有国际声誉,旅客数量和知名度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据三亚市旅游局统计资料反映:

三亚市2004-2010年旅游总人数表

年 份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旅游总人数(万人次) 363.83 406.59 454.9 528.43 603 693.45 818.3 增长率(%) 21 12 12 28 12 15 18

三亚市近年来俄日韩三大客源国所占比例 年 份 2005 2006 2007 俄 19 27.2 33 比 例 % 日 12.7 18 28.4 韩 9 7.8 6.6 10

2008 2009 2010 41 45 48 24 21 26 7.8 7.2 7.4 据X县旅游局统计资料反映:

X近三年旅游发展统计表 指 标 游客总数 同比 ±% 入境游客 同比 ±% 七仙岭景区游客 同比 ±% 七仙岭景区过夜 同比 ±% 单位:万人次

2008年 64.3 1.07 3 17.2 2009年 140.34 118.2 2 87.51 3.1 2.2 16.5 -4.2 2010年 178.2 26 2.2 10 2.6 改造期间 16.1 -2.36 从X内部的旅游格局来看,利用七仙岭旅游资源,与呀诺达景区、槟榔谷景区实现资源互动,从而达到“盛世辉煌”的繁荣景象。X内部旅游格局规划为两核两轴四组团,即七仙岭旅游发展驱动核和呀诺达旅游发展启动核;山泉海度假旅游轴和热带雨林生态旅游轴;南部主题文化体验组团,中部热带乡村度假组团,北部雨林温泉养生组团,西部生态探险运动组团。对重点招商旅游项目进行系统建设提升,形成七仙岭和三道镇两个高端酒店聚落。项目正是处在X旅游发展的核心区和高端酒店的聚集区。 3.2.2 七仙岭的旅游资源价值

根据国标《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对规划区内旅游资源类型分析如下表:

七仙岭旅游资源类型分析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