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事业管理论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卫生事业管理论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67060c6d5bbfd0a795673b9

卫生事业管理论文

题目: 新加坡卫生事业管理机制

姓名:

XXXXXX

学号:

XXXXXXXXXX 专业:

XXXXXXXXXXXXXX 2011 年 11 月 17 日

关键字:新加坡;卫生事业管理;政府;医疗卫生

新加坡是个美丽的岛国,国土面积近700平方公里,人口420多万,其中华人占76%,马来人占14%,印度人占8%,其他人种占2%。新加坡地理位置重要,经济十分发达,是世界上著名的航运、金融和炼油中心。新加坡是实施全民医疗保险的国家,政府致力于维持国民负担得起的医疗保健服务,确保每个国民不论经济状况如何,都能获得良好的基本医药服务。正因为新加坡的医疗卫生制度的完善,所以它也获得了“卫生城市”的美誉!

新加坡之所以在卫生管理方面有如此得成就,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新加坡对卫生事业管理不仅先进,而且规范。

一方面新加坡建立公立和私立医院两种所有制医院相互竞争,因为其卫生资源丰富,400多万人口就有2000多家医疗机构,其中政府举办的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13家,综合诊所20家。私人举办的医院16家,私人诊所1900多家,还有私立医药机构。同时,医药价格借助市场机制调控,有关媒体及网上及时公布各大医院的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天数及单病种费用供患者自行选择。私立医院费用相对较高,但也是患者自愿选择。新加坡人每住一次院相当于1~2个月工资,而我国远远高于这个相对水平。据有关调查表示,新加坡国民平均期望寿命为82岁,2004年医疗保健支出占GDP约为4%,低于美国的14%,瑞士、法国的12%,日本、英国的8%,中国大陆的5%。新加坡国民每月收入约为3000~4000元新币,与其收入相比,住院费用还是比较低的。一般公立医院低于私立医院,平均每次住院费用A级病房为2299~8075元新币,B1级病房为1872~7286元新币,C级病房为615~1162元新币。

另一方面,新加坡政府一旦发现公立医院的管理弊端后,及时进行重组,国有民营,公司管理,改变拨款方式等,重新激起了公立医院的生机活力。医院重组是将13所政府主办的公立医院和20所综合诊所组建成两个保健服务集团,改革原有僵化的管理体制,由集团管理医院。国立健保集团下属国立大学医院、板桥医院、亚历山大、陈笃生医院及皮肤、脑神经专科医疗中心和西部的综合诊所。新加坡保健集团下属中央医院、竹脚妇幼医院、樟宜医院及眼科、心脏、癌症、牙科等专科医疗中心和东部的综合诊所。重组后集团按公司法设立公司,按市场规律管理医院,管理权从政府卫生部、财政部转移到公司和医院。医院每年必须把房屋、设备折旧资金上交集团公司。政府不再负责医院的一切开支,也不再收缴医院的收入。政府将拨付医院一切支出的经费直接补贴住院和门诊患者,医院必须从就诊病人中的政府补贴、现金支付、健保储蓄、健保双全和保健基金中获取收入。院长

由董事会任命,5年为一任期。医院具有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收支的经营决策权,更灵活的管理,带来了更优质的服务和更佳的运行绩效。

二、新加坡建立起完善的逐级转诊网络和制度。

新加坡从私人诊所、综合诊所、社区医院、综合医院、专科中心等医疗网络健全完善,分工明确,运转平衡良好。私人诊所和综合诊所均匀地分布在各个居民社区,居民患常见病、多发病及需要长期服药治疗的慢性病多在个体诊所、综合诊所和社区医院内解决。遇到感冒发烧这样的“小毛小病”,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名来说,“方便看”才是最重要的。目前,新加坡已经做到了这一点,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普及率和人口覆盖率均达100%,“15分钟健康服务圈”已经建成,这对人们看病来说是非常方便的。同时,如何提高社区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让市民在社区能放心看病,这在新加坡已经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的“一体化管理”, 落实团队服务和责任医生制度,加快社区卫生机构标准化、示范化建设。 与此同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六位一体”功能已经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团队服务,对社区居民健康实行“网格化”管理。

新加坡本着医院建设是民生工程的原则,为解决市民看病挂号排长队问题,已经正式开通医疗便民服务“一卡通”工程,实现了医疗信息的共享和服务流程优化;同时,新加坡已经正式实行手机挂号,这样,国民通过手机也可以随时随地都能进行预约挂号我实时挂号。

新加坡作为全世界公认的“卫生城市”,起积极推进健康服务不段优化,健康环境不断改善,患者实行双向逐级转诊,既方便患者就医,提高了服务质量,而且更降低了医药费用,节约了有限的卫生资源,避免了像我国一患病不论大小轻重就往大医院挤的尴尬局面。因而新加坡的大型医院大病重病住院病人较多,而门诊病人一般不像我国那样拥挤。

三、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重视对卫生事业的投入,这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 新加坡政府明确规定对住B级病房的病人医药费进行直接补贴,减轻中低收入者的医药费用负担;三是凡国家公立医院和综合诊所,全部由政府投资建设和购置设备,不需要医院从经营利润中负担;而且,还建立了全民的医疗保险网络,保健储蓄、健保双全和保健基金,使每个国民都享有基本的医疗保障,政府如此的大力支持也达到了这个目的。

1、政府津贴:政府津贴是政府对全体国民住院、门诊医药费用的直接补贴,门诊和住院病人最高可享受医药费用80%的补贴。政府将医院病房分为A、B、C级。A级病房1~2张床位,设施最好,政府不补贴;B1级病房3~4张床位,政府补贴20%;B2级病房5~6张病床,政府补贴50%~60%;C级病房6张以上床位,政府补贴80%。随着补贴比例

的增高,病房设施条件也相应递减,如B2级以下病房一律不设空调。在社区综合诊所和医院就诊的门诊病人也相应享受政府50%~70%的医药费用补贴。政府补助以外的费用,按相应规定自付现金、动用保健储蓄、健保双全和保健基金支付。

2、保健储蓄:按规定可支付本人及其直系亲属所有的住院费用及乙肝、癌症、化疗、洗肾、器官移植的免疫抑制剂等特殊门诊费用的自费部分。设立于1984年,是全国性的医疗保健储蓄制度,国民必须将每月收入的6%~8%储存入个人专用户头,用于支付户头持有者及其直系亲属的住院费用和特殊的门诊费用。其中35岁及以下每月收入储存率为6%,封顶为270元;36~45岁为7%,封顶为315元;46岁及以上为8%,封顶为360元;自雇人士每月收入超过6000元新币的也必须按此比例储存。

3、健保双全:可支付本人及直系亲属全部的住院医药费用及特殊的门诊医药费用的自费部分。设立于1990年,健保双全的投保是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首次缴付公积金时,就自动在健保双全制度下交保,除非他们选择退出。这是一项低廉的重病保险计划,为投保人提供重病保障,万一患上重病或长期疾病需要庞大的医药开支,而保健储蓄又不足支付这些开支时,可动用健保双全资金。

4、保健基金:设立于1993年,是政府设立的一项留本基金,宗旨是为贫困病人或保健储蓄和健保双全不足支付医药费用的重大疾病者提供一个基本医药保障的安全网。保健基金目前已有11亿元新币,随着经济发展和政府预算盈余增加,将逐渐增加到20亿元新币,其每年利息收入用来支付需要该基金支付的患者的医药费用。

同时也强调个人责任,通过共同付费而分担责任,避免因政府付费而浪费医药资源。病人如果要求高素质、高水平的服务,就得付更高的费用。

新加坡是我过的邻国,而且那部分国名也是我国的华侨,面对这样一个荣获全世界公认的“卫生城市”,我国面临的压力也挺大的,并且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经验。在2008年的全国人大政协会议上,温家宝正对我国卫生事业管理提出了《推进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要抓好四件事》;一是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健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而是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三是推进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四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保证群众的基本用药和医药安全,控制药价价格上涨。这样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我们要坚定地推进这项改革,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同时,我个人认为除了温家宝总理提出得着四点以外,政府重视和增加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医院所有制多元化,用市场杠杆管理医院价格、重视对世界先进管理经验的借鉴和吸纳、政府举办的功力医院进行重组改革,实行国有民营且公司化管理等等方面的投入,才能进一步的将我国的卫生事业管理进一步的提高,才能做到全体国民的医疗卫生得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