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支护专家论证方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边坡支护专家论证方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68531882b160b4e777fcfa5

宣恩县西门沟小区保障房建设项目边坡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灌浆是预应力锚索施工中的一道关键工序,必须认真进行,并作好记录。 灌浆材料采用纯水泥浆。水泥采用42.5Mpa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0.4~0.45,注浆体强度≥20Mpa其流动度要适合泵送,为防止泌水、干缩和低水灰比,可掺加0.3%的木质素磺酸钙。

注浆浆液搅拌均匀,随搅随用,浆液在初凝前用完,并严防石块和杂物等混入。注浆作业开始时或中途停止超过10min以上,宜用水或稀水泥浆润滑浆泵及管路。

灌浆方法分两次完成:第一次为常压灌浆,第二次为压力注浆。第一次常压灌浆是用压浆泵将水泥浆经胶管(或用1根Ф30mm左右的钢管作灌浆管)灌入孔内,管端保持高于底150mm。一次灌注压力应大于0.6MPa左右。随着水泥浆或砂浆的灌人,浆液从钻孔底部向上返回,钻孔孔口处有水徐徐溢出,待孔口出现纯水泥浆时一次常压灌浆结束。灌浆时应逐步将浆管向外拔出直至孔口,但在拔管过程中应保证管口始终埋在浆液内。压力不宜过大,以免吹散浆液或砂浆。待浆液或砂浆回流到孔口时,用水泥袋纸等捣人孔内,再用粘土封堵孔口,并严密捣实。二次高压注浆是在水泥浆终凝以前(约3~12小时之内)进行压力注浆,利用注浆管对锚固段分段注入浆液,二次注浆压力为2.5~5.0MPa,以便能冲开一次常压注浆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强度的锚固体。

理论和施工经验告诉我们:二次压浆后锚固体的直径为钻孔直径的1.88倍以上,最大达2.1倍,因而大大提高了锚固体与周围土体的摩擦面积和抗剪强度,增大锚索的承载能力。当压力稳定后,稳压1.5~2min即告完成。灌浆时要注意,对于靠近地表面的上层锚索,灌浆压力不可过大,以免引起地表面膨胀隆起,或影响附近原有向地下构筑物和管道的使用。因此,一般每lm覆土厚度的灌浆压力可按0.22MPa考虑。根据试验,水泥浆或砂浆在压力下注入后的孔壁可形成不光滑且似波纹状沟良好结合。

灌浆压力对土层锚索的承载力有较大影响,因锚索的锚固能力和锚固体外围土层的抗剪强度直接相关,如施工灌浆工艺好,灌浆压力能大大提高,可有效改善周围土层性能,锚固能力也可会大大提高。

灌浆压力愈大,锚固体与周边土层结合得越紧密,结合带的摩擦角和粘聚力值也相应提高,因而土体的抗剪强度值也显著增大。若灌浆压力很低,或在无压力灌浆状态此时,锚固体外围土层的抗剪强度值,则完全取决于原状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和上部土层的静压力。

(五)锚索张拉锁定

(1)、锚索张拉锁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第 30 页 共67页

宣恩县西门沟小区保障房建设项目边坡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①张拉前应对张拉设备进行标定; 张拉设备采用OVM15-3型锚具,当张拉到设计荷载时,锁紧锚索,完成锚定工作。

②锚固体及台座混凝土强度均应大于设计强度的70%时,方可进行张拉; ③台座的承压面应平整,并与锚索的轴线方向垂直;张拉端端部承压垫板及固定端垫板用Q235钢板加工而成

④锚索的张拉顺序应考虑邻近锚索的相互影响;大千斤顶进行整排锚索的正式张拉时宜采用跳拉法或往复式拉法,以保证钢绞线与横梁受力均匀。

⑤锚索张拉锁定力分200KN、150KN、100KN和80KN四种。在饱和淤泥质地层中,张拉是在水泥浆强度达到15MPa以上后,用千斤顶对拉杆进行预应力张拉,并按0.8倍设计荷载锚定。

(2)、锚索锁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应采用符合技术要求的锚具;张拉端采用夹片式锚具,锚具出厂前应进行检验并提供质量保证书。进场后应抽样进行外观检查,并按规定抽取夹片锚进行组装件试验,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②锚索锁定值应符合设计预应力的要求;

③锚索锁定后若经检测发现明显的预应力损失,应进行补偿张拉。 在粘性土,特别是在饱和淤泥质粘土层中,预应力锚索会产生蠕变现象,此外钢材的松弛,基抗支护位移和周围环境(温度、湿度、振动等)因素都会导致预应力的减小。根据试验,预应力损失在硬质粘性土中约为张拉荷载的6%;在软粘性土中约为张荷载的10%左右。为此,一般在张拉3-5天后,进行再次张拉,可有效改善锚索的长期工作性能。

(3)、锚索张拉与锁定作用均应有详细、完整地记录。 (4)、锚索张拉试验按下列规定进行:

①最大试验荷载应取锚索轴向拉力设计值N的1.2倍; ②初始荷载宜取锚索轴向拉力设计值的0.1倍; ③加荷等级与观测时间按下表进行:

加荷等级 0.10Nt 0.25Nt 0.50Nt 0.75Nt 1.00Nt 1.20Nt 锁定值 观测时间 (分钟)

④在每级加荷等级观测时间内,测读锚头位移不应少于3次;

第 31 页 共67页

5 5 5 10 15 10 5

宣恩县西门沟小区保障房建设项目边坡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⑤达到最大试验荷载后观测15min,卸荷至0.1Nt,并测读锚头位移。 (5)、锚索验收标准

在最大验收试验荷载作用下,锚头位移相对稳定,即在荷载等级观测时间内,锚头位移小于0.1mm。

(6)、预应力张拉步骤 ①张拉前提条件

预应力筋张拉前,由总包单位提供与结构构件同龄期同养护条件的 混凝土试块强度检验报告,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张拉强度后方可进行预应力张拉。

②预应力筋张拉程序

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方可进行预应力锚索张拉:

张拉前应进行试张拉,即对各种长度类型预应力锚索各取一组筋(3根) 按如下张拉程序张拉至设计张拉力。试张拉时,量取实际伸长值并计算实际摩擦损失,然后推算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作为正式张拉的控制依据。

张拉步骤如下:

在张拉端安装锚环、夹片。两片式夹片需同时推进到锚环里。

装上千斤顶,开动油泵,对预应力筋进行张拉。当张拉应力达到0.1σcon时停止加荷,读取初始读数。

张拉应力继续增大至设计张拉力(1.0σcon)时,记录伸长值:退出千斤顶。

三、 CD段压力分散型锚索施工流程

工艺流程:搭设脚手架→测量以及孔的定位→钻孔并制作锚索→安装锚索→压力注浆→锚墩砼浇筑→安装锚垫板及锚具→张拉并锁定→自由段注浆→无齿锯锯掉外露锚索→封锚。

图 8 CD段压力分散型锚索施工工艺图

第 32 页 共67页

宣恩县西门沟小区保障房建设项目边坡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 33 页 共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