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机械功和机械能》集体备课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第十三章机械功和机械能》集体备课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688a12abcd126fff7050b0a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一、复习提教师活动 1、力学里的功包括两个必要的 学生活动 使学生意识到:我们在使用机械做功时,额外功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总希望做的额外功越少越好,也就是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设计意图 问,引入新因素是什么?计算功的公式和国际课 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什么? 2、演示启发,引入新课。 G(N) h(m) W阻(J) F(N) S(m) 0.1 W动(J) 0.12 1.96 0.05 0.098 1.2 比较W动 和W阻发现W动>W阻为什么呢?引入机械效率。 二、新课教1、首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图并结合 学 上面的实验进行讨论 (一)有用①、上述情景中哪些功有用? 功、额外功②、哪些功无用但不得不做? 和总功 2、引出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 念。 ①有用功: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W有 =Gh ②额外功:人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 的功叫额外功。W额=W总- W有 ③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 W总=FS 大越好。 3、教师讲解:实际使用机械时, 人们总是希望额外功少些。 4、引导学生讨论:杠杆、起重 机、电梯等所有机械都有一些是有用 功,一些是额外功。讨论一下,哪些 是有用功,哪些是额外功? (二)机械1、使用任何机械都不可避免要做额 效率 外功。例如用水桶从井里提水,目的 是把水提上来,所以提水的功是有用 功,提桶的功是额外功,而为了把水 提上来,水桶是不可缺少的。额外功 是我们不需要的,它白白浪费能量, 因此应尽量减小它。使用不同的机械 来提起物体,我们希望做的额外功越 少越好,或者说,有用功与总功越接 近越好。 2、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 率。 机械效率公式: ??W有用W总?100% 学生阅读课本了解强调:有用功总是小于总功,所一些常见 以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机械效率通机械的效常用百分数表示。 提高机械效率有重要的经济意率及提高机械效率义,可以减少能耗,降低生产成本,的意义及应对这个问题重视。 4、例题及机械效率的练习: 重2540N的货物。如图2所示,滑轮组把它提升1.7m。若不考虑摩擦, (1)绳端移动的距离是多少m? (2)若考虑摩擦、滑轮和绳子的物重,须在绳端施力80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分析:由于重物G是由n段绳子承担,当重物升高hm时,绳末端移动的距离s=nhm;若考虑摩擦、滑轮和绳子的物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 解(1)绳端移动的距离为s=nh=4×1.7m=6.8m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W有/W总方法。 =Gh/Fs=Gh/Fnh=G/Fn=2540N/(4× 800N)≈79% 说明: 如何判断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是解机械效率有关问题的关键,解题时可以用机械做功的目的来分析。凡是用机械来升高物体的,使物体升高所做的功为有用功;且有W有=Gh,即有用功等于被升高的物体的重力与其提升高度的乘积。凡是动力做的功就是总功;且有W总=Fs,它等于力与机械在动力作用下移动的距离的乘积。而用来克服摩擦和机械自身重力所做的功为额外功。 W额=W总-W有。 三、课堂小1、有用功: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结 功。W有 =Gh 2、额外功:人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W额=W总- W有 3、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 W总=FS 4、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之比。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