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献复习资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古文献复习资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6a59ade50e2524de5187eba

清代古文献学以古代语言文字学的成就为核心和骨干,其他诸学前面开花,是我国古代文献学的一个高水平的总结,也是现代古文献学发展的一个坚实的基础。 ·顾炎武:清初著名思想家、古文献学家,著有《音学五书》《日知录》《金石文字记》

·黄宗羲:清初,《孟子师说》《易学象数论》《授书随笔》《明夷待访录》《宋元学案》

·王夫之:清初,《周易稗疏》《书经稗疏》《诗经稗疏》《春秋稗疏》《四书稗疏》《张子正蒙注》,后人编有《船山全书》

·清初辨伪学家: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辨《古文尚书》之伪,使其终得定论;胡渭《易图明辨》;姚际恒《诗经通论》《古今伪书考》

·惠栋:乾嘉时期考据学派中吴派代表人物,著有《九经古义》《周易述》《易汉学》《后汉书补注》,表现出宗汉及兼通经史的特点。

·钱大昕:清中叶著名史学家、古文献学家,著有《二十二史考异》《十驾斋养新录》,后人编有《潜研堂全书》《钱大昕全集》。在古音声母研究学方面贡献大。 ·戴震:清中叶考据学派中皖派代表人物,清考据学派集大成学者。其著述后人编为《戴震遗书》《戴震全集》。关于古地理学研究超出前人,以《水经注》的整理校勘尤为突出。

段玉裁:清中叶著名考据学家,著有《说文解字注》《六书音均表》《周礼汉读考》。段氏长于经学、小学与校勘,为皖派重要学者。

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清中叶考据学家中皖派代表人物,著有《广雅疏证》《读书杂志》《经义述闻》《经传释词》

·卢文弨、顾广圻:清中叶考据学家,以校勘名家。卢提出“相形而不相掩”的校勘原则;顾广圻奉行“不校校之”的原则,反对轻易改字。

·乾嘉时期,章学诚《文史通义》《校雠通义》P 259,崔述《考信录》,不同于正统考据学派。章以古代学术史及目录、校勘、方志学研究见长,坚持“六经皆史”的观点;崔述以古史考证及古文献辨伪见长。

·晚清经文学代表:龚自珍《全集》;魏源《诗古微》《书古微》;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论语注》

·晚清考据学家的殿军:俞樾《诸子平议》《群经平议》《古书疑义举例》;孙诒

让《周礼正义》《墨子间诂》《契文举例》。《周礼正义》《墨子间诂》堪称清人新疏、新注之冠。

·章炳麟、王国维:近代跨入现代著名学者。章炳麟著有《春秋左传读叙录》《文始》《小学答问》《国故论衡》;王国维《王国维全集》,提出以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互证的“二重论证法”

第二节:校勘学

·校勘:把一种古籍的不同版本收集起来,比较它们文字语句的异同,审定其中的正误,使之恢复或接近本来面目,这种古籍校勘工作通称校勘。

校:比较、考订 勘:审查核定 ,校勘基本含义:比较审定。后来特指对书籍文字正误真伪的比较审定。

·校勘的目的和任务是努力恢复古籍的本来面貌,提供尽可能接近原稿的善本,因此,其根本原则就是存真复原。

原书在内容、语言上存在的错误和欠缺,不属于校勘工作的范畴。校勘要解决的是流传中产生的错乱讹谬。

·校对是单向的,原稿有绝对权威,以校样完全改同原稿为最终完成;校勘是双向或多向的,原稿不存于世,用来比勘的二本或多本互相平等,没有绝对权威,发现并录出异文只是第一步。

·校读:校勘+句读。把校勘字句和断句、疏通文义结合起来,用以指导正确读懂、读通古籍。校读包括:校勘、断句、标点。

·文献古籍主要形态:先秦到隋唐,主要形态为简牍、帛书、写本(今呈现为出土文献);晚唐五代之计,版刻书籍出现,并在宋代以后称为书籍的主要形态(传世古籍多为此类)。

·先秦校勘记载:(周)正考父校商之名颂于周太史;子夏与“晋师三豕涉河” ·西汉成帝时,刘向、刘歆父子主持宫廷藏书校理,这是校勘学史上有案可查的第一例。开创校勘规程。

·汉末校勘代表性学者:郑玄(《毛诗》郑笺、《三礼》郑氏注)、高诱(《淮南子注》《吕氏春秋疏解》)

·南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 开创了一种脱离专书而广泛讨论各

种书籍所见讹错的笔记形式,体现校勘开始作为一种学术独立发展的趋势。 陈、隋间 陆德明《经典释文》,汇集经典文字注音的专著,同时汇集大量经典异文,概括异文产生的原因和判断依据。

·宋代著名的校勘专著:余靖(1000~1064)《汉书刊误》;张淳(宋代)《仪礼识误》;毛居正(宋代)《六经正误》;方崧卿(1135-1194)《韩集举正》;洪兴祖《楚辞补注》;彭叔夏(南宋)《文苑英华辨证》

·校勘向理论发展的最初趋势开始出现于宋代。彭叔夏《文苑英华辨证》体现这一趋势,提出“实事是正,多闻阙疑”的校勘法则。

《相台书塾勘正九经三传沿革例》,分七类说明文字去取原则。 ·元明校勘成果:元.吴师道《战国策校注》;明.梅鷟《尚书考异》 ·清代校勘学得以独立发展。

清校勘专著: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卢文弨《群书拾补》、王念孙《读书杂志》、王引之《经义述闻》、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俞樾《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

·1931年 陈恒《元典章校补释例》,即《校勘学释例》,全面总结校勘的理论、方法、原则和通例,称为标志着校勘学建立的里程碑。

·古籍的基本构成:一定时代的历史知识、一定时代的语言文字。多数传世古籍因反复整理的传抄刊刻,其基本构成已成为多层次的叠加。

·得到大多数人公认的接近原稿的定本,实际上是一个“历史改定的定本”。在历次整理中,经历了该时代知识内容、语言文字的淘洗,而不可能完全符合这一古籍产生时代的知识内容和语言文字形式。越是受重视的古籍,在所经历的历史年代里研究整理就越多,所沉积的知识和语言的层次也就越多,且异文与歧解参差错综,这就是经典古籍的复杂重叠构成。最为典型的为:儒家经典。 ·清代学者段玉裁强调“底本之是非”与“立说之是非”的分别,提出“以贾还贾,以孔还孔”,“不先正注疏释文之底本,则多诬古人;不断其立说之是非,则多误今人”

了解所校古籍的基本构成类型和特点,做好层次辨析,是观测古籍校勘“存真复原”的根本原则的重要一步。P269

·校勘就方法论而言,则为比较分析和科学考证。

·四种校勘方法:对校、本校、他校、理校

对校:选定一个版本作为定本,与其他版本逐字逐句进行比较,录出异文。 本校:比较本书上下文,用本书的语言、文字、知识等各种资料作为依据进行校勘,发现并订正错误。前提:掌握本书内容和思想,力避主管臆断。

他校:搜集、掌握他书中与本书文辞有关的资料,进行考证。通常只能作为旁证。 理校:用理论知识(如本书的思想内容、本书所处时代的语言文字知识及相关历史文化知识等)作为依据,对文字校勘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所得结果在没有版本依据的情况下,只能作为合理的假设,不可轻下结论。

校勘取证范围在所校古籍之内,称内证或本证,包括对校、本校。主要地位,起决定作用

校勘取证范围在所校古籍之外,称外证或旁证,包括他校、理校。次要地位,从属与内证。

·校勘考证从实质上说,就是运用正确的理论,分析可靠的材料,取得确凿的证据。校勘考证具有综合考证的性质。 ·校勘考证的材料依据:

1.古本旧本:包括发掘和发现的简帛和写本,具有较高校勘价值 2.古注旧疏:指历代公认、影响深远的注疏著作,价值近于古本旧本 3.他书资料:其他古书引文、古书注、古类书 4.甲骨金石碑刻文物资料 ·致误原因

异文:在版本对校中发现的不同文字。类型:误字、脱文、衍文、倒文 疑误:指对校各本不存在文字差异,表面上没有错误痕迹,但实际上可能存在的讹错。

·校勘通例:对致误原因和错误类别的归纳。

1.误字通例:误字即书籍传写中形成的文字讹错,是古书中最常见的错误现象,又称“讹”“谬”。分为:字形致误;语音致误;文义致误。

2.脱文通例:脱文即书籍传写中形成的字句乃至篇章的缺漏,亦称“漏”“夺”或“阙”。原因:书籍残损而缺脱;抄脱;删脱。

3.衍文通例:衍文即原书本无而传写中被后人误增的文字,亦称“羡”。抄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