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测试(5月)化学Word版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测试(5月)化学Word版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6ed24b8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e9

温下反应4~5 h,反应后期将温度升到30 ℃,最后的烧杯中的溶液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测得CO2的总量;重复上述操作2次。 ①图中气球的作用是 ▲ 。

②上述反应后期要升温到30℃,主要目的是 ▲ 。

③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烧杯中的溶液时应选用 ▲ 为指示剂,若盛放盐酸的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未排尽,滴定后无气泡(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所测CO2的量会 ▲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④设3次实验测得每1.000 g碳酸镁晶须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CO2平均值为a mol,则n值为 ▲ (用含a的表达式表示)。 (3)称取100 g上述晶须产品进行热重分析,热重曲线如图。则该条件下合成的晶须中,n= ▲ (选填1、2、3、4、5)。 20.(12分) (1)已知:蒸发1 mol Br2(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 30 kJ,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

H2(g) Br2(g) HBr(g) 物质 436 200 369 1 mol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 H2(g)+Br2(l)===2HBr(g) ΔH= ▲ 。 (2)常温下,将pH均为2的氢溴酸、乳酸(α—羟基丙酸)稀释100倍后,有一种酸的pH=4。请写出乳酸钠溶液中的水解离子方程式: ▲ 。

--

(3)常温下,用0.100 0 mol·L1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1 HBr溶液和20.00

mL0.100 0 mol·L1 CH3COOH溶液,得到2条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①根据图1和图2判断,滴定HBr溶液的曲线是 ▲ (填“图1”或“图2”); ②a= ▲ mL;

+-

③c(Na)=c(CH3COO)的点是 ▲ 点;

④E点对应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 21. (14分)

(1)金属镍及其化合物在合金材料以及催化剂等方面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

①NiO、FeO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氯化钠的相同,Ni2和Fe2的离子半径分别为69 pm和78 pm,则熔点FeO ▲ NiO (填“<”或“>”);

②铁有δ、γ、α三种同素异形体,各晶胞如下图,则δ、α两种晶胞中铁原子的配位数之比为 ▲ 。

(2)元素金(Au)处于周期表中的第六周期,与Cu同族,一种铜金合金晶体具有立方最密堆积的结构,在晶胞中Cu原子处于面心,Au原子处于顶点位置,则该合金中Cu原子与Au原子数量之比为 ▲ ;该晶体中,原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是 ▲ ;

(3)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为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共同获得,以表彰他们在巨磁电阻效应(CMR效应)研究方面的成就。某钙钛型复合氧化物如图所示,以A原子为晶胞的顶点,A位可以是Ca、Sr、Ba或Pb,当B位是V、Cr、Mn、Fe等时,这种化合物具有CMR效应。

①用A、B、O表示这类特殊晶体的化学式: ▲ 。

②已知La为+3价,当被钙等二价元素A替代时,可形成复合钙钛矿化合物La1-xAxMnO3(x<0.1),此时一部分锰转变为+4价。导致材料在某一温度附近有反铁磁—铁磁、铁磁—顺磁及金属—半导体的转变,则La1-xAxMnO3中三价锰与四价锰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镧、锰、氧分别位于周期表f、d、p区 B.氧的第一电离能比氮的第一电离能大

C.锰的电负性为1.59,Cr的电负性为1.66,说明锰的金属性比铬强 D.铬的堆积方式与钾相同,则其堆积方式如图所示

2014年5月高二化学阶段检测答题纸

高二 ( )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封……………线……………内……………不……………要……………答……………题……………… 选择题请在答题卡上填涂

非选择题(共80分)

16. (10分)

(1) 。

(2) , 。 (3) 。 (4) 。

17.(14分)

(1)ΔH3= 。 (2) (3)

。 ③请在右图中作图

(4)

(5) 。

18.(16分)

(1) 。 (2)

, 。 (3) , 。 (4)

① 。② , 。

19. (14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① 。

② 。

③ , ④ 。

(3) 。

20.(12分)

(1) 。 (2) 。 (3)

① ;② ;③ ;

④ 。

21. (14分) (1)

① ; ② 。

(2) ; ; (3)

① 。

② 。

③ 。

2014年5月高二化学阶段检测卷参考答案

1.C 2.B 3.D 4.C 5.B 6.A 7.D 8.C 9.A 10.A 11.BD 12.AD 13.BC 14.B 15. A 16. (10分)

++

(1)球形 (2) Fe2:1s22s22p63s23p63d6、 Fe3:1s22s22p63s23p63d5

(3)3d104s2 (4)

17.(14分)

(1)2ΔH2-ΔH1 (2) K= C 2 (NH4HCO3) /{C [(NH4)2CO3)]·C (CO2)}

(3)①< ②T1~T2区间,化学反应未达到平衡,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所以CO2被捕获的量随温度升高而提高。T4~T5区间,化学反应已达到平衡,由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不利于CO2捕获 ③如右图

(4)降低温度,增加CO2浓度(或分压) (5)BD

18. (16分)

+-电解

(1)2Na+2Cl=====2Na+Cl2↑

--

(2)O2+4e+2CO2===2CO23 CO2

(3)CO23 c

+---+

(4)①c(Na)>c(HSO3)>c(SO23)>c(OH)>c(H)

②Cu2 <

19. (14分)

+-+

(1) NH3·H2O+Mg2+HCO3===MgCO3↓+NH4+H2O

(2)①暂时储存CO2,有利于CO2被NaOH溶液吸收,且能保持装置中压强相对稳定 ②使溶解在水中的CO2逸出,便于吸收 ③甲基橙,偏大 ④(1-84a)/18a (3)1

20.(12分)

(1)-72 kJ·mol1

(2)CH3CH(OH)COO- + H2O CH3CH(OH)COOH +OH-

+--+

(3)① 图1 ②20.00 ③ D ④c(Na)>c(CH3COO)>c(OH)>c(H)

21. (14分)

(1)① < ② 4:3 (2) 3∶1 金属键 (3) ①ABO3 ② (1-x)∶x ③ 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