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羊病防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常见羊病防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6f53bf465ce0508763213ca

(2)促进反刍:静脉注射10%的高渗盐水l00―200毫升,同时皮下注射硫酸新斯的明或毛果芸香碱拟胆碱药物,每只羊每次12毫升,l天23次,以促进胃肠蠕动c

(3)强心补液缓解酸中毒:为了补充体液,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可静脉注射复方氯化钠溶液500毫升、l0%安钠咖注射液510毫升、5%碳酸氢钠溶液100―200毫升。

(4)手术治疗:即切开瘤胃,取出瘤胃内容物,以缓解积食o

6、感冒: 在冬春季节,气候突然改变,或在放牧过程中被雨水突然淋湿等均可导致羊只感冒。感冒的羊咳嗽流涕、鼻镜发干、眼结膜充血、羞明流泪、反刍停止、吃草少或不吃草、体温升高。治疗时可选用以下几种药物:复方氨基比林10毫升、30%安乃近10毫升、大青叶注射液4―8毫升、柴胡注射液4―8毫升、病毒唑注射液2―4毫升,肌肉注射;或安乃近l―2克内服;再配合适量的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庆大毒素、氟呢酸、环丙沙星或恩诺沙星等,以防止细菌性疾病继发o

7、外伤处理: 羊发生外伤后应及时止血、清创、消毒、缝合、包扎,以防化脓o

(1)止血:用压迫法或注射止血药来制止出血,以免失血过多。

(2)清创:在创伤周围剪毛、清洗、消毒,清除创腔内的异物、血块及挫灭组织,然后用映喃西林、高锰酸钾等反复冲洗创腔.直到冲洗干净为止,并用灭菌纱布蘸干残留药液。

(3)消毒:不能缝合且较严重的外伤,应撒布适量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等抗微生物药品,防止感染。

8、流产母羊怀孕后,一旦发现有先兆性流产或习惯性流产者,应及时治疗。发生先兆性流产时,母羊腹痛、不安、降叫、呼吸和脉博加快。治疗的原则是安胎,可采取以下措施:

(1)肌注黄体酮(孕酮):每只羊川―15毫克,每天1次。

(2)镇静:可内服或肌注氯丙嗪,每千克体重l毫克,每日3次。

(3)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每日每只羊肌注100―200单位,配合硫酸镁等镇静剂一起使用效果更好。

(4)助产:如果流产已势在必行,则应该及时引产、助产,以利以后的繁殖生产o

9、难产助产分娩时,产程超过4小时尚未见娩出第一个胎儿,则应迅速进行人工助产,山羊的胎儿产出时间为.30分钟到4个小时,双胎间隔515分钟。发生难产的原因主要是胎位不正、胎儿过大、子宫收缩无力、子宫颈或骨盆腔狭窄等。助产时,首先将母羊保定好,然后用消毒药将助产人员手臂、母羊的外阴周围以及助产的钩子、绳子等彻底消毒;再将手伸入产道进行检查,确诊到底属于哪类型的难产,是胎儿过大、胎位不正还是产道狭窄?最后根据母羊的身体状态和难产类型,确定使用哪一种助产方法。常用的助产方法有:

(1)药物催产:适用于子宫收缩无力造成的难产,对这种难产,可皮下或肌肉注射催产素或垂体后叶素10―20单位。

(2)牵引拉出:对于胎位异常或胎势不正造成的难产,在仔细检查后将胎位、胎势矫正,用绳子拴住某一肢蹄或用钩子钩住下颌、眼眶、鼻孔等处向外牵拉即可。

(3)截胎2A口果确诊胎儿已经死亡,则可用刀、剪刀等将影响胎儿通过产道的部分截除。

(4)剖腹产:对于胎儿过大、子宫颈或骨盆腔狭窄,尤其是胎儿尚活着的时候,应及时实施剖腹产手术,争取使母子存活。

10、对假死羔羊进行急救: 假死是指刚产出的羔羊由于窒息而呈呼吸困难或无呼吸而仅有心跳,如不及时抢救,往往造成死亡。抢救时,首先用于布擦净羔羊的鼻孔及口腔内的羊水;为了诱发呼吸反射,可用草秆刺激鼻腔粘膜,或用浸有氨水的棉花放在鼻孔上,若仍不见效,可将其倒提起来抖动,并有节律地轻压胸腹部以诱发呼吸,同时使呼吸道内的液体流出。

11、乳房炎: 乳房炎是常见疾病之一,隐性乳房炎无明显临床症状。临床型乳房炎病羊体温升高,心跳加快,精神沉郁,反刍停止,乳房红肿热痛且有时有硬结,乳汁稀薄,两后肢叉开,不愿行走,手指触诊敏感,不让羔羊吃奶。治疗:对临床型乳房炎可用抗生素治疗,向乳头内注射育霉素80万单位、链霉素100万单位,每天2次,全身症状明显者,应全身肌注或静注上述抗生素。

12、坏死杆菌病: 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畜禽共患慢性传染病,以蹄部、皮下组织或消化道粘膜的坏死为特征。有时转移到内脏器官如肝、肺形成坏死灶,有时引起口腔、乳房坏死。防治时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平时要保持羊舍及放牧场地的干燥,避免造成蹄部、皮肤和粘膜的外伤,一旦出现外伤应及时消毒。

(2)消除蹄部的坏死组织.用1%高锰酸钾或3%来苏儿冲洗,也可用10%硫酸铜溶液进行温脚浴,然后用碘酊或龙胆紫涂擦。

(3)对坏死性口炎,用1%高锰酸钾冲洗,涂碘甘油或龙胆紫。(4)对内脏转移坏死灶,可用抗生素结合强心、利尿、补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13、羊快疫: 羊快疫是由厌气性腐败菌引起的最急性传染病,624月龄的绵羊最易感,山羊有时也可发病。其特征是不出现症状而突然死亡。可采取下列措施进行防治。

(1)在疫区内定期注射快疫、羊淬狙和羊肠毒血症三联田。

(2)发生该病时,对病羊及时隔离、治疗,健康羊注射三联苗。焚烧或深埋病死羊只的尸体。(3)对发病羊只及时用抗生素、磺胺类及呋喃类药物进行治疗。

14、羊猝狙和羊肠毒血症: 羊淬狙是由C型产气英膜杆菌引起的,以急性死亡为特征、伴有腹膜炎和溃疡性肠炎,1―2岁绵羊多发。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或C型产气英膜杆菌引起的,发病快,精神沉郁,食欲废绝,腹泻,肌肉痉挛,倒地,四肢痉挛,角弓反张,体温不高。剖捡时,肾脏柔软如泥,又叫类快疫或软肾病,常突然死亡。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羊只的抗病能力。

(2)定期注射羊快疫、羊狞狙和羊肠毒血症三联苗。

(3)对发病羊只肌注或静注抗生素。

(4)对腹泻重的羊,可灌服聚酸蛋白、活性炭、次硝酸铋等,也可配上小苏打粉。

15、肝片吸虫病: 肝片吸虫病也叫肝蛭病、掉水腮,是由肝片吸虫寄生在肝管内,导致羊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贫血,消瘦,眼险、下颌、胸前、腹下水肿为持征的症状。防治措施:

(1)定期驱虫,每年进行1-2次。

(2)羊的粪便要堆积发酵后再使用,以杀虫卵。

(3)消灭中间宿生椎实螺,并尽量不到沼泽、低洼地区放牧。

(4)预防和治疗可用丙硫苯眯陛(抗蠕敏)、左旋咪哩、硫双二氯酚(别丁)、敌百虫、硝氯酚等药物。

16、消化道线虫病: 羊的消化道内常见的线虫有捻转血矛线虫、羊仰口线虫、食道口线虫和毛首线虫等,它们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胃肠炎和消化机能障碍,使病羊消瘦、贫血,严重者可死亡。

防治措施:

(1)每年驱虫二次,注意饮水卫生,粪便发酵处理,加强饲养管理。

(2)治疗可用敌百虫、抗蠕敏、左旋咪唑、阿维菌素、伊维菌素等药物。

17、羊瞒病: 羊螨病又叫疥癣,是疥螨和痒螨寄生于羊体表面而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其特征是皮炎、剧痒、脱毛、结痂,传染性强,对羊的毛皮危害严重,也可造成死亡。

防治措施:

(1)每年定期用双甲咪药浴,用12.5%双甲眯兑成500ppm,即本品1升加水配成250升。

(2)按每千克体重0.2毫克皮下注射阿维菌素,或每千克体重0.3毫克口服阿维菌素和每千克体重0.2毫克口服伊维菌素。

(3)对病羊可用5%敌百虫涂擦患部,每次用药面积不超过体表面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