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江苏省徐州市历史高一(下)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9-2020学年江苏省徐州市历史高一(下)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70bd4fc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e2

D.政府不再征收商业税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每日凌晨”“热闹至饭前,市罢而收”说明商业活动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政府对于市的管理不再像过去那么严格,故C项正确;北宋时期坊市界限已经被打破,故A项错误;宋代一直厉行重农抑商政策,故B项错误;北宋重要的收入来源是商业税,故D项错误。 点睛:古代城市发展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40分)

31. 现代化开端严格地说,人类现代化进程远没有结束,这不仅指现代化在地域上远未在世界大多数地区实现,而且也指现代化作为人类历史的一个长过程,迄今为止只能说走出了它的第一步。所以,西方的现代化只能构成人类社会现代化的一个开端部分。近500年西方现代的世界影响充其量也只能成为人类现代化历史禁言的一个小插曲。 ——高宜扬《现代化,我们真的了解吗?》 请回答

(1)在作者看来,人类现代化历史应始于何时以何事为标志?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作者观点的看法 【答案】(1)1500年左右,新航路开辟。

(2)同意作者的观点。1500年以前的世界基本上处于闭塞的状态,新旧大陆更是相互隔绝的,只有到了1500年左右完成地理大发现以后,这种状态才被打破,过去处于隔绝的各地区才开始建立直接联系,形成一个紧密的整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人类社会向现代化迈出第一步。西欧人开始殖民征服,欧洲贸易扩大到全世界,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活动场所。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近500年西方现代的世界影响……的一个小插曲。”可联系现在的时间,500年前大约1500年左右,根据所学当时发生的历史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

(2)谈对作者观点的看法,首先要确定对作者的观点有一个明确的态度。通过材料内容应该是同意作者观点。然后从新航路开辟对当时世界的联系、对经济的影响以及新航路对世界造成的灾难等方面进行分析,

照应出作者的观点,新航路的开辟走出了人类现代化历史的第一步。

32. 不同商业政策对国家发展产生不同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重商主义者要求有一个强大的国家以保护贸易并粉碎阻挡商业扩张的种种中世纪羁绊……在《国富论》发表以前的一百年里,全国规模的工业与商业管制逐步加强的真实意义在于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重商主义的理论与政策达成了他们的使命……他们取消了中世纪的限制,为建立统一的强盛的民族国家里下了功劳。这些因素反过来又成了推动贸易的强有力的工具,直到早期资本主义发展成为成熟的工业资本主义。

——摘编自埃罗尔《经济思想史》

材料二:20世纪初,张骞曾对实业作过这样的解释:“实业者,西人赅(包括)农工商之名。”并认为:“以棉铁为主要,以类于棉之稻麦,类于铁之煤为从要,其他如水利、如电、如铁路、如汽车为次要。”郑观应认为,中国商务之所以不能振兴,其原因“上在官而下在商。官不能护商,而仅能病商,并提出了革除这一弊政的具体办法:一是设立商部,二是“重订税则,厘正捐章”;三是设商学;四是设立商务所;五是委任熟悉商务的大臣主持商政。”

——-摘编自姚琦《清末民初实业救国思潮及其影响》

(1)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早期流行的经济理论。依据材料一概括重商主义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有识之士振兴实业的主张并加以评价。

【答案】(1)国家保护贸易;(国家加强对工商业的管制);作用:推动了统一强盛民族国家的建立;推动了贸易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兴起。

(2)主张:张骞,农工商全面发展,重点发展棉纺业与钢铁业。郑观应,改良政治和社会环境,发展实业。

总体评价:体现爱国情感,从多角度提出振兴实业的方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分别评价:张,主张较为全面科学,有可取这处(提出发展实业的基本思路,符合工业化发展方向),但由于时局动荡未能成功。

郑,主张认识到政府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但对专制政府存在幻想。 【解析】 【分析】 【详解】

第(1)问,根据材料的信息“要求有一个强大的国家以保护贸易并粉碎阻挡商业扩张的种种中世纪羁绊”得出答案。根据材料“为建立统一的强盛的民族国家里下了功劳。这些因素反过来又成了推动贸易的强有力的工具,直到早期资本主义发展成为成熟的工业资本主义”,得出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推动民族国家的发展,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业革命方面。

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张骞认为“实业者,西人赅(包括)农工商之名。”,“以棉铁为主要”, 郑观应认为“上在官而下在商。官不能护商,而仅能病商,并提出了革除这一弊政的具体办法……”可得出答

案,张骞以棉、铁为重点,郑观应注重政治改良。

总体评价,主要从二人提出的主张的积极作用与历史局限两个方面切入回答。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6年开始有两艘外轮在香港、广州间从事运输业务。1862年美国旗昌洋行出资100万两在上海创办了“旗昌轮船公司”。19世纪70年代出现了“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为洋人占尽”的严峻局面

——《早期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崛起》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并指出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1876年发生了一个巨大的转折,上海轮船招商局并购美商旗昌的轮船公司。

这样,招商局的船就从头一年11只11854吨,猛増一倍多达到轮船29只,并使各通商口岸进出中外轮船对比数从0增加到36.7:63.3以后国家涉江浮海之货船,更是半皆招商局旗帜。輿论给了很高的评价,说这是千百年来创见之事,近代商战第一捷。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商战第一捷”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1895年,浙江宁波绅商最先创か了对外海商轮局和永安商轮局。得以航行沿海和内河。此后,福建、广东、广西、上海、苏州、杭州、镇江、潮北、湖南以及山东、天津吉林等地商轮公司或轮船局相继开办,据统计,1895—1900年间,各地先后开业的小轮胎运输业约100家,加上原来的一些商轮企业,除去中途停业者外,到1900年继续营业的约有80家,轮船约有440艘,总吨数约10000余吨 ——《中国近代航运业之演进》

(3)依据材料三,概括甲午战后我国航运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原因。 【答案】(1)原因:西方列强完成工业革命,发动侵华战争,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航运特权。 影响:便于列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冲击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阻碍了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 (2)打破了列强对中国航运的垄断局面;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列强经济实力的扩张;有利于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3)特点:商轮公司或轮船局创办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船厂及轮船数量增加。 原因: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热潮的推动。 【解析】 【详解】

(1)原因:据材料一时间19世纪中期可知,西方列强完成工业革命,并发动旨在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为目的的两次战争,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航运特权。

影响:据材料“1846年开始有两艘外轮在香港、广州间从事运输业务”可知,外轮在中国沿海的运输,便于列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冲击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据材料“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为洋人占尽”的严峻局面可知,洋人垄断了中国内外航运,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碍了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 (2)据材料“……并使各通商口岸进出中外轮船对比数从0增加到36.7:63.3以后国家涉江浮海之货船,

更是半皆招商局旗帜。”可知,1876年上海轮船招商局并购美商旗昌的轮船公司,打破了列强对中国航运的垄断局面;这是中国与西方列强争夺市场的胜利,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列强经济实力的扩张;结合所学可知,中国航运业的发展,有利于近代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和中国近代化。

(3)特点:据材料“1895年,浙江宁波绅商最先创か了对外海商轮局和永安商轮局。得以航行沿海和内河。此后,福建、广东……天津吉林等地商轮公司或轮船局相继开办”可知,商轮公司或轮船局创办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据材料“据统计,1895—1900年间,各地先后开业的小轮胎运输业约100家,……,到1900年继续营业的约有80家,轮船约有440艘,总吨数约10000余吨”可知,甲午战后,船厂及轮船数量增加。

原因:夲问可从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来回答。如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热潮的推动等。

3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是苏俄(联)1913—1925年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情况

1921 1913年 年 粮食作物耕作面积(万公顷)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946 1.79 6620 2.13 年 7860 3.55 年 8730 4.24 19231925材料二: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农业调整法》。该法授权农业部长,通过同生产者签订和对参与播种面积控制计划的农场主付以直接补贴的方法,使农场主自愿减少农产品的播种面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一般是政府根据市场需求每年确定和公布某些农作物下一季度的播种面积。凡是农场主同意者,便与政府签订合同,就可以得到优厚的补贴。

——2008年8月《大生》

材料三:1950—1984年苏联、中国粮食产量的比较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了苏俄(联)在农业政策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对农民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