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江苏省徐州市历史高一(下)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9-2020学年江苏省徐州市历史高一(下)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70bd4fc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e2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措施,并分析实施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80年代后中苏两国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并结合两国经济改革的内容分析出现不同趋势的原因。

【答案】(1)变化: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影响: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农民可以自由处理自己的剩余粮食;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受到农民的欢迎,有利于工农联盟和政权的巩固。

(2)措施:国家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目的:恢复和发展农业经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正常经济秩序。

(3)变化趋势:中国———迅速增加;苏联———总趋势是下降,与中国差距拉大。

原因:中国———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苏联———未从根本上冲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解析】

(1)变化:根据苏俄(联)1913—1925年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看出,1921年后粮食作物产量逐渐恢复,到1925年超过一战前水平,结合所学,1921年苏俄推行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的发展。影响:结合所学新经济政策的影响分析解答。

(2)措施:根据“通过同生产者签订和对参与播种面积控制计划的农场主付以直接补贴的方法,使农场主自愿减少农产品的播种面积”得出:国家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目的:结合所学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目的分析解答,即:恢复和发展农业经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正常经济秩序。

(3)变化趋势:由图片信息看出,中国粮食产量迅速增加;苏联粮食产量总趋势是下降,与中国差距拉大。

原因:结合所学可知,回答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苏联改革未从根本上冲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粮食产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