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应用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浅谈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应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715945077232f60ddcca178

浅谈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元素,其信息化进程更是刻不容缓。进入21世纪以来,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制定了信息化发展战略,为适应新的挑战和机遇做好了准备。随着我国企业信息化的逐步推广,会计电算化成为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和核心。

早期的会计信息系统只是一种单纯的数据处理系统,而今天的会计信息系统已经发展到集数据处理、事务管理与决策支持为一体的、新型的会计信息系统。这种新型的会计信息系统是以模型为基础、以信息管理和辅助决策为目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各个领域都有了广泛的应用,会计电算化也应运而生。它是运用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代替部分由人脑完成的会计管理和辅助决策的过程。会计电算化不仅能减轻财会人员的劳动强度,为会计工作节省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同时也由于会计电算化计算手段和会计管理决策手段的现代化,既提高了会计信息收集、整理、传输、反馈的速度和准确度,也提高了会计的分析决策能力,使会计工作更好地满足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基于会计电算化本身的特点,其与原始的运用账本记账相比,具有运算速度快、存储空间小、存储容量大、检索查询速度快、编制报表容易、数据分析准确等优点。

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资金不足、人才缺少、管理水平落后等原因,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水平还远远落后于我国大型国有企业和国际同行。

1.1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问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不足我国电算化起步较晚,人们的思维观念还未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中小企业领导和员工不是太重视会计电算化的使用,认为会计电算化就是计算机代替手工核算,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会计电算化工作在我国已开展多年,目前,在我国发达地区,大中型企业已基本全部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工作。近两年及未来的一段时期内,我国企业信息化市场的主角正逐步由大中型企业转变为数量庞大、IT基础建设较弱的小型企业。 1 我国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现状

随着会计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与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已由起初的试点转向普及,并不断向深层次发展,其先后经历了尝试、发展到目前管理型会计软件发展阶段,企业已深刻认识到信息手段的现代化能使企业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最大限度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虽然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已经取得很大的进步,但是由于财务工作本身的特点,一些小企业管理基础相对薄弱,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偏低,造成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实践中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会计电算化工作也往往局限于替代手工会计核算,阻碍了企业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发展。同时由于网络财务、电子商务的迅速兴起对会计电算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将我国企业在运用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需待解决的问题也暴露出来。 2 我国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不少企业在思想上还没有认识到运用会计电算化的必要

性。由于会计电算化在我国起步的时间较晚,发展时间还不长,所以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对电算化的认识还很肤浅。他们应用电算化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减轻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和提高会计核算效率,他们没有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也未能从根本上意识到会计电算化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由此导致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及时、不充分,从而使会计信息在企业决策和管理服务中的作用性大打折扣。 2.2 账务处理程序不够规范。由于财务软件本身对会计数据的来源提供了一系列规范化要求,因而在实际工作中要求会计人员在数据输入、业务处理及有关制度制订方面都必须规范化、标准化,才能使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顺利进行。目前,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小企业虽然也会根据企业实际管理需要及会计软件规范化要求对原有账务处理流程进行改造,但由于受观念、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现有工作流程大都仍在旧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基础上进行,因而出现了工作流程与实际业务需要相冲突的矛盾,使会计电算化系统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在会计电算化的实际实施过程中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如在企业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同类型经济业务不同人员制单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现象,破坏了企业账务处理的一致性,同时也导致了账户的发生额失真或失去意义。这些问题如不能解决,不但会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还容易使管理者做出错误的决策,甚至导致管理上的漏洞,严重制约着会计电算化水平的提高。

2.3 会计电算化基础管理滞后于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单位实现会

计电算化后,传统的会计分工模式将被打破,会产生许多新的岗位,也带来了许多新的要求,提出了新的问题。因此会计电算化的基础管理必须跟上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而目前,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对会计电算化的内部管理很多仍是模仿手工记账的管理办法,结果导致了会计电算化的基础管理混乱,影响了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健康发展。 2.4 会计电算化人员业务素质偏低。小企业的电算化操作人员大都是由过去的会计、出纳等财务人员经过短期培训而来,对软件的认识存有局限性,他们一般只能按照固定的模式机械的操作财务软件,却不能灵活运用软件所提供的各项功能。另外,由于大部分会计人员的财务知识不够系统深厚、更新慢,因此只能对日常的会计核算进行处理,对如何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则无能为力,没能充分发挥出管理软件在管理方面的功能,不但没有完全体现出会计工作应用计算机处理的优势,而且造成了系统资源的浪费。 3 方法与对策

3.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发展的方向,是信息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因此,各级领导和财会人员应高度重视这一工作,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把会计电算化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3.2 建立与会计电算化相适应的工作体系。会计电算化的实现,必将对人们的传统观念、原有的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内部控制方式及组织结构产生一定影响,企业必需要调整原有的工作体系。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应具备现代化管理意识,在整个企业管理现代化总体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