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表达技巧- 学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诗歌表达技巧- 学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753e918ec3a87c24028c4f9

2016高考语文三轮专题复习教案: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 类型一 修辞手法 知识储备

诗歌鉴赏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分两个层面,一是辨认修辞手法并具体解说,二是说明其表达效果。

1. 比喻比喻的主要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 2. 比拟比拟包含拟人和拟物两种。

(1)拟人。拟人就是把不具备人的动作和感情的事物人格化。拟人化的写法可以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具体,既能写出某事物的某个特点,又有了拟人化之后所特有的具象效果。 (2)拟物。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叫作拟物。 3. 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做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能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 4. 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现的事物,或借事物的局部或特征来代替所要表现的事物。借代的运用可使语言简练、形象、含蓄。 5. 双关

双关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的一种修辞手法。运用双关修辞的句子,往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 练习

山雪银屏晓,溪梅玉镜春。

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答题步骤】

1. 审清题干要求,确定答题步骤。 2.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步骤1)

3. 结合诗句说明修辞手法是怎样运用的。(步骤2)

4. 指出该修辞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步骤3) 例 1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送春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词的上片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对点训练】 7.[2013·安徽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秋斋独宿 [唐] 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风霜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秋斋独宿》

[金] 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 韦苏州: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

8.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逢入京使 岑 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双袖龙钟泪不干”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类型二 表现手法 知识储备

从广义上来讲,表现手法是指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表情达意的方式。常考的表现手法有:衬托、对比、象征、渲染、烘托等。

1. 衬托是用环境、气氛或其他条件做陪衬,烘托出主体事物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对比

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 3. 象征

象征是古典诗歌中惯用的表现手法之一,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物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 4. 渲染

即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以突出形象,营造意境,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增强艺术感染力。 5. 烘托

与渲染不同,烘托多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要突出的事物更加鲜明。 6. 比兴其作用是使语言含蓄、蕴藉,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7. 虚实结合

“虚”它包括梦幻之境、已逝之境、未来之境;“实”是指客观世界中的实象、实事、实境。 练习: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答题步骤】

1. 审清题干要求,确定答题步骤。 2. 指出手法。(步骤1)

3. 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怎样运用的这种手法。(步骤2)

4. 用这个手法有什么好处、作用,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步骤3) ? 类型三 表达方式 知识储备

诗词中主要运用抒情、描写、记叙、议论四种表达方式,其中抒情、描写是考查的重点。 (一)抒情手法

在作品中抒发主观感受,表露自我感情。可以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1. 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对点训练】

17.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少年行(其三)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本诗后两句采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请简要分析。

2. 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是借助具体的人、事、物、景来抒情的方法,具体可分为: (1)托物言志。

【对点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目。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注] 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g):悲伤。

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2)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抒发感情,这种抒情方式叫作借景或借物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①乐景写乐情。②哀景写哀情。③以乐景写哀情。

【对点训练】19.[ 2013·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宋] 张 炎

①②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近,卖③④

饧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也皱眉。

[注] 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 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

渔家傲朱 服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寄语东城沽酒市。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词上片是如何表现作者的情感的。

(3)借古讽今。即借古代的人和事来影射现实,表面回忆历史,叙述古代的人和事,实则抒发自己对人或事物的认识。

【对点训练】 2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②③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 ①西塞山:三国时吴国的西部要塞。在今湖北大冶东面的长江边。②太康元年(280)晋武帝命王濬率领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③东吴的末代皇帝孙皓,凭借长江天险,并在江中暗置铁锥,再加以千寻铁链横锁江江面,自以为是万全之计。谁知王濬用大筏数十,冲走铁锥,以火炬烧毁铁链,结果顺流鼓棹,径造三山,直取金陵。 诗人看似怀古,却另有其意。其弦外之音是什么?请做具体分析。

(4)用典抒情。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对点训练】22.[2014·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唐] 李 端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三峡吟[南宋] 徐 照

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注] 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

(二)描写方式

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环境等的形态、特征做具体生动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如临其境。根据描写角度的不同可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根据描写所用笔墨的多少可分为白描(简笔)和细描(工笔)。 1.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对点训练】23.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酒泉子潘 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这首词是怎样描写钱塘江涨潮的壮丽景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