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cuax沈阳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Vacuax沈阳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798add96f1aff00bed51e89

参考文献: 1. 华泽田.辽宁杂交水稻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辽宁农业科学,1995.(2). 2. 袁隆平. 杂交水稻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2. 3. 杨振玉. 北方杂交稻育种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 4. 华泽田等. 辽宁杂交粳稻育种有关问题探讨. 杂交水稻. 2001,16(2):1~4. 5. 杨守仁. 杨守仁文选[M] 沈阳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6. 周开达等.杂交水稻亚种间重穗型组合选育--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理论与实践.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5.13(4):403~407 7. 李春寿、叶胜海、陈炎忠等.高产粳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分析.浙江农业学报,17(4):177-181 8. 杨建昌、朱庆森、王志琴等.亚种间杂交稻光合特性及物质积累与运输的研究 作物学报 ,1997,23(2):82~87. 9. 蒋才忠、平迟正、石原邦.日本作物学会纪事,1988,57:132~138. 10. 江立康,王维金,徐竹生等.粳型水稻品种物质生产与演变规律的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1995,14(6):549~554 11. 徐正进、陈温福、张龙步等.水稻穗颈维管束性状的类型间差异及其遗传的研究.作物学报 ,1996,22(2):167~172. 12. 徐正进、陈温福、曹洪汪等.水稻穗颈维管束与穗部性状关系的研究.作物学报 1997,21(3): 102~105. 13. 张洪松,岩田忠寿.粳型杂交稻于常规稻的物质生产及营养特性的比较.西南农业学报, 1995, 8(4):11~16. 14. 陈温福,徐正进,张龙步. 水稻超高产育种生理基础,沈阳:辽宁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69~94. 15 朱庆森,张祖建,杨建昌,等.亚种间杂交稻产量源库特征.中国农业科学,1997,30 (3): 53~59. 16. 凌启鸿, 郭益先,费槐林,等.1999. 水稻栽培理论与技术兼及作物栽培科学的发展述评[J].中国稻米,(1,2):3—8. 17. 石春海,朱军,1993. 籼稻稻米外观品质的细胞质、母体和胚乳遗传效应分析. 生物学学报,第11卷,第1期. 18. 李欣.奠惠栋,王安民,等.粳型杂种稻米品质性状的遗传表达.中国水稻科学,1999.13(4):197~204. 19. 陈建国.籼粳杂空稻米外观品质性特的遗传及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1998 19~21. 20. 莫惠栋 我同稻米品质的改良 中国农业科学 1993,26(6)8~11. 21. 徐正进,黄瑞冬,李洪建 水稻群体整齐度品种间差异与相关的研究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 37(2) ;137~140. 22. 刘建丰,唐文帮,肖应辉,等.两系杂交晚稻整齐度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关系研究.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7(1):1~3. 23. 黎建文,严钦泉. 杂交早稻整齐度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湖南农业科学,2005,(1):14~17. 24. 杨建昌、曹树青、租虎渠等.亚种间杂交稻光合特性及物质积累与运输的研究.作物学报,1997,23(1):82-88.

二、研究方案

1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研究目标: A探讨当前生产上主推的杂交粳稻品种的产量性状表现,明确其表现杂种优势的原因。 B 明确叶形及其在相同时期与光和能力的关系。 C 明确当前生产上主推的杂交粳稻品种在不同粒位外观品质上的表现。 D探讨当前生产上主推的杂交粳稻品种杂种优势衰退的程度及原因。 (2)研究内容 A 通过考种,测定对照,亲本及其杂交稻的每穴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 表现,明确这几组试材表现杂种优势的具体原因。 B 比较不同穗型杂交稻品种在产量和品质性状方面的杂种优势差异。 C 测定杂交稻亲本及其F1,F2的株高、穗长、茎秆重、穗重等农艺性状整齐度,明确其衰退的 程度和原因。 D 测定杂交稻F1植株上所结F2籽粒的外观品质和稻米品质,确定其分离情况。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A 当前生产上主推杂交稻品种表现杂种优势及其衰退的具体原因? B 杂交粳稻F1植株所结F2籽粒外观品质和稻米品质表现如何以及杂交粳稻不同粒位籽粒品质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如何? 2.针对研究内容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2.1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以辽宁省农科院目前主推杂交粳稻品种为试材,调查各组合形态,生理,品质性状,进行对比 分析。以变异系数为指标对杂交粳稻群体整齐性进行分析。 2.2技术路线 辽宁省当前主推杂交粳稻组合 产量性状的测定 品质性状的测定 农艺性状整齐性测定 形态性状的测定 明确当前辽宁省主推杂交粳稻明确其品质性状遗传分析当前辽宁省主推杂交 2.3品种的杂种优势及其原因 分离程度 粳稻品种杂种优势的衰退实验方案 2.3实验方案 ①在种植单苗的第四次重复的每个小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连续的40穴水稻分 形态指标的测定: 别用米尺,游标卡尺测定主茎的株高,剑叶、倒二叶、倒三叶的长,宽。 生理指标的测定:光合速率测定,在齐穗期,选天气晴朗的上午9:00—11:00之间,用美② 国公司生产的Li—6400系列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测定水稻剑叶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 量测定,每小区随机取代表性样品30穴,采用日本产SPAD-502型活体叶绿素仪测定剑叶的叶 绿素含量,用SPAD值表示。干物质生产测定,在齐穗期后的第十天,在每小区取与小区平均 分蘖数相同的5穴水稻。分别测定其分蘖数,有效分蘖数,茎叶穗分离,放入105℃的烘箱 中杀青30分钟,然后在80℃下烘干至恒温,烘干后,样品在烘箱中冷却至室温,用精密天 平称叶干重,茎秆干重,穗重,并计算干物质积累量。 ③ 收获后考种,测定产量构成性状。收获后,在前三次重复每小区取连续10穴。然后对各个品 种进行室内考种,包括单株产量,每穴穗数,每穴穗重,每穴茎秆重,穗长,一次枝梗数, 二次枝梗数,一次枝梗粒数,二次枝梗粒数,实粒数,秕粒数,千粒重等性状。用于测定穴 内整齐度的取样:在第四次重复的每个小区取连续40穴,测定每单株的株高、穗长、茎秆重、 穗重。 ④ 测定外观品质性状:以双亲品质性状差异较大的杂交粳稻组合T优418及其亲本,辽优5218 及其亲本和对照辽粳9为试材,于收获3个月后,取典型代表株的主茎穗3个(3次重复), 按粒位进行编号,并记录单穗图位上每个籽粒的位置。用游标卡尺(最小刻度为0.02mm)测 定每个糙米粒的长、宽、并计算长/宽;用分析天平(最小刻度为0.0001g)称量每个糙米粒 的重量;再利用垩白观测仪观测每个糙米的垩白程度。

⑤ 测定不同粒位的稻米品质:于抽穗期, 在第四次重复选同日抽穗、穗型一致的稻穗40 个, 并挂牌标记, 部分穗观察、记录各粒开花日期。成熟期在各小区中摘取标记穗10 个, 按穗上枝梗部位及粒位分类取样。杂交水稻稻穗一般有11~ 12 个一次枝梗, 穗顶端的4 个一次枝梗作为穗上部, 穗中部的3~ 4 个一次枝梗作为穗中部, 穗基部的4 个一次枝梗作为穗下部。将一次枝梗上的第1~ 6 粒分成6 个粒位, 将二次枝梗上第1~ 5 粒分成5 个粒位。将同部位、同粒位的籽粒合并, 作为一个样本。主要品质性状整精米率、垩白度和胶稠度的测定按照国家标准GB∕T17891-1999《优质稻谷》执行。垩白度为垩白粒率与垩白大小的乘积。 2.4可行性分析 本试验所用材料由辽宁农科院提供,所需用试验场地为沈阳农业大学水田试验基地,室内测定指标,取样和考种时所需仪器设备以及分析数据所用到的软件本实验室均具备,而且实验步骤操作简单易行。 3.本课题的特点与创新之处 本课题中选用的材料均来源于辽宁省农科院目前生产上主推杂交粳稻品种和待推 已有前人对杂交籼稻不同粒位品质与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而对杂交粳稻还尚未见 本实验对杂交粳稻不同粒位品质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相关性分析。这 相关报道, 是选题上的创新。

品种,这是选材上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