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某地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secret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辽宁省某地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secret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7c3633f58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9c

如上所述,从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未来所面临的矛盾与挑战,提出与落实土地整理项目,是落实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决策的重要举措。

2.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2.3.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3.《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8.《xx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

2.3.2相关政策

1.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整理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8]166号;

2.《关于切实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39号; 3.《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使用管理办法》; 4.《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

2.3.3相关规划

1.《某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年); 2.《某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1996-2010年); 3.《某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年); 4.《某地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1996-2010年);

2.3.3技术标准

1.《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TD/T1011—2000) 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 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 4、《xx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 5.《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

6.《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

7.《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水工程》(GB/T16453.4-1996) 8.《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1999); 9.《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73—1995)。

2.3.4相关基础资料

1.《某区土地资源调查报告》(2005年); 2.《某区农用地分等定级报告》(2005);

3.《某区社会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4.《某区统计年鉴》(2004~2006年); 5.《某区农业发展规划》;

6.《某区水利综合规划》(1996-2001年); 7.《东营县土壤》(1982年);

8.项目区1:10000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图(2005年10月); 9.项目区1:10000地形图。

3项目区概况

3.1自然条件

3.1.1地形地貌

项目区位于某区某地的西北部,为历史上黄泛区的淤积平原,区内地势平坦。高程在30.5-45.5米之间,总体上西北高东南低,向东南倾斜。

3.1.2气候

项目区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热同季,雨量适中;根据1951~2000年降雨资料分析计算,项目区多年平均降雨量857mm;本区光热资源较丰富。实际日照时数为2500h左右,日平均气温≥0℃的太阳辐射达123-127千卡/cm。多年平均温度14.3℃,无霜期210天左右,全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为312d,积温5283℃。全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为217天,积温4690℃。光热资源适宜多种农作物和林木生长。

2

3.1.3土壤

由于项目区历史上受黄(河)泛的影响,土壤种类以砂姜黑土,黄潮土为主,占总土地土壤分布面积的90%以上,土壤种类的质量为某区分布中最好的区域之一。土层深厚,质地为重壤,耕层含有机质14.2g/kg,全氮0.80g/kg、速效磷11.2mg/kg、速效钾175mg/kg,pH7~8。

3.1.4水文地质

通过实地调查,项目区地下含水层为全新统潜水层,属古河床边缘中等富水区。含水岩性以粉砂为主,杂以少量细砂或部分亚砂土。含水层2~4层,总厚度12~25m。水质良好,水质为HCO3-Ca型,矿化度0.5~1.0g/L,适宜农田灌溉。单井出水量为20~40m3/h。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源于降雨入渗(降雨入渗补给系数a=0.25~0.27)及地表水体(河、沟)、灌溉回归水补给量。地下水储量除消耗于潜水蒸发和农田灌溉外,其余仍储存在地下。

3.1.5工程地质

经调查得知,该地区的地基承载力为1.8×105pa,一般天然地基,可建设各类水工构筑物。据国家地震局、建设部1992年发布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使用规定》的通知,某区地震基本烈度属Ⅵ度区。

3.1.6天然建筑材料

项目区工程建设所需要的石料,黄砂可就近购买,能够满足项目区建设需求。

3.2自然资源条件

3.2.1光热资源

项目区光热资源比较丰富,实际日照时数年平均为2500h左右,日平均气温≥0℃期间内的太阳辐射达123—127千卡/cm3。可满足小麦光能需要生产潜力,亩产可达到840kg左右。

项目区年平均气温14.3℃,多年平均无霜期210天,全年≥0℃活动积温为5283℃左右、持续日数312天,全年≥10℃活动积温为4690℃左右,持续日数217天。本区热量资源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二熟

3.2.2水资源

项目区水资源由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两部分组成。地表水资源除项目区内可

利用的水资源外,还有项目区北部的镇东水库和长三套书库以及项目区西部的五柳水库为项目区提供水源。 a)地表水资源

项目区多年平均降雨量857mm。地表径流深为280mm,按项目区内包括村庄占地总面积近20km2计算,地表水可利用总量为560万m3,按某区一般干旱年降雨频率为75%时降雨量为705mm,径流深为308mm,项目区地表水总量为412万m3。

项目区内原有五条较大沟渠,分别为夹栏沟、水泉沟、段沟、呵泉沟和新呵泉沟另规划新建的夹镇沟。根据治理后各条沟道的断面尺寸计算,在一般干旱年所能拦蓄的水量为150.46万m。各沟拦蓄水量详见表3.2-1。

项目区整理后沟渠可拦蓄水量统计表

表3.2-1 单位:m,万m3 断面结构 名称 夹栏沟 水泉沟 呵泉沟 新呵泉沟 段沟 夹镇沟 合计 平均口宽 26 20 15 12 15 3.5 平均底宽 22 12 6 4 6 3.5 长度 1700 3400 3460 5280 3600 4800 平均蓄水深度 3 3 3 3 3 2 可拦蓄水量 24.48 32.64 21.80 25.34 22.68 23.52 150.46 备注 3

项目区沟渠拦蓄次数为2.0 项目区原有坑塘面积为12.5512公顷,养殖水面2.7955公顷,规划后塘坝面积不变,塘深5m,平均蓄水深度为4m。塘坝蓄水次数为2.0,则塘坝可拦蓄水量为122.77万m3。

通过以上分析计算,在灌溉保证率为75%的年份,靠项目区内的坑塘、沟渠拦蓄水量为273.23万m3。项目区地表水总量为412万m3,故项目区可供利用地表水量为273.23万m3。

紧靠项目区西部和北部供有3个水库,水库情况见表3.2-2

项目区附近水库情况一览表

表3.2-2 单位:m,万m3,km2 名称 头正水库 五柳水库 长山套水库 集水面积 总库容 兴利库容 死库容 兴利水位 死水位 放水涵尺寸 4.2 5.5 3.8 156 321 183 74.86 260 120 7.14 4.5 2.5 43.0 47.4 70.0 40.0 40.0 66.0 0.7×0.6 0.8×0.6 0.8×0.6 涵底高程 40.0 40.0,41.0 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