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泉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7f43b1ea300a6c30c229f9b

技术、人才引进与合作扩展。

3、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强化中心城市对县域经济的带动力

一要积极创造条件和时机,适时推进行政区划调整,通过撤县、市设区,分步到位地将周边区域纳入中心城市范围,以解决行政区划对推进大泉州发展战略的擎肘问题。二要根据收放有度的原则,理顺市、区级两级间的行政管理体制。具体而言,对投资项目报批等涉及微观市场主体的经济管理服务权限,做到能放则放。而对于城市规划、产业布局、功能定位、土地使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涉及中心城市发展大局的经济管理权限,则必须依法依规予以集中。三要以重点基础设施、公用设施项目为纽带,增强泉州中心城市内聚力。为增强中心城市对所属经济区产业、人口的吸纳、集聚能力,进而发挥对县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必须以重大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拉开中心城市建设框架。目前,泉州沿海大通道建设已全面推开,计划将于2004年底基本建成,届时沿海各县、市将连结为有机整体;下一步要突出以市际交通和市区交通为重点,用快速干道和高速交通网络把市、县、区连成一片,构筑大泉州中心城市现代交通网。为更好地构筑起大泉州中心城市经济发展共同体,还必须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为突破口,集中财力加强对包括港口、能源、自来水、信息网络及污水、垃圾无害处理等公用设施的统筹规划建设,以避免重复建设,提高使用效率。四要推进产业和人口聚集。推进中心城市产业与人口聚集是扩充中心城市规模实力、增强对县域经济辐射带动能力的必然要求。推进产业聚集,必须从发挥中心城市产业集聚规模效应出发,根据比较优势原则确定中心城市各区的功能定位,确定重点发展的行业和产业。中心城区要推进实施?退二进三?、?腾笼换鸟?战略,在提升传统服务业的同时,特别注重拓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

13

大力发展以金融、信息、商贸、通信、旅游、保险、咨询等为重点的第三产业,造就社会化、专业化的城市生产服务系统和生活服务系统。规划兴建城市中央商务区(CBD),采取优惠措施,吸引大泉州范围内各优势企业在中心城区设立总部。与此同时,立足现有产业特色和产业布局,有效整合现有各类工业园区、开发园区,新建一批成规模、上档次的新型产业园区,提升产业集群化发展水平。推进人口聚集,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结合招商引资吸纳投资性移民人口,结合镇改街、村改居转变郊区农村人口,结合商品房开发吸纳较富裕的消费人口,结合产业升级、大项目开发吸纳高级适用人才,结合发展服务业吸引旅游人口。

4、强化小城镇建设力度,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承载力

小城镇是发展县域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支撑点,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区域。一要合理调整县域城镇空间布局,增强中心城镇的竞争力。按照县域城镇体系总体规划的要求,将改善产业结构与城镇布局同加强中心城镇功能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整合、扩展现有产业园区,优化布局,促进重点工业园区向县域主要中心城镇集聚,增强中心城镇的产业支撑能力,强化中心城镇的集聚与辐射功能。二要树立经营城镇理念,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产业支撑、突出特色、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重点支持县城和中心镇的建设和发展,实现城镇体系合理化。运用市场机制的新手段,培育多元化的投资新主体,鼓励民间资金和外资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公用事业的经营与运作,增强城镇的聚集和辐射效应,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者集中,推进城乡一体化。

5、做大做强民营经济,提升县域经济主体竞争力

14

民营经济发达是泉州的优势,也是泉州的希望所在,做大做强民营经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增强泉州经济发展后劲的迫切要求。一要继续按照《公司法》要求,以明晰产权为突破口,加快体制创新步伐,进一步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造,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彻底解决中小企业在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产权、资金、机制等深层次问题。二要加快企业管理创新,积极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构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在认真推行质量体系认证工作的基础上,以企业信息化建设为契机,建立起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并与国际惯例相一致的科学管理机制。三要强化技术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采用先进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产业,革新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促进产品上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四要努力营造民营经济发展好环境,拓宽民营经济投资领域。要打破垄断,放宽市场准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向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经营性社会事业项目投资,可先在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以及非义务教育、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领域进行试点。

6、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党的?十六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目前泉州市县域经济与社会管理权限已远远不能满足经济蓬勃发展的需要,因此,应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步伐。一要扩大县域经济管理权限。按照责权统一、运转协调的原则及时下放权限,赋予县(市)和企业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决策权。第一,省里除对国债项目、省级预算内项目、统借统还的国外贷款项目以及跨地区、跨领域、战略性资源开发、关系公共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继续实行审查批准制外,其它项目不再进行审批。第二、扩大利用外资审批权限。凡属于《外

15

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的鼓励类,不需要国家或地方政府综合平衡或配套的,不涉及配额、许可证的,投资额在3000万美元以下的外商投资项目,由县(市)自行审批,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第三,赋予县(市)在教育、文化、污水和垃圾处理等项目收费标准的审批权限。二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继续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精简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继续加大县乡机构改革力度,撤并部分乡镇和镇级机构,改变县乡,特别是乡镇一级机构雍肿,人浮于事的现状;科学合理界定行政审批的标准和范围,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积极推行政务公开,设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改进审批手段和方式,不断创新行政审批方式;三要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律师、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咨询机构等中介组织。及时承担部分转移出来的政府职能,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7、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激活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动力

重点抓好以下两方面:一要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并向彻底的分税制过渡。以促进县域经济迅速发展为出发点,首先从财务分配上进一步向县(市)倾斜,逐步扩大省与县(市)的共享税种下放到县(市)的范围;其次,调整与改造现行的税收返还机制,适当扩大地方财权,保持现行税收返还规模不变,将其改造为省对县(市)的定额平衡补助,在此基础上,再根据财政状况增加一定的资金用于弥补地方在分税制财政体制下的财政收支差额;再次,建立激励机制。对在“十五”期间县域经济发展较快、达到或超过县域经济发展指导规划目标和省定标准的,要从省收入的增量中拿出一部分资金给予奖励。二要加大对县(市)重点建设项目财政扶持力度。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使财力分配适当向县(市)倾斜:①将中央和省财政安排的资金挤出一部分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重大技改项目;②提高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