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 第2节【第二课时】 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2014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 第2节【第二课时】 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2014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7f943d5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85

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第2节 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第二课时】 解决问题

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

2.通过数一数、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能正确解决类似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3.使学生在掌握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的同时,切身体会到解决问题无处不在。 二、教学重点

能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 三、教学难点

能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主题图。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11至20各数的认识,你会用我们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 出示主题图: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小朋友们去秋游,他们来到了动物园。

2. 理解题意。

(1)仔细观察,这幅图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2)全班交流。 生1:小丽说:“我排第10。”小宇说:“我排第15。” 生2:问题是:“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 师:谁还能完整地说一遍? (3)思考: ①小丽说:“我排第10。”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从前面数,小丽排在第10个,算上她有10个人。 ②小宇说:“我排第15。”谁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③你能说说“小丽和小宇之间是什么意思”吗? 生:“之间”是不包括小丽,也不包括小宇。

(4)小结:刚才我们看这幅图,我们知道了小丽排在第10个,小宇排在第

15。问题是: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

3.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2)小组交流。

(3)全班讨论:应该怎样解决“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这个问题呢?你是怎么想的?

①数数。

师:从几开始数呀?数到几呢?为什么呢? ②画图。 A、生1:(画法复杂,把15个都画出来了。)

师:他是用小人表示出来的,画的真不错。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看着他画的,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太麻烦了,不用都画出来) B、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2:我也是用画图的方法。

¤○○○○¤

10 15 他们之间有4人。

师:嘿,画法还不一样呢。你给我们讲讲,你为什么这么画呀? C、用两张纸条对比:你有什么想说的?

师:他是用小圆圈来表示小人的,瞧,多简洁呀! ③列式。15-10-1=4

小结:15是包括小宇的15个人,减10,就是把包括小丽在内的10个人去掉,大家看,还剩下的人里还有小宇,所以,要再减去1人。因此,如果用计算的方法,就要用15-10-1=4。

4.检验:我们解答得正确吗?你打算怎么办呢? 生1:刚才数的,现在再数一遍 生2:刚才是画的,现在再数一遍 生3:刚才是算的,现在再数一遍 5.变化题目

师:刚才这个问题同学们解决得特别好。注意看,现在要变了。 课件演示:又来了4小孩。 (小丽的话去掉)出小明说:“我排第19。” 现在变成什么了?(审题:学生找已知条件和问题) 这回求小宇和小明之间有几人呢?(同桌两人讨论讨论) 汇报:你怎么想的?

他做得对不对呢?咱们帮他检查检查。 6.小结:

(1)刚才同学们用了这么多方法解决了问题,听了大家的发言,给你什么启发呀?

(2)回顾:我们在解决问题时,首先要做什么呢?接着我们又是怎么做的?我们还要看看解答正确吗?

7. 做一做。

(1)审题:从图上,你都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思考: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3)谁帮他检查一下。

(4)小结:看来,大家都学会了数一数和画图的方法了。那,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吗?

生:数数或者画图时,“之间”不包括两头的人。 (三)拓展延伸

1.数一头的情况。

(1)出示题目,并审题。 (2)学生独立尝试解答。 (3)全班交流解答过程。 2. 两头都数的情况。

(1)出示题目,并审题。 (2)学生独立尝试解答。 (3)全班交流解答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