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新人教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80977bd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14

有一股灵动之气。

第二步:找找本文有哪些修辞手法,看看它们对本文的语言由那些帮助? 点拨:修辞手法——排比、设问、反问等。 (指导学生在文中找出具体句子。)

好处:文中的排比俯拾皆是,这造成了文章流畅气势,设问、反问等不再与上题重复。 第三步:品味精彩语段,体会本文“语言平易,亲切,如拉家常”的特点。

①“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家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感见,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

(这段话把一个人未尽责任的痛苦心情刻画得如此生动,其实是在阐述“人生最苦的事是未尽责”这一道理,这样亲切的语言,就像一个长者在与读者促膝谈心,娓娓道来,没有一点盛气凌人的说教口吻。)

②“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是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这段话用古语、俗语形容尽责后的快乐心情,浅显易懂,趣味横生,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③引导学生阅读开头的5个设问句,体会它们的作用。

(这五个设问句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把苦乐与责任的关系阐述得有条不紊,另人信服。同时,虽然本文谈的是严肃的话题,但由于设问句的运用,使得文章的语言凝重却不呆滞,有一股灵动之气。)

(除以上的举例外,还可让学生自己找精彩的语句加以分析。如“曾子还说哩”叙述语气,带上了语气助词“哩”。使原本凝重的语气变得轻灵。)

小结

在人生的旅途上,尽管人人盼望快乐,无人喜欢忧伤,但“痛苦与快乐”本是一对孪生姐妹,永远伴随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们学习知识也是如此,为了那眼花缭乱的“数字迷宫”,而呕心沥血;为了那令人心痛的作文而费劲心思。这些表面上看来确实辛苦,然而在辛苦的另一端,迎接我们的将是一串欢乐的音符。相信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对责任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切实感受到了自身的责任,当责任向我们走来时,我们应该勇于尽责,就让我们在尽责任的同时感受人生的最乐吧!

板书设计 最 苦 与 最 乐

梁启超 最苦 最乐

5 / 6

贫?失意?老、死? 知足、安分、达观(不苦) 现象 欠钱没还 如释重负

负 恩惠未报 尽 心安理得 责 得罪人没赔礼 责 吃苦——真乐 任 该做没做 任 (苦乐循环) 本质:勇于责任,不逃避责任,能享受真乐!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