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GPON设备技术要求 V0.2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中国电信GPON设备技术要求 V0.2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81b0648cf84b9d528ea7a02

7.2.2 ONU的用户侧接口要求

各种类型的ONU的用户侧接口种类和数量见5.2.1。 8 以太网功能要求

8.1 以太网基本功能 8.1.1 MAC交换功能

8.1.1.1 OLT的MAC地址交换功能

OLT应支持根据MAC地址进行交换,应支持MAC地址的动态学习,MAC地址学习能力不小于1000个/秒。

OLT每个PON接口的MAC地址缓存能力应不低于2K,汇聚交换部分的MAC地址缓存能力不低于16K。

OLT的MAC地址老化时间应可配置。

8.1.1.2 SFU/HGU/SBU型ONU的MAC地址交换功能

对于具有多于一个以太网接口的SFU/HGU/SBU型ONU应支持根据MAC地址进行交换,应支持MAC地址的动态学习,单播MAC地址缓存能力应不低于32个。

8.1.1.3 MTU/MDU型ONU的MAC地址交换功能

MDU/MTU型ONU的单播MAC地址缓存能力应不低于32×端口数(含以太网接口、ADSL2+接口或者VDSL2接口)。

ONU的MAC地址老化时间应可配置。

8.1.2 二层交换能力

8.1.2.1 OLT的二层交换能力

OLT应支持以太网业务二层交换功能,二层交换能力应确保上下行业务的线速转发。

8.1.2.2 ONU的二层交换能力

对于具有多于1个以太网接口的ONU应支持以太网业务二层交换功能,二层交换能力应确保上下行业务的线速转发。

8.1.3 帧过滤功能

8.1.3.1 OLT的帧过滤功能

OLT应支持基于源和目的MAC地址的以太网数据帧过滤。

8.1.3.2 ONU的帧过滤功能

HGU、MDU和MTU型ONU应支持基于物理端口、源和目的MAC地址、物理端口且源和目的MAC地址的以太网数据帧过滤,并且支持基于每个物理端口和MAC地址的以太网数据帧过滤功能的开启/关闭。

SFU型和SBU型ONU可选支持上述帧过滤功能。

8.1.4 二层隔离功能

8.1.4.1 OLT的二层隔离功能

OLT应实现对各ONU之间的二层隔离。

8.1.4.2 ONU的二层隔离功能

MDU和MTU型ONU应支持对各以太网端口之间的二层隔离。

8.1.5 生成树功能

8.1.5.1 OLT的生成树功能

当OLT的网络侧具有多个GE或10/100Base-T接口时,应支持符合IEEE 802.1D要求的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可选支持多生成树协议(MSTP)。

8.1.5.2 ONU的生成树功能

MDU和MTU型ONU的用户侧的10/100Base-T、GE接口应支持符合IEEE 802.1D要求的生成树协议(STP)或者快速生成树(RSTP)。

8.1.6 流量控制功能

8.1.6.1 OLT的流量控制功能

OLT的网络侧接口应支持全双工方式下的IEEE 802.3x流量控制协议,其相关功能应可配置。

8.1.6.2 ONU的流量控制功能

ONU的用户侧以太网接口应支持全双工方式下的IEEE 802.3x流量控制协议,其相关功能应可配置。

8.1.7 网络侧本地汇聚功能

当OLT存在多个PON接口时,应支持对所有业务板的以太网业务二层汇聚功能。

8.1.8 链路聚集功能

当OLT的网络侧具有多个上联接口时,应支持上联端口的链路聚集功能(IEEE 802.3ad规定),如果OLT有多个上联板时,还应支持上联板间的端口链路聚集功能。

8.2 VLAN功能

8.2.1 OLT的VLAN功能

OLT应支持IEEE 802.1Q协议。应支持按照ONU的GEM Port划分VLAN。OLT应支持VLAN标记/去标记,VLAN透传,VLAN转换,VLAN优先级标记,VLAN过滤等功能。

OLT应支持VLAN tagging filter data、VLAN tagging operation configuration data和Extended VLAN tagging operation configuration data三个受管实体来进行VLAN功能的管理。

OLT应同时支持4K的VLAN数,VLAN ID的范围是1?4094。

OLT应支持足够VLAN Translation条目(建议在PON接口板(即由PON MAC芯片实现)上和主交换板上均支持VLAN Translation功能。主交换板支持的VLAN Translation条目数应为4094个,PON接口板上的每个PON接口应支持至少[8×支持的最大ONU数量]的VLAN Translation条目数,即至少512)。

OLT的网络侧接口应支持VLAN Trunk功能。 建议OLT支持VLAN Aggregation功能,即OLT支持将ONU送上来的N个VLAN转换成一个VLAN送到上游设备,且OLT能根据MAC地址或IP地址进行反向操作。

8.2.2 ONU的VLAN功能

ONU应支持IEEE 802.1Q协议。ONU应支持针对用户物理端口划分VLAN,应支持access,Trunk、Hybrid、VLAN 透传、VLAN转换、VLAN优先级标记、VLAN过滤等功能。

ONU应支持VLAN tagging filter data、VLAN tagging operation configuration data和Extended VLAN tagging operation configuration data三个受管实体来进行VLAN功能的管理。

Access、Trunk、Hybrid模式下ONU的行为应符合IEEE802.1Q的规定;VLAN透传、VLAN标记和VLAN转换模式下ONU的行为应符合《中国电信EPON设备技术要求V2.0》的规定。每种模式具体采用哪个ME实现待定。

8.2.2.1 VLAN模式定义

对于以太网端口的各种VLAN模式的具体行为规则,规定如下: (1) Access模式:在该模式下,ONU对接收到的上行以太网帧的处理方式是为其打上PVID;对于下行以

太网帧,ONU剥除其VLAN Tag。其详细处理方式见表6。

表6 Access模式下ONU的处理方式 方向 以太网包是处理方式 否有Tag 上行 有VLAN tag VLAN Tag与PVID相等时转发,否则丢弃。 无VLAN tag 打上默认的PVID(主要参数是VID),转发。 下行 有VLAN tag 按照VID转发到相应的UNI端口,并剥除tag;如果下行的tagged报文的VLAN ID不等于所配置的VID,则丢弃该报文。 无VLAN tag 丢弃 (2) Trunk模式:在该模式下,ONU对接收到的上行以太网帧的处理方式是如果没有VLAN,则为其打上

PVID;如果有VLAN Tag,则判断该端口是否允许该 VLAN的数据进入,可以则转发,否则丢弃。ONU对接收到的下行以太网帧的处理方式是比较端口PVID和下行以太网帧的VLAN,如果相等则剥离VLAN Tag再发送;不相等则不做处理,直接发送。其详细处理方式见表7。

表7 Trunk模式下ONU的处理方式 方向 以太网包是处理方式 否有Tag 上行 有VLAN tag 对以太网包不作任何改变(保留原VLAN TAG),转发 无VLAN tag 打上默认的PVID(主要参数是VID),转发。 下行 有VLAN tag 按照VID转发到相应的UNI端口,并剥除tag;如果下行的tagged报文的VLAN ID不等于所配置的VID,则不做处理,直接发送。 无VLAN tag 丢弃 (3) Hybrid模式:在该模式下,ONU对接收到的上行以太网帧的处理方式是如果没有VLAN,则为其打上

PVID;如果有VLAN Tag,则判断该端口是否允许该 VLAN的数据进入,可以则转发,否则丢弃。ONU对接收到的下行以太网帧的处理方式是判断该VLAN在本端口的属性,如果是untag属性则剥离VLAN信息,再发送;如果是tag属性则直接发送。其详细处理方式见表8。

表8 Hybrid模式下ONU的处理方式 方向 以太网包是处理方式 否有Tag 上行 有VLAN tag 对以太网包不作任何改变(保留原VLAN TAG),转发 无VLAN tag 打上默认的PVID(主要参数是VID),转发。 下行 有VLAN tag 判断该VLAN在本端口的属性,如果是untag属性则剥离VLAN信息,再发送;如果是tag属性则直接发送。 无VLAN tag 丢弃 (4) VLAN透传模式:在该模式下,ONU对接收到上行的以太网帧的处理方式是对以太网帧不作任何处

理(无论以太网帧是否带VLAN TAG)透明的向OLT转发;对于下行的以太网帧也是透明转发的方式。其详细处理方式见表9。

表9 透传模式下ONU的处理方式 方向 以太网包是处理方式 否有Tag 上行 有VLAN tag 对以太网包不作任何改变(保留原VLAN TAG),转发 无VLAN tag 对以太网包不作任何改变,转发 下行 有VLAN tag 对以太网包不作任何改变(保留原VLAN TAG),转发 无VLAN tag 对以太网包不作任何改变,转发

(5) VLAN标记模式:在该模式下,ONU对接收到的上行以太网帧的处理方式是为其加上一个网络层

VLAN tag;对于下行以太网帧,ONU剥除其VLAN Tag。其详细处理方式见表10。

表10 TAG模式下ONU的处理方式 方向 以太网包是处理方式 否有Tag 上行 有VLAN tag 丢弃 无VLAN tag 打上新的VLAN Tag(主要参数是VID),转发。 下行 有VLAN tag 按照VID转发到相应的UNI端口,并剥除tag;如果下行的tagged报文的VLAN ID不等于所配置的VID,则丢弃该报文。 无VLAN tag 丢弃

(6) VLAN Translation模式:在该模式下,ONU将上行以太网帧中用户自行打上的VLAN TAG(其VID

可能不是其独用的,可能在同一个系统内有其他用户使用相同的VID)转换为唯一的网络侧VLAN Tag;并在下行方向执行相反的操作。当ONU支持VLAN Translation时,其VLAN Translation功能应支持EtherType值为0x8100,可选支持其他EtherType值。VLAN Translation模式下ONU对数据报文的处理方式如表11所示。

表11 VLAN Translation模式下ONU的处理方式 方向 以太网包是否有Tag 处理方式 上行 有VLAN tag 如果其原有TAG的VID在对应端口的VLAN Translation列表中有对应的entry(等于其输入VID),则按照该表项将VID转换为对应的VID(输出VID),并转发;如果其VID在对应端口的VLAN Translation列表中没有对应的entry,则丢弃。 无VLAN tag 将untagged报打上缺省VLAN,并转发。 下行 有VLAN tag 如果其原有Tag的VID在对应端口的VLAN Translation列表中有对应的entry(等于其输出VID),则按照该表项将VID转换为对应的VID(输入VID),并转发;如果其原有Tag的VID为缺省VID,则剥除Tag并转发;如果其VID在对应端口的VLAN Translation列表中没有对应的entry,则丢弃; 当前仅要求ONU进行VID的转换,其他字段(如TPID、CFI和Pri)的转换暂不要求。在下行方向转化过程中,ONU保留该报文的原TPID和Pri值不变。 无VLAN tag 丢弃。

8.2.2.2 SFU/HGU/SBU型ONU的VLAN功能

ONU应支持至少8个VLAN ID,VLAN ID的范围是1?4094。

SFU和SBU型ONU整机应支持至少8个VLAN转换条目且每个以太网UNI端口也应支持至少8个VLAN转换条目。

8.2.2.3 MDU/MTU型ONU的VLAN功能 ONU应支持至少8?用户端口数(含以太网接口、ADSL2+接口或者VDSL2接口)个VLAN ID,VLAN ID的范围是1?4094。

ONU的每个以太网UNI端口应支持至少8个VLAN转换条目,整机应支持至少“8×以太网端口数”个VLAN转换条目。

DSL接口的MDU型ONU应支持按照PVC划分VLAN,应支持为每个PVC划分一个VLAN(PVC到VLAN的1:1映射)和多个PVC划分一个VLAN(PVC到VLAN的N:1映射,即将多个用户承载相同业务的多个PVC汇聚到一个VLAN)。

ONU应具有强制修改数据包优先级标签的功能,对无VLAN标签的数据包应具有添加缺省优先级标签的功能。

8.3 VLAN Stacking功能(IEEE 802.1ad)

8.3.1 OLT的VLAN Stacking功能

OLT应支持符合IEEE 802.1ad标准的VLAN Stacking功能,VLAN Stacking以太网帧的外层TPID参数应可配置。

要求CVLAN优先级标签能映射到SVLAN中。一般情况下, SVLAN映射业务类型, CVLAN映射用户端口。

OLT应支持基于CVLAN ID和CVLAN优先级标签映射到SVLAN ID。 OLT应支持的CVLAN和SVLAN的数值为1-4094。 OLT网络侧接口应支持SVLAN TRUNK功能。

8.3.2 ONU的VLAN Stacking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