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合庆镇:“++X”的合庆算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上海浦东合庆镇:“++X”的合庆算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8211e77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55

由村民代表、党员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考评小组,对村“两委”以及“两委”干部开展年终评议,并将考评结果与年终奖惩直接挂钩。在前期试点探索的基础上,各村还逐步建立起村工作人员年初、年中、年终述职制度。每年年初召开由村务监督委员会、老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参加的会议,听取村工作人员年初承诺;年中召开工作汇报会,村工作人员向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老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汇报半年度工作情况;年终召开村工作人员年度述职述廉报告会,每位工作人员围绕思想道德、敬业精神、业务能力、团结协调、完成任务和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表现情况,向村务工作监督委员会,老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作述职述廉报告。如在某村年度述职报告会上,50多名党员、村民代表“出难题”、提意见,“村民活动中心广场变成了停车场,村里管不管?”“六组中心村的九亩头旁有一墩垃圾堆,为什么不清除?”……等等。对此,村党组织书记以及条线负责人与代表们面对面沟通,商量提出问题解决方案。这样,村“两委”干部越来越感觉到“头上有指标,重担主动挑”,否则 “述职汇报没啥讲,过不了群众评议关”。

(三)着眼推动有效运转、发挥长效作用,健全完善相应配套机制

“徒法不足以自行。”“1+1+X”自治机制建立推广之后,更为关键的就是保证机制正常运转、切实发挥可持续性作用。合庆镇党委用“机制”保障“机制”,很好地避免了自治机制的空转或失灵。

一是改进和革新村级管理体系。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建

立镇→村党组织、村委会→村干部→村民小组长、党员、村民代表→家庭户的垂直联动体系,规定每一层级的职责及绩效考核机制。通过建立明确的议事规则,推动村民代表会议的真正实体化运作。村民代表由村民每5-15户中推选1人,负责参加村民代表会议,讨论表决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年度财务预决算报告、村庄规划与改造,公益事业的兴办方案、集体经济所得收益的使用、财务收支报告以及预算外10万元以上的重大支出、宅基地的使用方案、土地承包经营方案、征地安置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征地补偿费的使用、分配方案等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项,真正把村民的民主参与、民主管理落到实处。

二是创新建立村综合管理考核制度。2008年,合庆镇探索建立村综合管理考核制度,对各村工作情况、服务群众情况进行考核并予奖励,按得分高低评定为红旗单位、先进单位和优胜单位,据此“以奖代补”,给予50万-80万不等的经济奖励。6年来,奖励到村的财政资金累计有1.3亿元左右,增加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实力,也极大地增强了广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2012年,为加大村民自治章程和实施细则的执行力度,《村民自治章程和实施细则》执行情况纳入各村年度综合管理考核,考核内容也从原来的具体工作为主转化为以“1+1+X”工作法执行情况为重点。其中,“四议两公开”规则、述职述廉测评制度、村务监督工作规程、星级家庭创建实施细则、村务公开制度、合同管理及资金收缴制度等17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占考核比重为50%,而且考核结果与各村党组织书记年终绩效奖励挂钩,与部门创先争优活动挂钩。这一转变和导向不仅促进了各村及机关部门对村

民自治章程和实施细则的重视及执行,也使政府各项管理工作和基层村居民主自治找到了结合点,有力推动了部门工作,提升了管理水平。

三是补充和完善一系列工作机制。实施“四议两公开”议事规则,明确规定年度工作目标任务、收(支)预(决)算、10万以上集体投资项目、拆借资金、5万以上集体资产处置、集体企业改制、村民各类补贴福利发放、村建设规划以及其他重大事项,必须走“四议两公开”程序;完善“星级家庭”创建制度,将村民自治章程和实施细则的导向型、约束性内容细化成创建指标;建立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村民代表联系服务村民制度,把联系服务群众作为一项日常性工作固化下来。同时,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刚性纪律约束,从自律、他律层面确保各项制度的执行落地。

三、主要成效

合庆镇有一首顺口溜:“自治章程自己订,条条款款记心间;村里事务要参与,违章事情不能干;以章治村促和谐,党群一心图发展。” 从近年来不断深化的实践来看,“1+1+X”工作法赢得了群众的信任,赢得了干部的赞同,赢得了公开公平公正的良好氛围。

一是巩固了党在农村的领导核心地位,打通了党群干群关系的淤积点。“1+1+X”工作法初步解决了长期以来村民自治中存在的操作性不够、透明度不清、制衡性不强等问题,打通了当前社会治理、党群关系出现的一些“淤积点”。对群众来说,有了有效的诉求表达渠道,知道村务管什么、知道村官做什么、知道村

财怎么样支配。涉及群众利益的大小问题以及事关民生民本的公共事项,因为章程和细则的明确规定得到了落实和保障,村民切身感受到自己的利益得到了保护,普遍反映现在“村里的事情越来越明了,得到的实惠也越来越多了”。对村干部来说,虽说制度约束使自己原有的权力削弱,但在适应监督下履职、阳光下干事的新要求后,村干部也表示认可和支持村务管理的不断规范化和制度化。有位村干部说:“现在干事情敞亮了,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以前很纠结,帮了张家李家有意见,帮了李家张家有意见,现在该帮谁不帮谁一目了然,清清爽爽。”过去经常引发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几大难题,如资产管理及处置、农民建房审批、违法建筑处理、征地安置处理等,也由于”1+1+X”工作法的推进得到妥善处置和化解,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和拥护。现在,村民不再见了村干部就指指点点,村干部也不再见了老百姓就躲躲闪闪。2011年与2010年同期相比,全镇信访人(次)下降39.5%,集访人(次)下降46%,信访总量减少35%;2012年与2011年同期相比,信访人(次)下降13.5%,集访人(次)下降34.2%,信访总量减少26.5%,2013年与2012年同比信访总量又下降了7%。

二是增强了村民的民主意识和民主能力,推动了从“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的根本转变。以往村民自治推进成效有限,关键在于纳入村民自治的往往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村民积极性和内动力缺乏,表现为消极参与甚至不屑参与。而“1+1+X”工作法强调村民作为主体的参与和担当,明确所有与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都由自己来定,放弃参与就等于放弃自己的民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