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82c45be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d1

第五章第二节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

的加强

[基础知识]北宋建立统一局面的局部完成中央集权的加强科举制度加强 [基本理论]

.北宋政权的建立是顺应了五代十国时代的统一趋势,符合广大人民的心愿;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维护了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但造成了积贫积弱的后果;

.北宋科举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的政权基础,同时加强了中央集权。 [能力培养]

.分析中央集权加强的措施和影响,提高学生综合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指导学生阅读文献,提高学生阅读史料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重点难点]北宋中央集权加强的措施与影响评价。 [教具教法]插图,地图。讲述,列举,讨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自讨论五代十国时期孕育的统一因素有哪些?导入。一

是人民渴望统一;二是后周世宗改革加强了国力,后期经济的发展;三是统治者自身努力与准备。

提示同学注意,宋代周,与历史上哪一事件极为相似? 历史上隋代北周,一是权臣夺权;二是夺权前前代曾经经历重要的成功的改革,加强了国力;三是取代前前代已经统一了北方;四是都发生在我国政治的中心地区北方;五是改变后统治者都很有作为,尤其是创立了一系列制度文化,对后世影响深远;建国初的统治者都与我国古代史上重要的制度──科举制有关。

宋建立后,中国物质文明进入了一个划时代的新阶段。货币的扩大,火药武器的发明,罗盘针的运用于航海,炼铁高炉的发明,水力纺织机的发明,造船技术的发展,都出现在宋朝。

宋,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传统科技呈现巅峰状态。政治上,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一、北宋建立与分裂局面的结束

.陈桥兵变。960年,后周统领禁军的大将赵匡胤,东京东北的陈桥驿,建立宋,年号建隆,定都东京,是为宋太祖。

.结束分裂局面。战略方针为“先南后北”和“先易后难”,基本削平南方割据势力。979年,宋太宗消灭最后一个割据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资料]南唐后主李煜故事。前引。975年,宋军直抵金陵城下,李不是动员抵抗,而是派特使向太祖苦苦哀求,说经小事大,如子事父,未有过失,乞求缓师。宋太祖闻言大怒,“说什么江南有无过失,岂不闻天下一家?卧塌之侧,岂容他人鼾睡!”976年初,破城。时李煜于静居寺听和尚讲经,肉袒出降,后自记曰“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资料]“赵匡胤千里送京娘”。

[提示]北宋结束分裂局面,但并没有完成国家的统一,而只是将汉族生活的大部分区域统一进来,所以,这一时期仍然是民族政权并立的时期。 二、中央集权的强化

.目的:结束唐后期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巩固专制皇权。

[提示]赵匡胤自己作为权臣取而代后周,同时希望后来者不会效仿其如炮制。 .措施。 集中军权。

A.解除了统兵大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将他们调至外地充任节度使,继而削弱节度使的实权。

B.将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都直接对皇帝负责。 c.设立枢密院,拥有调兵权但不直接统领军队;统领

军队的将帅却无调兵权,使二者牵制。

D.实行更戍法,规定禁军定期更换驻地,统领的将领并不随军调动,防止武将专权。

E.将各地方军的精壮之士入选禁军。

F.禁军的半数拱卫京师,另一半驻守各地,“强干弱支”,“内外迁制”。 [资料]

赵匡胤,一介武夫出身,为防止藩镇割据局面重现,尽力削弱地方权力,一切收归中央,矫枉过正,带来新的弊端,统得过死,形成负面效应。

五代时期,有人喊出口号,“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也”。赵氏深知,故杯酒释兵权中,自叹不快乐,臣问何故,曰:人孰不欲富贵?一旦有黄袍加汝之身,虽欲不为,其可得乎?人生如驹过隙尔,不如多积金帛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不亦善乎? 宋代的军事组织:将过去征兵制改为募兵制,禁军与厢军为政府职业军,北宋初90年中,兵员数直线上升:如初为37.8万人,至1041年达125.9万人。另有乡军、蕃军,不算正规军。宋又实施养兵政策。每一地灾荒,政府即招兵,意为常有乱民而少有乱兵。

宋将官、职分离,官成为一种待遇。知其官不知其职者,十有八九。另将旧官制一应保留,大批官僚无所事事。如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