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心理学复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公共心理学复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843b68302d276a200292e76

2.有些学生受到表扬,学习积极性就高,受到批评,学习积极性就差;还有些学生考了高分,就有学习兴趣,考了低分,就没有了兴趣。试从人格动机培养的角度,谈谈如何改变这种情况?

第三章 人格的毕生发展

一、单项选择

1.作为一种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的人格发展有着特殊意义的影响因素是( )。

A.家庭教育 B.社区教育 C.学校教育 D.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与教育

2.在个体的人格发展中,班杜拉认为,发挥着组织者、推动者作用的因素是( )。

A.遗传因素 B.学校教育 C.家庭教育 D.自我与自我意识 3.埃里克森强调在人格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因素是( )。

A.自我意识 B.自我成长 C.目标导向 D.自我关注 4.在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中,3-6岁幼儿的发展危机是( )。

A.信任对不信任的冲突 B.主动性对退缩愧疚的冲突

C.自主行动对羞怯怀疑的冲突 D.勤奋进取对自贬自卑的冲突 5.埃里克森认为,青年期所面对的发展危机主要是( )。

A.自主行动对羞怯怀疑的冲突 B.主动性对退缩愧疚的冲突 C.勤奋进取对自贬自卑的冲突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淆的冲突

6.某大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其生活和学习的目标都较为明确,从马西亚对青年自我统一性发展的分类来看,该生的心理状态属于( )。

A.定向型 B.未定型 C.迷失型 D.早闭合型

7.据塞尔曼的研究,“对友谊的交互性有了一定了解,但仍具有一定的功利特点”。这是儿童友谊发展到哪一阶段的特点?

A.游戏伙伴阶段 B.单向帮助阶段 C.双向帮助阶段 D.亲密的共享阶段

8.我们把一个人总结过去的生活经验,形成一个内在相同的、连续的自我形象的这种个人自我一致的感受,称之为( )。

A.自我教育 B.自我体验 C.自我统合 D.人生价值观

二、多项选择

1.人格的毕生发展包括人格特质、心理机能的下述方面的变化过程:( )( )( )( )( )。

A.量的变化过程 B.质的变化过程 C.向前推进的过程 D.衰退消亡的过程 E.相互作用的过程

2.“性相近,习相远”的命题中指出了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是:( )( )( )( )( )。

A.性格 B.习惯 C.先天因素 D.后天经验 E.性情

3.青少年期人格发展中所经历的心理冲突或矛盾包括下述方面:( )( )( )( )( )。

A.身心失衡带来的困境 B.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C.自我探索中的迷惑 D.同辈群体与父母价值观的冲突 E.父母过高期望引起的压力

4.学校教育中影响学生人格发展的因素包括下述方面:( )( )( )( )( )。

A.教育者的个性特征 B.师生关系 C.同伴关系 D.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风格 E.班级气氛

5.儿童期的人格发展主要表现在下述方面:( )( )( )( )( )。

A.依恋 B.生活适应 C.社会性 D.性别角色获得 E.同一性探寻 6.学生的自我意识在其人格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下述方面:( )( )( )( )( )。

A.主动选择外界影响 B.改变教育环境 C.决定人格的发展方向 D.接受学校与教育影响 E.自觉塑造自己的人格

7.根据包姆玲德的研究,父母管教子女的较为理想的方式可以从下述维度加以归纳:( )( )( )( )( )。

A.控制 B.期望 C.沟通 D.宽容 E.关爱

8.人格整体特征的发展在人生全程中不是等速的。从总体发展趋势看,有两个加速期,即( )( )( )( )( )。

A.幼儿期以前一段 B.儿童期 C.青春期 D.成年期 E.老年期

三、填空

1.遗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通过 表现出来。

2.在个体人格发展过程中,对自我一致感的探索、反省、评价的过程称为 。 3.心理社会论把个体出生后与社会环境互动过程中产生的种种心理上的矛盾称之为 。

4.从社会角度来看,人格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个体 的过程。

5.我们把个人在对待人生的追求和怎样实现此种追求等问题上的态度、观念和行为称为 。

6.家庭是影响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把父母为实施成功的家庭教育而接受的自我教育称之为 。 四、判断

1.心理学中把个体在童年早期寻求并力图保持与特定人物的情感联系、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称之为归属感。( )

2.人格的发展是一个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的量的变化过程。( ) 3.亲职教育就是家庭教育。( )

4.研究发现,在遵守性别角色模式方面,女孩不如男孩那么严格。( ) 5.对个体来说,性别角色的获得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 6.人格发展的实际过程是在连续变化中呈现出阶段性。( ) 7.人格发展到成年期就停滞了。( )

五、解释名词

1.人格毕生发展 2.自我同一性 3.依恋 六、简述

1.人格发展的基本性质有哪些?

2.在教育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教师应注意哪些问题? 3.儿童友谊的发展经历哪几个阶段?

七、论述分析

“学校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向学生传授各种知识技能,至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主要应由家庭等其他环境因素去完成。”请根据心理学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看法。

第四章 行为的动力机制

一、单项选择

1.从根本上说,人的积极性的源泉是( )。

A.动机 B.需要 C.信念 D.世界观 2.动机产生的最根本的心理基础是( )。

A.兴趣 B.价值观 C.信念 D.需要

3.关于需要种类的划分,影响最大的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 )。

A.哈洛 B.马斯洛 C.班杜拉 D.奥苏伯尔 4.明确意识到并想实现的需要叫( )。

A.愿望 B.内驱力 C.动机 D.意向

5.对于饥饿的个体来说,他所见到的食物是一种(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正诱因 D.负诱因

6.即使学生不具有较强的求知欲,精彩的教学也能引起他们强烈的听课动机,这体现了( )。

A.需求的作用 B.内驱力的作用 C.诱因的作用 D.强化的作用 7.为掌握知识而努力学习的动机属于( )。

A.近景性动机 B.远景性动机 C.内部动机 D.外部动机 8.“鱼与熊掌二者不可兼得”,这种冲突情境属于(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9.“前怕狼,后怕虎”,这种冲突情境属于(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10.一个学生既想参加演讲比赛,锻炼自己,又害怕讲不好受人讥笑,这时他面临的冲突情境属于(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11.在韦纳归因理论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中,下述属于内部的、不可控的、稳定的因素是( )。

A.努力 B.能力 C.任务难度 D.运气 12.认知内驱力在个体身上最初表现为( )。

A.理解事物的需要 B.掌握知识的需要 C.探究的需要 D.解决问题的需要

13.个体由想要通过学业成绩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所产生的内推力是一种(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亲和内驱力 D.自我价值感内驱力

二、多项选择

1.动机在人的行为活动中的具体作用可划分为( )( )( )( )( )。

A.维持功能 B.调节功能 C.指向功能 D.计划功能 E.激发功能 2.下列属于生物性需要的有( )( )( )( )( )。

A.依恋需要 B.生理需要 C.安全需要 D.运动需要 E.交往需要 3.下列属于基本社会性需要的是( )( )( )( )( )。

A.依恋需要 B.探究需要 C.交往需要 D.朴素的美的需要 E.成就需要

4.下列属于高级社会性需要的有( )( )( )( )( )。

A.求美需要 B.求知需要 C.交往需要 D.成就需要 E.贡献需要 5.影响行为动力的价值观因素主要有( )( )( )( )( )。

A.兴趣 B.归因 C.目标意识 D.理想 E.信念

6.影响行为动力的认知因素主要有( )( )( )( )( )。

A.归因作用 B.效价和期望评价 C.自我效能感 D.信念 E.目标意识

7.韦纳提出的归因维度有( )( )( )( )( )。

A.适当性 B.平衡性 C.原因源 D.稳定性 E.控制性

8.依据奥苏伯尔的看法,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应包括的内驱力成分至少有( )( )( )( )( )。

A.自我提高内驱力 B.亲和内驱力 C.自我价值感内驱力 D.认知内驱力 E.学习目的内驱力

三、填空

1.一个人之所以会出现某一行为,其直接的推动力来自于 。 2.模糊意识到的、未分化的需要叫 。

3.体内食物缺乏会导致个体的一种不平衡状态,由此而引起的旨在恢复平衡的内在推动力称为 。

4.能使个体因趋向或获得它而满足其需要的刺激物叫做 。 5.能使个体因逃离或回避它而满足其需要的刺激物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