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心理学复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公共心理学复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843b68302d276a200292e76

A.主题 B.先前的知识 C.图式 D.活动 E.先前的观点 6.短时记忆包含的加工有( )( )( )( )( )。

A.感觉登记 B.元水平加工 C.复述 D.编码 E.遗忘

7.为了帮助学生将信息编码,使它们进入长时记忆,教师经常运用的方法是( )( )( )( )( )。

A.活动 B.组织 C.维持性复述 D.精细制作 E.记忆术

8.影响长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因素有( )( )( )( )( )。

A.恰当的编码 B.编码与提取的一致性 C.好的提取线索 D.组块的数量 E.干扰

9.几种常见的元认知有( )( )( )( )( )。

A.元注意 B.元交流 C.认知风格 D.元记忆 E.学习策略的自我调控

三、填空

1.学习过程中信息的加工、贮存和提取,涉及到的心理过程主要是短时记忆和 。

2.按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中的哪一种成分为主,可粗略地把学习分成 学习、运动技能性学习和情感性学习。

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称为 。 4.注意具有 和强度两个特征。

5.认知学习就其本质来说,就是学习者对新信息通过内部加工,获得意义和表象,从而形成或重新组织 的过程。

6.长时记忆储存的信息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程序性知识,另一类是 知识。

7.元认知由三个部分组成,即 、对加工的认知和体验与运用自我调节机制控制加工的能力。

8.元认知对认知加工活动的有意调节,集中反映在学习策略的 上。 9.元认知的作用可以归纳为对认知加工活动的 、调节和评定。 四、判断

1.先学汉语再学英语,已进行的汉语学习干扰了后来的英语学习。这种干扰效应称为倒摄抑制。( )

2.根据学生学习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可把学生中常见的认知学习方式区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

3.孩子会走路,这完全是学习的结果。( ) 4.短时记忆中不存在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 ) 5.“中国的首都是北京”,这类知识是陈述性知识。( )

6.对于学习材料意义的理解,完全取决于输入材料的性质。( ) 五、解释名词

1.程序性知识 2.发现学习

3.元认知 4.前摄抑制 5.表象 六、简述

1.发现学习具有哪些优点? 2.接受学习具有哪些优点? 3.如何才能保持有意注意?

4.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采取哪些策略来帮助学生有效地提取信息? 七、论述分析

1.一位大学生在中学实习期间,有意地采取了以下做法:

(1)走进课堂时,将画好的小黑板画面朝里,放在不显眼处,等到讲课需要时才亮出。 (2)上课时先给学生讲这节课的目的、任务,然后通过生动有趣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所讲知识。

(3)当他发现有学生做小动作时,不是点名批评,而是突然停讲或提高声音。 请用所学过的心理学原理解释分析上述做法。

2.结合实际的学习活动,谈谈你对几种常见的元认知的理解。

第七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一、单项选择题

1.儿童在用积木搭建房屋的游戏中所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 )。

A.爬山法 B.逆推法 C.尝试错误法 D.手段—目的分析法 2.凭借经验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法是( )。

A.爬山法 B.算法式 C.逆推法 D.启发式

3.在那些从初始状态出发虽可以有多种走法但只有一条路能达到目标状态的问题解决中,较为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 )。

A.爬山法 B.逆推法 C.尝试错误法 D.手段—目的分析法 4.主体对一定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称为( )。

A.迁移 B.技能 C.习惯 D.定势

5.“数字系列任务”(如“72 43 90 71 47 85 70 51 80 ”)的思维训练主要是为了增进学生思维的( )。

A.流畅性 B.变通性 C.辩证性 D.独特性 6.卢钦斯的量水实验说明了解决问题思维中的( )。

A.动机 B.问题表征 C.酝酿效应 D.定势 7.创造性的核心成分是( )。

A.创造性想象 B.智力技能 C.创造性思维 D.智慧水平

8.根据两个对象之间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思维方法称为( )。

A.比较 B.联想 C.类比 D.综合

9.提问者要求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可能的答案是:作建筑材料,当打人的武器,代替尺子划线等。这种寻找问题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

A.直觉思维 B.聚合思维 C.抽象思维 D.发散思维

10.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从问题提供的各种信息中寻找最佳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

A.直觉思维 B.聚合思维 C.抽象思维 D.发散思维 11.作家在写作时,头脑中构成新的人物形象的过程称为( )。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想象表象

12.阅读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时,头脑中形成“阿Q形象”的过程称为( )。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想象表象

13.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称为( )。

A.联想 B.综合 C.类比 D.想象

14.人们提起天安门就会想到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这种联想主要属于( )。

A.接近联想 B.类似联想 C.对比联想 D.因果联想

二、多项选择

1.思维的基本特征有( )( )( )( )( )。

A.间接性 B.直接性 C.形象性 D.概括性 E.目的性

2.从逻辑分析来看,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阶段有( )( )( )( )( )。

A.收集资料 B.理解问题 C.设计方案 D.执行方案 E.评价结果 3.人类解决问题中的搜索策略有( )( )( )( )( )。

A.爬山式 B.算法式 C.逆推式 D.启发式 E.类比式 4.解决问题的方法有( )( )( )( )( )。

A.爬山法 B.逆推法 C.尝试错误法 D.启发法 E.手段—目的分析法

5.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在行为上表现出的主要特征有( )( )( )( )( )。

A.流畅性 B.直观性 C.灵活性 D.独创性 E.抽象性

6.创造性个体常具备的能力有( )( )( )( )( )。

A.敏锐的感知能力 B.协同能力 C.捕捉机遇的能力 D.语言表达能力 E.中等程度以上的智力

7.促进创造性活动的思维方式有( )( )( )( )( )。

A.联想 B.类比 C.直觉 D.灵感 E.想象

8.人们借助于飞鸟和鱼的原型发明飞机、轮船的创造性活动的思维方式是( )( )( )( )( )。

A.定势 B.联想 C.类比 D.直觉 E.灵感

三、填空

1.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提出尽可能多的解决问题答案的思维训练方法,主要是增进学生思维的 。

2.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中,使用手段—目的分析法的关键是 。 3.创造性行为是以思考和执行的新奇性和 为特征的。

4.鼓励两个或更多的人尽可能地提出多种不同的主意,而不对它们的价值作出评判,以此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方法是 。 四、判断

1.分析、抽象、分类、比较、判断、推理等心智操作都是思维过程。( ) 2.解决问题的中心环节是对问题的表征。( )

3.在创造性活动中,发散性思维比集中性思维更重要。( ) 4.动机强度越强,解决问题的效率越高。( )

5.许多研究表明,高智力是创造性所必须的充分条件。( )

6.专家解决问题时由于其知识结构是由大量的“组块”和一系列产生式系统构成的,所以他们比新手解决问题快且不易出错。( )

7.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走一步就要估计一下是否离目标更近了,如此进行,直到问题得以解决为止。此种方法是手段—目的分析法。( ) 五、解释名词

1.思维 2.问题解决 3.功能固着 4.直觉思维 5.灵感思维 六、简述

1.专家与新手在问题解决上有什么区别? 2.创造过程的阶段有哪些? 3.思维流畅性的训练方法有哪些? 4.思维变通性的训练方法有哪些? 七、论述分析

1.试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2.在教学中教师应怎样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 3.举例说明增进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法。

第八章 智力与智力开发

一、单项选择

1、回答“正方形有几条边”这一问题,主要运用( )。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策略性知识 D、常识性知识

2、一个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微机打字,这种进行操作和实践所需要的知识是( )。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策略性知识 D、常识性知识

3、为了在学习中更好地加强记忆,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有关记忆的( )。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策略性知识 D、常识性知识 4、就知识与智力的关系来看,在智力形成和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