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题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马原题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88f65149ec3d5bbfc0a7458

第一套

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特征是(C)

A.革命性与稳定性的统一B.批判性与变动性的统一C.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D.逻辑性与历史性的统一 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交往概念反映的是( B)

A、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活动B、人与人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 C、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D、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 3、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范畴是标志(C) A、人类进行生产活动、政治活动和科学实验能力的范畴 B、人类改造旧的社会制度、创建新的社会制度能力的范畴 C、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能力的范畴 D、人类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与外部物质世界能力的范畴 4、生产力之所以对生产关系起决定作用,是因为(B)

A、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是相对稳定的因素 B、生产力状况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客观前提和物质基础

C、生产力是物质性的因素,生产关系是精神性的因素D、生产力是经济因素,生产关系是政治因素 5、“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之一”,这是( C)

A、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D、历史宿命论的观点 6、对森林的乱砍乱伐使大量耕地沙化,这说明( D)

A、物质生产活动有天然的破坏作用B、地理环境决定人们的命运

C、应尽量缩小物质资料生产的规模D、破坏了生态平衡,人类必然受自然规律的惩罚 7、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D)

A、第一次科学地确定了道德进步是评判历史功过的唯一标准 B、第一次科学地确定了生产力发展是评判历史功过的唯一标准 C、第一次科学地确定了道德进步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D、第一次科学地确定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8、历史上的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在不同程度上引起了社会生活的巨大进步,下列不属于其对社会生活产生的深刻影响的是 ( C)

A、为人们交往提供方便B、带来极大便利C、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D、使人们闲暇时间增多 9、关于历史人物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D)

A、历史人物有些起推动历史前进的进步作用B、历史人物有些起阻碍历史前进的反动作用 C、有些对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巨大推动作用 D、历史人物能够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10、资本的技术构成是指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 ( D) 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B、固定资本和劳动力的比例 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D、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 11、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C)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 12、使用价值体现的是商品的 (A )

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物质属性D、一般属性

1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是指(A )。 A、全面的社会化B、全面的商品化C、全面的市场化D、市场的计划化 14、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占主导地位的资本输出是( C)

A、商品资本输出和借贷资本输出B、商品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C、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D、生产资本输出和商品资本输出 15、在下列选项中,区分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的重要依据是(C) A、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B、以近代自然科学为依据

C、对物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D、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

16、对于物质范畴,恩格斯在他的著作《自然辩证法》中作出了这样的表述:“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一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恩格斯对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C) A、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B、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C、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D、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17、由于观念上的差异,长期以来我国房地产开发商和居民往往更多地关注房屋的套型和室内装潢,而对墙体和屋面的保温性能关注不多,不少地方节能型房屋的推广进展缓慢。这告诉我们(D ) A、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B、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D、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

18、“有的时候,为了前进必须后退。为了达到前进的目标,必须经过迂回曲折。”在战争中有这种现象,在经济建设中有这种现象,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这种现象。这告诉(C ) A、新事物的成长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B、整个世界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C、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D、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

19、“行百里者半九十”意思是说,事情越是到了最后越是关键,为了成功,千万不能松懈。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D )

A、量变和质变都是客观事物固有的状态,人在质变面前无所作为

B、接近质变的量的积累是最重要的C、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D、要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飞跃 21、矛盾斗争性的无条件性是指(D )

A、不需要任何条件所限制B、能脱离同一性而进行斗争C.不被任何条件所限制D、能打破特定条件的限制 22、下列选项中具有可能性的是(A )

A、铁杆磨针B、以砖磨镜C、心想事成D、水中捞月 2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B)

A、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C、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抽象思维 D、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

24、2010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了2011年经济工作,指出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自1997年至今,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情况,我国的货币政策经历了从“稳健”到“从紧”再到“适度宽松”又回归“稳健”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有 ( C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③认识是变化发展的 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A、②③B、①④C、③④D、①③

25、传统理论认为水稻.小麦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交优势,而袁隆平等科学家在实践中观察到的现象与此不符,于是大胆创新,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三系杂交稻。这说明(B ) A、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有重大指导意义B、理论必须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

C、原来正确的理论随着时间的发展会逐渐丧失合理性D、通过实践,总会发现认识中的错误

26、“实践,是个伟大的揭发者,它暴露一切欺人和自欺,不但在实践的事情上,甚至在感情和思想的事情上也是如此。因此,今天在科学上,实践是判断一切争端的主要标准。”(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这段话表明了(B)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B、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C、科学争端最终都是由实践来评判的D、实践和认识是密切不可分割的

27、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D )

A、审美与审美对象的关系B、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C、评价与被评价的关系D、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28、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C)

A、求知欲望B、好奇心理C、社会实践D、科学兴趣 29、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B )

A、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B、19 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 C、空想平均共产主义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30、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是(D )

A、较高的劳动生产率B、人民当家作主C、生产资料私有制D、生产资料公有制 二、多选题 (共10题,每题2分),说明:选择多项正确的答案) 小计:6.00分 已经批改 1、关于共产主义理想,下列提法正确的有(BCD ) A、共产主义渺茫论B、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理想

C、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不应树立共产主义理想D、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2、“赤日炎炎似火烧,田间禾苗半枯焦,农夫心中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这首古诗说明(ABCD ) A、面对同一种事物,阶级立场决定阶级意识B、当时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自然经济状态下是一个“人的依赖关系”的历史形态社会 D、当时的阶级斗争正处在即将爆发的酝酿阶段

3、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包括社会的(ABD) A、经济形态B、政治形态C、知识形态D、意识形态

4、以下关于价值与使用价值两个因素相互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有 ( BCD) A、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B、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C、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D、价值与使用价值相互依存,共同构成商品 5、商品的价值是 (ABD )

A、由抽象劳动创造的B、商品的社会属性C、由具体劳动创造的D、商品的本质属性 6、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它所包含的内容是(AD)

A、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B、一切观念都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 C、虚幻的观念也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D、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原型” 7、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BCD)

A、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B、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8、下列各项属于感性认识的形式的有(BCE) A、概念B、感觉C、知觉D、推理E、表象

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调控的目标一般包括( ABCD) A、经济增长B、币值稳定C、充分就业D、收支平衡

10、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 (ABD )

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

三、判断题 (共10题,每题2分),说明:选择一项正确的答案) 小计:14.00分 已经批改 1、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一定比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进步。 错误 2、精英史观在本质上是一种英雄史观。 正确

3、流动资本是指生产过程中其价值发生增殖的资本。 错误 4、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就能自动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错误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错误 6、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错误 7、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 正确

8、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只要按马克思主义办事情就不会犯错误。 错误 9、共产主义社会太完美了,是无法实现的空想。 错误 10、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错误 第二套

1、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这个“总和”是指( B)

A、社会中现存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B、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C、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D、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生产工具的总和 2、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是( C)。

A、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

C、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D、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规律 3、“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之一”,这是(C )

A、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D、历史宿命论的观点 4、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表现的是(B) A、阶级性B、继承性C、社会性D、主观性 5、从根本上说,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C)

A、继承前人创造的知识B、继承他人创造的知识C、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D、科学家之间的合理分工 6、社会分裂为阶级的根本原因是(D )

A、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使用暴力的结果B、产品分配不均的结果

C、在生产中出现了指挥者和执行者的结果D、出现了剩余产品和私有制的结果 7、下列观点不属于群众观点的是 ( D)

A、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虚心向群众学习D、向上级和领导负责 8、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将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就是 ( C) A、资本积累B、资本积聚C、资本原始积累D、资本集中 9、资本主义生产成本是( D)

A、生产单位商品所使用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B、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 C、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可变资本D、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0、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C )。 A、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B、表明了资本主义的生命力

C、有利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缓和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11、二战后国际分工( B)

A、主要是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分工B、水平分工代替垂直分工 C、以自然资源为基础D、垂直分工代替了水平分工 12、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并占统治地位是 (C )

A、资本原始积累的结果B、争夺短缺资源的产物C、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D、资本主义国际竞争的结果

13、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 A)。

A、阶级斗争理论B、剩余价值论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D、科学的实践观 14、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C)

A、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B、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C、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D、事物发展的全部内容 15、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是(C)

A、本原和派生的关系B、主要和次要的关系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根据和条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