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898cae9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0d

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4)1951年学制:中国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改学制特点:发扬单轨学制传统,保证劳动人民子女受教育的的平等权利;注重职业教育;注重工农干部速成教育和工农群众的业余教育。

(5)1958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许多地区开展了学制改革的试验,由于急躁冒进、盲目发展,改革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

(6)文化大革命:缩短学制,教育革命,对我国学制造成严重破坏。初高中缩短到2年;取消中专和技校,盲目发展普通高中,而普通中学又片面强调实用,热衷于专业化;高等教育均缩短为3年;取消成人教育、业余教育和终身教育等非正规教育形式。

(7)1976年:结束十年浩劫局面,着手重建被破坏的学制系统 2.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

我国现行学制在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得到确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前教育:幼儿园3~6、7岁;

(2)初等教育:小学教育,6、7岁入学,学制5 ~6年;

(3)中等教育:全日制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和业余学校;普通中学6年,职高 2 ~3年,中专3 ~4年,技校2 ~3年;

(4)高等教育:全日制大学、专门学院、专科学校、研究生院和各种形式的业余大学;专科2 ~3年,本科4 ~5年,硕士修业2 ~3年,博士3年,业余大学修业通过考核,国家承认学历,各级都招收同等学力者。

总体来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今后发展的趋势是:通过发展基础教育后的职业教育走向分支型学制,再通过高中综合化走向单轨制。

3.我国现行学制的改革方向:(1)大力发展学前教育;(2)全面普及义务教育;(3)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4)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九、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 1.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做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2.个人本位论:

(1)个人本位论主张提出教育目的应当由人的本性、本能的需要决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卢梭、福禄培尔、佩斯泰洛齐等。

(2)主要观点:第一,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制订的,而不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制订的。第二,教育的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第三,人生来就具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基本职能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影响地得到发展。

(3)评价:这种理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进步性,在反对封建神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反对封建专制强加于人的教育要求,提出个性解放,要求尊重人的要求,人的价值等。但是,片面强调个性发展也是极其错误的。

3.社会本位论 (1)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是由社会的需要所决定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就是教育要追求的根本目的,教育应该按照社会对个人的要求来设计。其代表人物

12

有德国哲学家托尔普、法国思想家涂尔干、德国教育家凯兴斯坦纳等人。

(2)基本观点为:第一,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第二,教育除了满足社会需要以外并无其他的目的;第三,教育的结果或效果是以其社会功能来衡量的。

(3)评价:社会本位论从社会需求出发来选择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具有进步意义,但是完全抹杀个人在选择教育目的过程中的作用,并以此来排斥教育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片面的。

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人的发展,实际上是指在人的劳动能力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包括人的社会关系、道德精神面貌、意志、情感、个性及审美意识和能力上的和谐统一发展。

(2)该理论对我国教育的现实意义: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的全面发展拓通了道路;第二,该理论要求我们尽可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三,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十、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

1.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

(1)1957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几个方面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正式确认了这一教育目的,并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教育方针。

(2)1981年,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3)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4)1983年9月,邓小平为背景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将“三个面向”写入教育方针:“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90年代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

(5)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首次提到民族素质高度)

(6)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到目前为止我国现行教育目的的最早表述。

(7)我国现行教育目的最规范表述是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8)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

13

精神的、实践能力和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各类人才。

2.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的要求

教育目的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前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小学是基本任务,为年轻一代奠定人生发展的基础。

普通中小学的性质与任务: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它的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好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

十一、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五个部分。这五个部分既各有特点、规律和功能,是相对独立,缺一不可的;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在实践中组成统一的教育过程。

十二、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 1.调查法:教育调查可以分为全面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运用时要确定好调查的目的。选择适当的调查对象,拟出调查提纲,计划好调查的步骤和方法。常用方法有:观察、谈话、查阅资料、问卷。

2.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对改善教育问题的设想,创设某种环境,控制一定条件所进行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一般分为三种:单组实验法;等组实验法(实验组与对照组);循环试验法(将实验因素先后在甲乙两个组实验,把结果相加,与甲乙没有实验前的结果相加,然后比较;或者将两种实验因素轮换在两组中进行实验,最后将各实验因素在各组实验的成绩相加起来,进行比较。

3.历史法:就是要从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去考察,以弄清楚它的实质和发展规律。第一步是收集资料,第二步是对史料进行鉴别,第三步是对史料进行分类。

4.观察法:研究者直接观察被试的行为活动,从而探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的方法。

5.行动研究:是指研究者从实际工作中发现课题,并在实际工作中借助理论反复研究,从而达到认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特点:①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②实践者直接参与研究;③以自然状态为研究背景;④以研究方法灵活性为策略。

第二章中学课程

一、了解不同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

课程流派包括学科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等。 1.学科中心课程论

学科课程(亦称分科课程)是指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分门别类地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知识所组成的教学科目。

学科课程中心课程论主张学校课程应该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如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博比特、布鲁纳都主张学科课程。主要观点:

(1)知识是课程的核心;

(2)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 (3)学校教学以分科教学为核心;

14

(4)以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为目标; (5)学科专家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 2.活动中心课程论

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对立,它打破学科逻辑系统界限,是以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自己组织有目的的活动系统而编制的课程(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持此观点者主要有卢梭、杜威。主要观点有:

(1)学生是课程的核心;

(2)学校课程应以学生的兴趣或生活为基础,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课程必须与儿童的生活相沟通,应该以儿童为出发点、中心和目的。

(3)学校教学应以学生的活动和问题反思为核心;

(4)学生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应考虑到学生,心理发展的次序以利用儿童现有的经验和能力。 3.社会中心课程论

主要代表人物有布拉梅尔德、弗莱雷等,社会中心课程理论的主要观点有: (1)社会改造是课程的核心,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

(2)学校课程应以建造新的社会秩序为方向,应该把学生看作社会的一员,主张学生尽可能的参与到社会中去;

(3)课程知识应该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反思;课程的价值既不能根据学科知识本身的逻辑来判断,也不能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来判断,而应该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反思,唤醒学生的社会意识、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

(4)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社会问题而非知识问题才是课程的核心问题; (5)吸收不同社会群体参与到课程开发中来。

二、理解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

儿童、社会以及学科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1.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是制约课程的因素。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和逻辑结构,不仅要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还要处理需要与可能、现实与发展的关系。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开发。课程内容应反映各门学科中那些具有高度科学价值和实践价值的基本理论、法则和基本要领。

3.要为课程开发提供明确的依据,就需要深入考察社会生活领域。概括地说,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趋势、时代特征及其对人的素质要求,是课程开发的现实依据。学校课程直接受制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三、掌握基本的课程类型及其特征 主要概念有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等。

(一)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 1.分科课程是指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分门别类地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知识所组成的教学科目。分科课程特征:

(1)重视成人生活的分析及其对儿童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需要所做准备的要求,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