銆愰噸纾呭ソ鏂囥戝墠鍗庝负璧勬繁CMDB涓撳锛氭垜涓嶤MDB涓嶅緱涓嶈鐨勬晠浜?- 鐧惧害鏂囧簱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銆愰噸纾呭ソ鏂囥戝墠鍗庝负璧勬繁CMDB涓撳锛氭垜涓嶤MDB涓嶅緱涓嶈鐨勬晠浜?- 鐧惧害鏂囧簱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89e0df2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8b

外的其它组织就做不成CMDB,在下一篇文章中我将尝试总结一些相对通用的CMDB建设经验,分享给还在与CMDB搏斗的各位同好。

经验教训 训

通过成功的道路往往曲折艰难。建设CMDB也是如此。那些年,我们做了大量的尝试,有些成功了,有些失败了。抛开华为的特殊性,在这里总结一些通用的经验教训:

1. 拆迁不如搬迁

运维环境中已经存在的自建库,虽然粗糙,但有其存在的意义。贸然拆迁会有巨大的风险。比较保险的办法是保留原有的数据维护模式不变,只进行数据的复制搬迁。历史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包产到户比人民公社更有效。

2. 配置模型要接地气

抑制设计完美配置模型的冲动。CI的粒度和关系要与当前的运维管理粒度一致。

3. 开放心态和数据分级管理

配置管理范围和CMDB管理范围是两回事。CMDB是一个大的数据管理舞台,有需要但没有合适管理工具的数据都可以放入CMDB中。但只有最重要的数据(如果错误会导致下游业务异常)才纳入配置管理。

4. 数据维护流程要简化

与其担心别人把你的数据改错,你更应该担心别人不愿更新数据。而复杂的审批流程,只会降低大家维护信息的意愿。

5. 保障数据的完整性

数据错了,可以在使用中被发现。但数据少了,是很难被发现的。同时,CMDB数据的完整性(就是家底)对于有广覆盖要求的业务有巨大的吸引力,因此要重点保障。

6. 数据消费要有反馈

如果无法捕捉反馈,就无法做到“在使用中促进数据准确”。

7. 可视化

可视化能够降低信息的理解门槛,也能够更好的暴露数据质量问题。是引爆消费、提升数据质量的重要手段。

8. 在初创阶段,要克制数据分析的冲动

CMDB高级阶段的能力,对数据量和数据质量的要求极高。在CMDB建设初期还是要务实一些,以与系统对接、供应原材料数据为主。

通向未来的路配置管理深深的“摧残”了我。几年下来,我逐渐形成了一种“非确定性悲观”的心态。我总觉得数据有问题,但又不知道哪有问题。随着使用配置的客户越来越多,我总担心哪天因为配置不准而摊上大事。

因此,我想尽办法搞一大堆的数据质量检查措施,有变更后的检查、定期的审计、逻辑合理性分析、CI责任人的定期自

我审视。这些措施,除了逻辑合理性分析有用外,其他基本没啥用。但这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当我摊上事的时候,起码可以跟领导说,你看,我该做的都做了…

可是,难道我们不应该更愉快的工作吗?

未来,肯定有更好的实施CMDB的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更大限度的提升人们生产信息的原动力和创造力,能够以非侵入的方式与各业务流程无缝集成,最重要的是,能够降低实施CMDB的门槛和风险,使大量中小型的IT组织能够从中受益。当然,也使配置管理员不那么的辛苦……

经过两年的探索以及与国内大量顶尖IT管理者面对面的交流,我们忽然发现,“自服务+可视化”的CMDB也许是一条通向未来的道路。CMDB与架构图的亲密接触会发生什么呢?这是我近两年一直研究的课题,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大家能会看到一个全新的方案。(虐心,但蕴含着无限可能)

谨以此文,向那些曾经在配置岗位上一起奋斗过和至今仍在

奋斗的战友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