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探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8a05250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68

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学数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建议和设想。

关键词:教学改革;数学素质;数学实验;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6-0096-02

数学是高等院校理工、经管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理论课,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如现今新产生的交叉学科:数学化学、数学生物学、数学心理学、数学语言学等,尽管所涉及的领域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将数学引入其中,并作为深入研究的基础,可以说当今的社会正在日益数学化;并且现代数学是关于数学结构及模型的科学,无论是在观点、思想上,还是在内容、方法上都是有更高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它深刻地揭示了数学学科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尤其是计算机和数学的相互影响和促进,大大扩展了数学的应用范围;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专业课老师常常感到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够扎实,不会运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解决课题设计,对书本中没有出现的实际问题缺乏

应有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因此,过去旧的教育观念,已不能适应新的数学教学要求,大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大学数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高校教师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 1.采用填鸭式、保姆式的教学方式。教师讲得过精过细,启发性思维少,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从而压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教学内容落后于时代发展。教师对教学内容重经典,轻现代;重理论,轻应用;重连续,轻离散;重概率,轻统计;重运算技巧,轻数值计算;重知识本身,轻知识来源。

3.忽视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教师只是依据教学大纲进行教学,而大纲主要是对知识掌握程度的要求,对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要求不是很明确,再加上评估统考、研究生考试引发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使数学课基本上成为数学公式、定理的讲解及解题技巧的训练,缺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介绍,缺乏数学建摸等应用能力的培养,其造成的恶果是学生觉得数学无趣也无用。

4.现代辅助教学手段不够。多数教师上课还停留

在粉笔加黑板的时代,一些现代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极不广泛,因此,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主动性和趣味性不强,教学效果不理想。

5.考试方式过于单一。考试形式几乎都是闭卷考试,试题侧重知识的考查,忽视能力的考查;侧重理论的考查,忽视实际应用的考查;偏重繁杂计算的考查,忽视知识引申的考查。因此,不能够反映出学生数学的真正水平。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高等院校中大部分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认为数学的用处不大,极大地影响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严重的是影响了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因此,这样的大学数学教学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可见改革大学数学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是时代的需要,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1.重视数学素质教育。数学素质教育是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核心,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模式,它包括了归纳、演绎、数学建模等方法。在高等教育强调能力和素质培养的今天,数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通过演绎推理发现新事物的思维方式,应用数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用计算机进行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的能力,这是数学素质教育所蕴

含的。所以,大学数学教学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现代数学意识,比如:数学方法、数学思想等,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教材适当地介绍有关的数学史,尽可能向学生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所隐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虽然教材是教师用以组织教学,学生赖以获取知识的主要工具,但是,教材是经过逻辑加工的,是由“概念、公式或定理、例题”组成的纯数学体系,看不到概念、公式、定理的探索发明过程,解题的思索过程,只看到完整的结论,至于他们当时是如何发现、解决问题的,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迷。因此,教师应该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式,尽量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对概念、公式或定理做一些必要的探索,教给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课本中的数学结论,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重视数学实验。数学实验是大学数学改革的产物,数学教师不能把数学看成是先验的逻辑体系,而应把它视为一门“实验科学”,从实际问题出发,强调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和探索数学规律,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观能动性和共同参与意识的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