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enku.baidu.com/view/18d0864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29 冻干粉针剂冻干工艺研究经验汇总 - 百度文库
新客立减

 

一、冷冻干燥过程研究

 

 

真空冷冻干燥是先将制品冻结到共晶点温度以下,使水分变成固态的冰,然后在适当的温度和真

空度下,使冰升华为水蒸气。再用真空系统的冷凝器

(

水汽凝结器

)

将水蒸气冷凝,从而获得干燥制品的

技术。该过程主要可分为:制品准备、预冻、一次干燥(升华干燥)

、二次干燥(解吸干燥)和密封保

存五个步骤。

 

 

产品预冻

 

 

1.1 

制品的玻璃化

 

玻璃化的作用。近年来,人们已经逐渐地认识到,凡是成功的低温保存,细胞内的水均以玻璃态

的形式被固化,在胞内不出现晶态的冰。玻璃化是指物质以非晶态形式存在的一种状态,其粘度极大,

分子的能动性几乎为零,

由于这种非晶体结构的扩散系数很低,

故在这种结构中分子运动和分子变性反

应非常微弱,不利的化学反应能够被抑制,从而提高被保存物质的稳定性。

 

玻璃化的获得。在产品预冻时,只要降温速率足够快,且达到足够低的温度,大部分材料都能从

液体过冷到玻璃态固体。

“足够快”的意思是在降温过程中迅速通过结晶区而不发生晶化,

“足够低”

的是必须把温度降到玻璃化转变温度

Tg

以下。

 

对于具有一定初始浓度的细菌制品,其预冻过程一般通过“两步法”来完成。

第一步是以一般速

率进行降温

让细胞外的溶液中产生冰,

细胞内的水分通过细胞膜渗向胞外,

胞内溶液的浓度逐渐提高;

第二步是以较高速率进行降温

,以实现胞内溶液的玻璃化。此法又称“部分玻璃化法”

 

 

当初始浓度为

A

的溶液(

A

点)从室温开始冷却时,随着温度的下降,溶液过冷到

B

点后将开

始析出冰,

结晶潜热的释放又使溶液

局部温度

升高。

溶液将沿着平衡的熔融线不断析出冰晶,

冰晶周围

剩余的未冻溶液随温度下降,

浓度不断升高,

一直下降到熔融线

(Ta)

与玻璃化转变曲线

(Tg)

的交点

(D

)

时,溶液中剩余的水分将不再结晶

(

称为不可冻水

)

,此时的溶液达到最大冻结浓缩状,浓度较高,以非

晶态的形式包围在冰晶周围,形成镶嵌着冰晶的玻璃体。

 

 

 

1.2

降温速率与预冻温度

 

预冻速度决定了制品体积大小、

形状和成品最初晶格及其微孔的特性,

其速度可控制在每分钟降

1

℃左右。

 

对结晶性制剂而言,冻结速度一般不要太慢,冻结速度慢虽然便于形成大块冰晶体,维持通畅的

升华通道,使升华速度加快,但如果结晶过大、晶核数量过少、制剂的结晶均匀性差,也不利于升华干

燥。

对于一些分子呈无规则网状结构的高分子药物,

速冻

能使其在药液中迅速定型,

使包裹在其中的溶

媒蒸汽在真空条件下迅速逸出,

反而能使升华速度加快。

因此,

溶液的最佳冷冻速度是因制剂本身的特

性不同而变化的。如蛋白多肽类药物的冻干,慢速冻结通常是有利的,而对于病毒、疫苗来说,快速降

温通常是有利的。

20

世纪

60

年代,

人们成功地保存了哺乳动物的某些细胞,

其降温程序是:

1

/min

冻干粉针剂冻干工艺研究经验汇总 冻干粉针剂冻干工艺研究经验汇总 南京廖华
冻干粉针剂冻干工艺研究经验汇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冻干粉针剂冻干工艺研究经验汇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8d0864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