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品基础知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乳品基础知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8f800f80242a8956bece4d2

乳品基础知识

乳的概念:

牛乳是母牛产犊后由乳腺分泌的一种具有胶体特性、均匀的生物学液体、其色泽呈乳白色或稍带有微黄色、不透明、味微甜并具有特有香气。 乳糖的合成

乳糖是双糖,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的半乳糖合成 泌乳期:乳牛自分娩后产乳起直至泌乳终止,这中间称为泌乳期。

根据乳的不同分为初乳、常乳、末乳。 1、初乳:乳牛分娩后一周以内所产的乳。

2、常乳:母牛产犊一周后,所产乳的成分及性质趋向稳定。 3、末乳:母牛停止产乳前一周左右所分泌的乳称为末乳。 牛乳的主要成分及化学性质

主要成分:水分、脂肪、蛋白质、乳糖、无机盐、无机盐、维生素、酶类、少量气体

水分:水是牛乳的主要成分之一,一般含87-89%。 牛乳中水分分为三种:

1.游离水:是牛乳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分散介质。

2.结合水:是和乳中蛋白质、乳糖以及某些盐类结合存在。 3.结晶水: 蛋白质

乳蛋白质是牛乳的主要成分,其含量约为3.3-3.5%,乳蛋白质不是单一的蛋白质,种类很多。 (一)分类:

1.酪蛋白 83%(α-酪蛋白 β-酪蛋白 k-酪蛋白 γ-酪蛋白)

2.乳清蛋白17%(α-乳白蛋白 β-乳球蛋白 血清白蛋白 免疫球蛋白 其他眎,胨)。 酪蛋白的沉淀

1.酸凝固:在PH值为6.4以上时,酪蛋白以碱性状态存在,在正常牛乳中,以酪蛋白酸钙、磷酸钙的形式存在。当PH值降至5.2时,磷酸钙中的钙分离,当PH值降至4.6时,酪蛋白酸钙中的钙分离,分离后的酪蛋白极不稳定,易沉淀析出。

(一)脂溶性的维生素: 1. 维生素A(视黄醇) 2. 维生素D(钙化醇) 3.维生素E(生育酚) (二)水溶性维生素 1.维生素B

分类: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 B12

2.维生素C(抗坏血酸)

3.生物素、尼克酸(PP因子)、泛酸、胆碱、叶酸。 酶分类:蛋白酶、解脂酶、乳糖酶、氧化还原酶。 1)脂酶:通过均质、搅拌、加热等处理,被激活会促使脂肪分解,产生游离脂肪酸带来脂肪分解臭。经80℃20s加热可完全钝化。

2)蛋白酶:能使乳蛋白质凝固。加热至80℃10min被钝化。 3)碱性磷酸酶:经62.8℃30min或72℃15s加热被钝化,用来检验巴氏杀菌乳杀菌是否彻底。

牛乳中的气体:其中以二氧化碳为最多,氮气次之,氧气的含量最少。

乳在加工过程中,所含的气体是有增减的,其中二氧化碳因逸散含量减少,同时使乳的酸度有某些降低,通常乳经冷却或加热后酸度约可降低1OT。氮与氧两种气体因乳与大气接触反而增加。

气体对牛乳加工的破坏作用: 1.容易结垢 2.影响计量精度 3. 降低脱脂效率 乳的性质

一、乳的胶体分散体系

乳是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乳中各种物资相互组成分散体系,其中分散剂是水,分散质有乳糖、盐类、蛋白质、

脂肪等。由于分散质种类繁多,分散度差异大,所以,乳并不是简单的分散体系,而是包含着真溶液、高分子溶液、胶体悬浮液、乳浊液及其过渡状态的复杂的分散体系。 1、真溶液:乳中的乳糖、水溶性盐类、水溶性维生素等呈分子或离子态分散于乳中,形成真溶液,其微粒直径小于或接近1nm。

2、高分子溶液:乳白蛋白及乳球蛋白呈大分子态分散于乳中,形成典型的高分子溶液,其微粒直径约为15-50nm。 3、胶体悬浮液:酪蛋白在乳中形成酪蛋白酸钙—磷 酸钙复合体胶粒,从其结构、性质及分散度来看,它处于一种过渡状态,一般把它列入胶体悬浮液的范畴。胶粒直径约为30-800nm,平均为100nm。

4、乳浊液:乳脂肪是以脂肪球的形式分散于乳中,形成乳浊液。脂肪球直径约为100-10000nm。

二、色泽:正常的全脂新鲜牛乳呈不透明的乳白色或稍带微黄色。

1、不同色泽的原因

乳白色是由于牛乳存在的酪蛋白-磷酸钙复合物的微粒子和微细的脂肪球对光线不规则的反射结果。 淡黄色是来自乳中存在的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三、正常的滋气味

乳中由于含有挥发性的脂肪酸及其它挥发性物质,所以牛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