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915721114791711cc79170b

浅谈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在对其吸收、消化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本国的实际情况。本土化是中国社会工作必走之路,在这过程中已经暴露出许多的问题。广大民众的认识、接受、认可度低,学校教育与社会工作专业化人才培养不协调,政府部门、NGO组织、专业社工机构之间的配合失衡等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社会工作服务于我国社会,在当前,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社会工作 本土化 民众 组织 机构

如我们所知,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的助人活动在西方社会已存在数百年,而在中国,社会工作的传入相对较晚,至今也不过短短几十年历史。作为一个西方文化的产物,一个舶来品,要想在一个完全不同于西方社会制度的国度开花结果就必有一个适应水土的过程,这也是中国社会工作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本土化。

一、何为“本土化”及“社会工作本土化”

但凡一种新的文化思潮的传入,有学者认为大致需经历三个阶段:引进阶段、本土化阶段与扎根阶段。就社会工作而言,这些年来国内大量引进与翻译西方社会工作专业相关的教材、书籍,引进西方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模式,可以说引进阶段已基本完成,接下来就是一个本土化的过程。何为本土化?何为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姑且列出一个学术界普遍接受的定义仅供参考:本土化它所反映的是一种变化和过程,指的是外来的东西进入另一社会文化区域并适应后者的要求而生存和发挥作用的过程。由此推之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有学者给出了如下的定义:指产生于外部的社会工作模式进入中国,与经济、政治、文化及制度体系相互影响而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从而发挥功能的过程。一种

文化进入另一种文化,短期内一定的文化冲突是必然存在的。怎样使得这种文化尽快适应水土,变文化冲突为文化适应,继而使得这种文化服务于我们的社会是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 二、本土化过程中凸显出的问题: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在与本国文化的融合中势必会出现一些不适用、不和谐的症状。这些症状表现在哪些方面,怎么去解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综合前辈的观点加上自我的思考,给出以下几个思考方向以供抛砖引玉之用。

(一)、广大民众的认识、接受、认可度低

民众的认可、接受度是决定一种文化在另一国度扎根的关键,在这种文化扎根之前,本土化又是必走之路。社会工作作为一种西方文化,在引进阶段经历了许多波折。几十年过去了,人们开始认识到这种新文化在我国已渐渐风行,但人们对其的认识还停留在浅层。

社会工作者作为一种专业助人活动的工作人员,人们一提到它,头脑中闪现的无非是社区老大妈、老大爷,慈善组织的工作人员等等,人们对它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著名学者王思斌教授对社会工作者给出了一个一般性的定义,即“社会工作者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专业助人服务活动的专业人员”。对社会工作职业、社会工作者给出一个让大众认可的定义,提高大众的认可、接受度是社会工作本土化之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社会工作高校教育与社会工作专业化人才培养之间的不协调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不包括港台地区)共有250多所高校设立了社会工作(专)本科专业,但培养规模都不大,高校培养的人数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求。

社会工作的本土化需要社工在被大众认可、接受后普遍的推向社会各个角落,广大高校作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主要的培育机构,产出量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此外,有学者称:许多高校在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很大问题。社会工作按学科性质划分应属于应用性的专业,高校教育应从培养专业化人才方向着手。就目前来看,许多高校课程设置大而空,真正涉及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育很少。而高校的师资队伍大多从事的是理论研究,俗称“学院派”,但真正具有从事过社工实践经验的老师却相对较少。与此同时,还有一个情况值得注意,就是社会工作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高校教育培养的是专业人才,但如果这些人才在真正走上岗位之前没有专业实习的经历,空有一身理论,没有很好的同实践结合起来,他们也就不会明白理论同现实实际情况的差距,这对这些培养对象来说是很不利的。

高校即作为社工专业人才培养之地,同时也是社会工作学术研究、学术理论形成之地。前文中也已提到,高校学术味浓,但主要精力也只是放在对西方理论的研究方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尚未完成。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快速转型时期,社会工作专业领域许多方向存在大量空白急待学者们去研究、分析、总结。随着中国式社会工作理论的形成,社会工作的本土化阶段也将完成,从而进入扎根阶段。在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系统的社会工作理论指导下,这个西方的产物必会大大有益于我国服务型社会的建设。 (三)、政府部门、NGO组织、专业社工机构之间的配合失衡

放眼中国,比之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工作在我国虽已有几十年历史,高校也

设置了相应的专业,但与之配套的民间、专业社会机构还有待完善。目前,中国的主要社工力量可以分为半专业化的政府、各相关行政机构的工作人员与高校培养的专业化社工人才两种。此外,众多的民间社工协会、NGO组织成员在一定程度上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目前中国正处于向服务型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的助人职业是亟待建设的。最近十几年来,高校为社会培养了很多的专业化人才,由于我国社会发展的程度很大程度上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才供给的需要,加之大量的专业人才自身对本专业前景的认识等原因,导致真正活跃于社工领域的大多是政府各行政机构办事人员。政府在社工领域始终占主导地位,这是很不正常的事。而另一个社工机构主体成员NGO组织也同样发育不良。NGO也是一个舶来品,是指在特定法律系统下,不被视为政府部门的协会、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或其他法人,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它不受政府操控,以开展各种慈善救济活动为主要事务,不以营利为目的。在国外,NGO组织遍地开花,近年来,国内也涌现出许多的国产NGO组织,如南京博爱庇护服务中心、阳光下之家等等,但规模发展还远远不够。中国式的NGO组织以慈善救济为主,并没有有意识地与社会工作这种职业进行联系,此类组织大多没有配备相关的具有专业助人技能的社工人才,没有很好的从根本上帮人解决问题,没有达到授人以渔的效果。最后一个充当社工机构主体成员的就是专业的社工机构,但基本上只局限于港澳台地区,相对来说这些地方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福利体系发展较为完善,服务意识较强。而大陆社工发展相对较晚,专业化的机构及人才配备程度还很低,全国专业社工队伍在东、中、西区域分布上呈不均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