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也吃兴奋剂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蟋蟀也吃兴奋剂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9308a85bceb19e8b8f6baef

蟋蟀也吃兴奋剂》 张之路著

读张之路的作品,你会为他绝顶的想像力所折服。对生活细节的扑捉,使他的作品是那么细腻生动。人们常常遇到的静电火花,习以为常,他却能成为写《霹雳贝贝》的诱因;令人眼花缭乱的崭新科学技术,如果没有人性化的思考,人类终究会有一天遇到自己制造出来的天大灾难,所以他有了惊心动魄的新作《非法智慧》。另一特点是他的作品充分体现文明的价值,在平静的叙述中,会给读者一个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结果。

全书共收入其小说14篇,其中包括选入初中课本的《羚羊木雕》,还有《霹雳贝贝》的缩写等。

藏在青春内心的刀子 ——《蟋蟀也吃兴奋剂》

“青春是生命的童话,似梦幻般游离;青春是青涩的果子,欲望在身体里秘密焦灼地燥动;青春有着成长的阵痛,像青春痘一样分泌着叛逆、迷惘;青春还有着一种暴虐,想尽办法去证明自己的存在。”

张之路在《蟋蟀也吃兴奋剂》中用诗一般的语言这样描写了孩子们的成长过程。在教育、家庭、社会、做人、亲情、友情、交往、交流、未来、理想、生活……中所感受到的酸、甜、苦、辣、咸,都是每一个人用一生的时间都挥之不去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一路从青春走来,这其中的滋味,各人体会各不相同。孔子说人之初,性本善;青春也似泉水般清澈,清凉。可它既是善之初,亦是恶之源。张之路用自己的青春记忆作为观察孩子的第三只眼,发现了:“孩子的心是娇嫩的,一旦变得像桃核一样坚硬,那就晚了。”

《蟋蟀也吃兴奋剂》由14个小的短篇组成,以中学时期的生活为主,涵盖了青春期的各种问题。可以说是一部不大不小的“青春期纪事”。无论是“题王许威武”,还是瘦弱的“功夫”老师夏雨,作者始终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观察周围的世界。在他们的眼中,世界的中心即不是美伊热火朝天的战场,也不是发生在南亚的龙卷风,而是在他们两点一线的学校、家庭,往大了,还有他们天天都置身其中的城市。

换句话说,孩子们有着自己的世界,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内心因为过于沉溺于自己的小围城中而封闭和保守,同时因为封闭和保守而变得固执和敏感。他们拒绝新的老师,对新同学怀有敌意,为了抵制大人们的“猫腻”而“制造” 麻烦。在家庭、社会、亲情、友情的交往过程中,青春期的骚动与浮躁漫漫地浮现后在逐渐地沉静下来,这样,他们也就结束了自己的“第三次哺乳期”,开始了真正的成熟。

而孩子们的成熟对于大人们来说,也是一种考验。因为家长和老师们的举止行为对于孩子们来说,有着巨大的示范作用。黄一鸣崇拜自己的导演爸爸,可是爸爸与校长“勾结”起来发动全校同学看他的并不成功的作品,又委实地伤害了他的自尊心。使他在学校里总有一种芒刺在背的感觉。也导致他的无助和困惑。因此,把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带入社会,就成了每一个负责任的家长和老师所不能不思考的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是,对于即将走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员的孩子们,社会做好了迎接他们的加入的准备了吗?以往我们习惯于以居高临下德望态度看待孩子们的成长和成熟。这样的结果,一是导致孩子们在大人们的眼中似乎永远也成熟不起来。二是父母与孩子们的对立。张之路是写儿童文学的老手。《蟋蟀也吃兴奋剂》对孩子们的生活与内心世界挖掘和描写显示了作者的功力。从尊重孩子,从孩子们的角度和立场去思考问题,《蟋蟀也吃兴奋剂》打破了这样悖论。因此,使得这本书不但值得孩子们去阅读,同时也值得大人们去认真地品咂一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