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商人》教学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威尼斯商人》教学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9403e58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3d

《威尼斯商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莎士比亚的生平及作品;了解剧本、剧情;

2、在戏剧冲突中认识夏洛克和与之对立的鲍西娅、安东尼奥等人物的性格特点。

3、感知戏剧冲突逐层展开的过程,培养对戏剧文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感知夏洛克、安东尼奥、鲍西娅等人物的性格特点,了解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

情感价值观:

认识夏洛克是一个集贪婪、奸诈、残忍于一身的高利贷者形象和鲍西娅是一个自信、富有同情心的人文主义理想女性形象。从而让我们懂得,献出一份爱,世界更美好,害人最终害己。

教学设想:

本文是戏剧,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一种新文体,学生兴趣高,可读性强。因此在了解戏剧的基础上,放开手脚,让学生自由组织分角色朗读,模仿角色的语气、神态等。在此基础上,师生探究故事情节、结构、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本戏剧的表现手法。共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简介戏剧文学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戏剧文学,即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戏剧文学必须具备的特点:

1、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则。 戏剧演出有舞台条件和演出时间的限制,因此,剧本篇幅不能过长,人物不能过多,场景变换不能过于频繁,戏剧情节必须在高度集中的场面和场景中展开。

戏剧文学不像小说那样,可以不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必须突出主要事件,而把次要的推到幕后。

2、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戏剧是通过表现矛盾冲突来展开情节和塑造人物的,并且要以矛盾冲突作为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因此,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各种文学作品都要表现社会的矛盾冲突,戏剧则要求表现得更集中,更突出。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戏剧文学,总是集中地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某种矛盾。

戏剧冲突是社会矛盾的反映,有它一定的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个

过程就构成了剧本的情节结构。一般地说,剧本的情节结构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

3、剧本主要靠人物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性格。

在戏剧文学中,故事的发展、人物性格的揭示,以及剧作家对人物事件的评价和态度,一般都依靠人物的对话来完成。因此戏剧文学语言的特点,一是要求高度的个性化和充分的表现力;二是要求精练、含蓄,便于激发人们的想像;三是要求明朗动听,琅琅上口,清亮入耳。

二、简介作者

莎士比亚(1564~1616) 英国著名戏剧家和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最光辉的代表之一。出生于沃里克郡斯特拉特福镇的一个富裕市民家庭,曾在当地文法学校学习。13岁时家道中落辍学经商,约1586年前往伦敦。先在剧院门前为贵族顾客看马,做剧院的杂役,生活在社会下层,广泛接触并深刻认识了现实,后逐渐成为演员、剧作家和股东。他的一生写了37个剧本,两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主要成就在戏剧方面,代表作有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喜剧有《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悲剧有《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罗民、密欧与朱丽叶》等。他的剧作表达了人文主义者的政治要求和生活理想。

三、剧情简介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著名喜剧。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为

了帮助朋友巴萨尼奥成婚,向犹太人夏洛克借钱,高利贷者夏洛克提出:到期不还,便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一磅肉。安东尼奥的商船到期未归,不能还债,夏洛克便向法庭控告,坚持初中借约条件,想置安东尼奥于死地。巴萨尼奥的未婚妻鲍西娅假扮律师出庭,提出必须严格履行契约,只准割一磅肉,而不能多割、流血和致死。结果,夏洛克败诉。剧本着力刻画和讽刺了夏洛克的贪婪和残酷。

四、朗读剧本

利用工具书注音、解词。

恻 cè 豁 huò 癖pǐ 腌臜 āzā 庖páo 爵jué 怜悯mǐn 刽子手guì

万恶不赦:极端恶毒,罪恶多端,不容赦免。 钧裁:恭请作出决定。 遍稽群籍:查遍所有的书籍。 五、布置课外练习

学生自由组织分角色朗读剧本。

第二课时

一、听取学生分工朗读的效果。 二、讨论结构(本节选的剧情)。

课文是剧本《威尼斯商人》第四幕第一场(全剧共五幕),是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