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重点知识点课文内容练习归纳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重点知识点课文内容练习归纳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94ac7da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61

在小蜘蛛的陪伴下晒太阳,体现了老屋乐于助人的精神。

4.《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文中的“老屋”活了一百多岁,在它快要倒的时候,小猫因为找不到安心睡觉的地方、小鸡因为找不到安心孵蛋的地方、小蜘蛛因为找不到 安心织网抓虫的地方请求它别倒,老屋都答应了,体现了老屋乐于助人的精神。

5.《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文中,胡萝卜先生常常为胡子发愁 ,因为他长着浓密的胡子,必须每天刮。一天,他漏刮了根胡子,这根胡子随着他的步伐 而变长,后来,这根胡子被小男孩当成风筝线,被鸟太太当成晾衣绳。文章末尾是一个省略号,想象一下,还有小白兔用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做了跳绳。可以看出胡萝卜先生是个善良、有爱心的人。

5.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并没有被胡萝卜先生发现,一路上却帮助了放风筝的男孩和晾尿布的鸟太太,将来也许还会帮助更多的人,这说明了我们每个人身上或许都有自己未发现的优点,不要轻易低估自己,要积极向上。 6.《不会叫的狗》一文中,狗先跟小公鸡学叫,发出了喔喔喔的叫声,结果被狐狸嘲笑;接着又跟杜鹃学叫,发出了咕咕的叫声,结果差点被猎人打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应该尊重客观事实,事物都有它本来的样子。

7. 《不会叫的狗》中的动物对待这只狗的态度不同:小公鸡关心小狗,诚心诚意地教;狐狸嘲笑、看不起小狗;杜鹃怜悯、关心小狗。这是一只有尊严、有追求的小狗。 按课文内容填空:

1.胡萝卜先生常常为胡子发愁,因为他有着浓密的胡子,必须每天刮胡子。 2.胡萝卜先生因为近视,所以漏刮了一根胡子,这根胡子因为蘸了果酱,所以一点一点地变长了。

3.小蜘蛛的故事一直没讲完,因此,老屋到现在还站在那儿,边晒太阳,边

9 .

听小蜘蛛讲故事。

4.这根胡子长在下巴的右边,胡萝卜先生吃果酱面包的时候,胡子蘸到了果酱。对一根胡子来说,果酱是多么好的营养品啊!

5.它一不会像狗一样叫,不会像猫一样叫,也不会像牛那样哞哞叫,更不会像马那样嘶鸣。它是一只不会叫的小狗,不知道自私到了一个没有狗的国家。 6.就在那几天,人们开始打猎了,树林里来了很多猎人,里面还有百发百中的神枪手。哪怕是一只夜莺,他们也会给打下来。 第五单元 课文中心归纳:

1.《搭船的鸟》文,作者以一个小孩子的口吻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观察、认识翠鸟的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2.《金色的草地》讲述了生活在乡下的兄弟俩经常在草地上玩耍,以及哥哥发现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其变化的规律和原因的故事,告诉人们要观察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无穷的乐趣。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搭船的鸟》以一个孩子的口气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一颗童心对自然的爱。它搭着顺风船捕鱼的情景令我们难以忘怀,更加令我们难忘的是它那艳丽的色彩和敏捷的身手。

2.文章以“搭船的鸟”为题,“搭”是“乘、坐”的意思,“搭船”即“顺便乘坐船。”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搭船的鸟是一只漂亮的翠鸟。它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3.《金色的草地》叙述了“我”发现蒲公英傍晚花瓣合拢、日出重新张开这一奇特的自然现象,从此非常喜爱蒲公英的过程。文中描写了兄弟之间嬉戏玩乐的情景,表现了他们团结和谐的亲情。从作者的身上我学到了仔细观察、

10 ..

善于思考的品质。

4.文章末尾说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这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5.《金色的草地》一文中写到早上草地是绿色的,因为蒲公英的花瓣还没张开;中午,草地是金色的,因为蒲公英的花瓣张开了;傍晚,草地是绿色的,因为蒲公英的花瓣合拢了。

6.童年时的作者对蒲公英一直是最喜爱的吗?不是的。最初,只是兄弟间寻开心时才揪掉“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后来,通过观察,发现了蒲公英的奇妙变化,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7.《金色的草地》中草地早晨、中午、晚上的颜色分别是绿色、金色、绿色。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按课文内容填空:

1. 多么美丽的小鸟啊!它有一张红色的长嘴,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

2.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所填的词语都是动词,表现出了翠鸟动作的敏捷。

3.早上,草地是绿色的,因为蒲公英的花是合拢的;中午,草地是金色的,因为蒲公英的花的张开的。

4.观察时不仅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可以用手摸,用鼻子闻,有时还可以尝一尝。

5.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法国 罗丹

11 ..

第六单元 课文中心归纳:

1.《古诗三首》中,《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的景色;《饮湖上初睛后雨》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不同风姿;《望洞庭》勾勒了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这三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

2.《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作者按海水、海底、海岛的顺序具体形象地介绍了西沙群岛瑰丽的风光和丰富的物产,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海滨小城》展现了绚丽多彩的海滨景象以及美丽整洁的小城风光,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美丽的小兴安岭》描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赞美之情。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古诗三首》:

(1)《望天门山》一诗中用了断、开、流、回、出、来六个动词,写出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

(2)《饮湖上初晴后雨》把西湖比作西施,写出了西湖迷人的神韵。《望洞庭》中,在诗人的笔下,湖面就是一面未经打磨的铜镜,君山就是青螺,洞庭湖就是白银盘。

(3)《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中的“西子”是指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西施,后两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把西湖比作西施,表达了作者对西湖喜爱。 (4)《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抓住西湖时晴时雨的特征,描绘了西湖在晴天和雨天的不同美景,再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西湖的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