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青藏高原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96142bd0912a2161479298d

青藏高原对全球变暖的三方面响应

摘要: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积雪却出现了增加, 但是各地区积雪变化趋势可能并不一致,或者存在差异;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变暖幅度可能比周围平原地区高出一倍;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和经济正在发生变化。 关键词:全球变暖 高原积雪 气候变化 生态环境

引言:积雪的增加必然对气候变化特别是区域气候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在青藏高原的高度上,如此大范围的积雪增加,对气候变化尤其是对中国的天气气候有什么影响?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积雪增加的原因是什么?西方工业国家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肇事者,而青藏高原是受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导致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又表现出了哪些响应呢?

1、全球变暖引起的高原积雪变化是气候系统中比较活跃的因子,对气候环境变化十分敏感,它既是最活跃的环境影响因素,也是最敏感的环境变化响应因子,青藏高原地处纬度低,平均海拔4 000 m以上,积雪是高原下垫面的一个重要特征,一方面它反射能力强,热传导性差;另一方面融化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量及其水文学效应,使土壤增湿降温,将会改变积雪地表面的辐射平衡和大气热状况,引起大气环流变化,从而对区域气候产生影响[1] 。气候变化总是伴随着冰雪的演变。监测积雪的变化,检验积雪的变化趋势,在探测全球气候变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欧亚大陆积雪出现了减少[2],而青藏高原积雪却在增加[3]。作为一种重要的陆面强迫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 80 年代, 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大约 0.6℃[4], 以

全球变暖为突出标志的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可能对生态系统及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已经引起了科学家、各国政府与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 作为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已成为继南、北极之外又一个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地区[5], 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不仅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部分, 而且对全球气候波动也可能起到触发器和放大器的作用。随着80年代以来全球迅速增温,北半球积雪面积十分显著地减少,达到NOAA卫星观测以来的最低值;而高原积雪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则表现为增长趋势,年振幅从60年代到80年代明显加大。随着80年代全球迅速增温,北半球春、秋、夏三季积雪面积自1987年以来在显著减少,并且与北半球气温呈负相关,引起了广泛的注意。近20年来北半球温带春季积雪面积的减少导致那里春季增温。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冬季积雪仍维持在多年平均值上下,并未出现减少趋势,虽然冬季升温最为显著。与此同时,雷达测高结果表明格陵兰冰盖表面高程在增加,南极冰盖从60年代中以来雪积累率也在增加。降雪量增加是极寒冷地区气候转暖的特征。根据李培基文章[3]所述, 青藏高原积雪和两极地区积雪一样,它与气候相互作用的性质与温带地区截然不同,这里增温将导致降雪量的增加。这种气温一降雪量之间的正反馈作用将不同程度地抵消积雪反射率一气温正反馈作用。虽然高原作为一个整体,积雪量是随全球增温而增加,但是各地区积雪变化趋势可能并不一致,或者存在差异。那么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之下,北半球春、秋、夏季积雪面积减少,但是青藏高原积雪却出现了增加趋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刘华强等[6]认为东亚冬季风的减弱、高原南侧冬春季西风的增强及西风扰动的活跃是造成青藏高原冬春积雪显著增多的主要原因。只有弄清楚高原积雪增加的原因,才能预测积

雪什么时候减少,从而为我国年际和年代际气候预测提供依据。对这一问题,目前的研究结果都还是很初步的。这个问题的圆满解决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2、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青藏高原变暖的速度比世界其他地方更快。有关数据显示,从1961年到2006年,雪域高原的气温不断上升。青海省境内气温每10年上升0.33度,升温速率高于全国和世界平均水平。其中,柴达木盆地平均气温以每10年0.44摄氏度的速率上升。升温导致青藏高原极端气候事件加剧。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鸿烈说“冰川、冻土的融化将给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带来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 ”冰川、冻土的融化给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带来的正面影响是,暂时的生态环境变好;但长期来看,也将带来负面影响,如冰川迅速消融带来的大量雪水有可能导致下游一些湖泊溃决,湖泊周围的牧草被淹没。沼泽草地下永久性冻土融化后,水位下降,可能导致草场退化。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处于青藏高原的冰川融化速度加快、雪线上移,导致一些湖泊水量增加、牧民草场被淹等生态问题接连出现。为此,中科院多次组织大型科考团对青藏高原冰川、大气变化等进行专题考察研究。

3、全球变暖对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和经济产生了影响。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正在发生改变:冰川退化、湿地萎缩、冻土程度减弱、土地沙化等现象明显。以湿地为例,在黄河源区,卫星遥感显示:1990年、2000年和2004年三个时间段,这里的河流、湖泊、沼泽三类主要湿地类型一直呈减少趋势,其中以沼泽面积减少最为显著,从1990年到2004年就减少了近200平方公里。在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青海湖区、黄河源区、龙羊峡库区等地

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土壤沙化,而且沙化面积不断扩大。气候变暖还增加了暴雨的次数和强度,导致黄河源区和长江源区水土流失加重。相关统计资料显示,1961年以来,黄河源区水土流失面积达4.86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源区总面积的47%;长江源区水土流失面积达10.6万平方公里,是青海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全球变暖将给青藏高原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可忽视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即:热量资源增加,农作物生长期延长,气温更加适宜,从而延长青藏高原的旅游旺季。但是气温升高导致干旱加剧、病虫害增多、草场退化;气象灾害增多、强度加重;生态环境进一步退化等。 参考文献

[1] 王叶堂等 2000-2005年青藏高原积雪时空变化分析,2007 [2] 朱玉祥,丁一汇. 青藏高原积雪对气候影响的研究进展和问题.气象科技,2007

[3] 李培基.青藏高原积雪对全球变暖的响应[J].地理学报,1996 [4] 王绍武. 气候系统引论. 北京: 气象出版社, 1994

[5] 姚檀栋, 王宁练. 冰芯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科学通报, 1997 [6] 刘华强,孙照渤,朱伟军.青藏高原积雪与亚洲季风环流年代际变化的关系[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3

全 球 变 暖——论文

青 藏 高 原 对 全 球 变 暖 的 三 方 面 响 应

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 D08A班

王利晓2008191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