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解剖学习题[附答案]@安徽医高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病理解剖学习题[附答案]@安徽医高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9afa41f964bcf84b9d57bec

A.化脓性炎 B.浆液性炎 C.假膜性炎 D.卡他性炎 E.变态反应性炎 8.脓肿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溶血性链球菌 B.绿脓杆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白色葡萄球菌 E.草绿色链球菌

9.白细胞向着化学刺激物作定向移动的现象称为: A.白细胞游出 B.白细胞渗出 C.白细胞吞噬 D.调理素化 E.趋化作用

10.炎症灶中巨噬细胞的主要作用是: A.具有特异性免疫功能 B.形成浆细胞 C.吞噬病原体和组织碎片 D.修复病变的组织 E.释放血管活性胺

11.过敏性炎症主要出现哪种炎症细胞浸润? A.淋巴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巨噬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浆细胞

12.病毒感染的炎症灶中主要出现哪种炎症细胞? A.淋巴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巨噬细胞 D.浆细胞 E.嗜酸性细胞

13.肉芽肿性炎症病灶中的主要炎症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 B.巨噬细胞 C.嗜酸性细胞 D.纤维母细胞 E.淋巴细胞及浆细胞

14.在化脓性炎中,坏死组织的液化分解是由于下列哪一类细胞 的存在所致:

A.浸润的巨噬细胞 B浸润的中性粒细胞 C.浸润的嗜酸性粒细胞 D.浸润的淋巴细胞 E. 浸润的浆细胞

15.卡他性炎一般是指发生在:

A.皮肤的渗出性炎症 B.皮肤的变质性炎症 C.粘膜的变质性炎症 D.粘膜的渗出性炎症 E.粘膜的增生性炎症

16.急性炎症引起局部肿胀的主要因素是: A.变性及坏死 B.充血及渗出 C.增生及化生 D.炎症介质的形成 E局部分子浓度升高

17.出血性炎症时,出血的主要原因是: A.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B.静脉淤血

C.组织缺血缺氧 D.组织内胶体渗透压增高 E.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

18.以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的炎症一般可形成:

A.假膜性炎 B.浆液性炎 C.出血性炎 D.化脓性炎 E.卡他性炎

19.慢性炎症病灶内浸润的炎性细胞主要为:

A.嗜酸和嗜碱性白细胞 B.嗜中性粒细胞和浆细胞 C.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D.淋巴和嗜酸性粒细胞 E.嗜中性和嗜酸性粒细胞

20.渗出液对机体的有利因素除外下列哪项: A.纤维素的渗出有利于修复 B.纤维素的渗出有利于限制细菌蔓延 C.纤维素的渗出有利于机化 D.渗出液可稀释毒素或有害刺激物 E.渗出液带来各种抗体,补体及杀菌物质 21.下列哪一种疾病的病变是以变质性炎为主? A.慢性阑尾炎 B.肾小球肾炎 C.急性重型肝炎 D.大叶性肺炎 E.蜂窝织炎

(四) 问答题(第1题6分,第2-4题每题7分) 1.试述炎症时渗出物的作用。 2.漏出液和渗出液的鉴别

3.何为炎症的典型局部表现?其发生机制是什麽? 4.试述炎症的结局。 (五)判断题(每题1分) 1.( )炎症反应均对机体有利

2.( )假膜性炎是指浆膜的纤维素性炎

3.( )卡他性炎一般是指发生在皮肤的渗出性炎症

4.( )慢性炎症病灶内浸润的炎性细胞主要为嗜酸和嗜碱性白细胞 5.( )肝炎属于化脓性炎症

6.( )毒血症时病人有全身中毒症状,血培养阳性 7.( )急性炎症引起局部肿胀的主要因素是充血及渗出 答案

一、名词解释 (每题4分)

1.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致炎因子所致局部损坏而发生的防御性反应。 2.感染:由生物性因子引起的炎症。

3.炎症介质:是指一组参与并诱导炎症发生发展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 4.蜂窝织炎:在疏松结缔组织中发生的弥漫性化脓性炎。

5.肉芽肿性炎:炎症局部以巨噬细胞及其演变的细胞增生为主,形成境界明显的结节状病灶,称为肉芽肿性炎。 6.脓肿:器官或组织内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其主要特征是局部组织发生坏死溶解,形成充满脓液的腔. 二、填空题 (每空0.5分) 1. 血管 活体 防御性

2.变质 渗出 增生 3.变性 坏死

4. 红 肿 热 痛 功能障碍 5. 发热 白细胞增多

6. 血清 疏松结缔组织 浆膜 粘膜 7. 脓肿 蜂窝织炎 表面化脓和积脓 8. 纤维蛋白 粘膜 浆膜 肺

9. 非特异性增生性炎症 肉芽肿性炎症 10.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浆细胞 单核细胞 11.变质 渗出 增生 三、选择题 (每题1分) 1.E

2.A 3. E 4.D

5.E

6.D 7.A

8.C

9.E

10.

C

11.D

12.A 13.E

14.B 15.D 16.B 17.A 18.D 19.C 20.C 21.C 四、问答题 (第1题6分,第2-4题每题7分) 1.试述炎症时渗出液的作用。

答:(1)稀释毒素及有害物质,减轻对局部的损伤作用;(2)为炎症灶带来营养物质,带走炎症灶内的代谢产物;(3)渗出物中有抗体补体等,可消灭病原体;(4)形成的纤维蛋白相互交织成网,可防止细菌扩散,并利于巨噬细胞发挥吞噬作用;(5)渗出物中的病原微生物及毒素随淋巴液至局部淋巴结可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及细胞免疫反应;(6)在炎症后期,纤维蛋白网还可成为修复支架; 2.漏出液和渗出液的鉴别 答:

原因 外观 蛋白含量 比重 细胞数 凝固 LDH

3.何为炎症的典型局部表现?其发生机制是什么? 答:红、肿、热、痛、功能障碍是炎症的典型局部表现

①红,由于炎症早期动脉性充血,后期静脉性充血,导致局部组织变红②肿,急性炎症期,由于炎症充血、渗出物增多致炎性水肿。慢性炎症时由于局部组织细胞增生③热,炎症局部动脉性充血,流量和流速增加,局部代谢增强而致局部发热④痛,炎症局部疼痛与多种因子有关,包括炎症介质,钾离子,局部组织张力增高压迫神经末梢⑤功能障碍,炎症病灶内的实质细胞的变性坏死代谢异常等造成的压迫阻塞肿胀疼痛都可以引起炎症局部组织和器官的功能障碍。 4.试述炎症的结局。

答:①炎症消退:若机体抵抗力强,病原体被及时消灭、清除。炎症渗出物和坏死组织及时溶解液化吸收,通过周围正常细胞完全再生修复,使病变组织完全恢复正常结构和功能,也称完全痊愈。如果机体抵抗力较弱,炎症灶渗出、坏死的范围较大,则形成肉芽组织,再逐渐变成纤维组织而修复,局部有较多的瘢痕组织形成,也称不完全痊愈。②炎症迁延:致炎因子在体内持续存在,炎症反复发作,炎症过程可由急性转变为慢性,使炎症长期不愈,病情时轻时重。如急性病毒性肝炎转为慢性肝炎。③炎症扩散:由于机体抵抗力较弱,病原体毒力强、数量多,在体内大量繁殖,炎症灶则向周围扩散,并侵

渗出液 炎症 混浊 30克/L以上 >1.018 >1000*10/L 常自凝 >2.2ukat/L与血清LHD之比≥0.6 6漏出液 非炎症 澄清 30克/L以下 <1.015 <500*10/L 不能自凝 <2.1ukat /L与血清LHD之比≤0.5 6入淋巴管、血管扩散到全身,引起不良后果。A. 局部蔓延 B.淋巴道扩散C.血道扩散病原微生物或某些毒性产物从炎症灶侵入血循环或其毒素被吸收入血,引起菌血症、毒血症、败血症和脓毒败血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五判断题(每题1分)

1. × 2.√ 3.× 4.× 5.× 6.× 7.√

第四章 肿 瘤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 1.肿瘤 2.异型性 3.肿瘤的转移 4.癌 5.肉瘤 6.癌前病变 7.原位癌

二、填空题(每空0.5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划线空白处) 1.决定肿瘤生物学特征的成分是 。 2.恶性肿瘤细胞的异型性主要表现为 。 3.肿瘤的生长方式有 、 、 。 4.癌易经 转移、肉瘤易经 转移。 5.癌是指 。 6.肉瘤是指 。

7.恶性肿瘤的转移途径包括 、 、 。

8.肿瘤的组织结构包括 和 两部分,诊断常根据 。 9.肿瘤的实质在 和 与起源组织相似叫分化高。 三、选择题(每题1分)

A型题(最佳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肿瘤性增生和其它类型的增生最根本的区别是 A.增生迅速 D.病因尚不明了 B.增生对机体有害 E.以上都不是 C.增生细胞分化不成熟

2.下列哪一项不符合肿瘤的特点?

A.相对无止境的生长 D.增生过程必须有致瘤因子持续存在 B.生长旺盛 E.不同程度失去分化成熟的能力 C.与机体不协调 3.肿瘤的实质是指

A.肿瘤的本质 D.肿瘤细胞 B.肿瘤的异常增生 E.结缔组织 C.肿瘤组织 4.分化程度高是指

A.肿瘤周围有较多的淋巴细胞 D.有较大的异型性 B.不容易引起器官的阻塞和破坏 E.高度恶性的肿瘤 C.与起源组织相似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肿瘤细胞核的异型性

A瘤细胞大小不一 D核畸形,核仁大,核膜增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