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6.2.1《人的发现》精品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6.2.1《人的发现》精品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9d25cbe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3d

第二课 冲破思想的牢笼

人的发现

一、【课表解读】

课标:2-3-2例举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评析他们的主要成就。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欧洲中世纪的知识点,学生已初步了解欧洲中世纪的社会特点,为本节课的学习打好了背景解读的基础。

封建神权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学习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文艺作品,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

(2)学生能够明确列举近代科学史上代表人物的理论对科学的影响;

(3)学生能够说出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以及这一运动的思想主题,理解其对后世的影响。

2、方法与过程

(1)学生学会结合图文资料,学生能够学会利用资料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提高鉴赏能力;

(2)学生学会利用书籍、网络、媒体等各种渠道搜集相关资料,辩证分析历史上有关人神关系的言论;

(3)学会运用全面的历史的眼光看问题,对主要人物及思想作出适当的评价。 3、情感与价值观

(1)学生通过对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的欣赏,培养对美的感悟; (2)学生通过对哥白尼、布鲁诺、牛顿事迹的学习,培养起科学精神;

(3)学生通过对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的贡献的学习,培养自由、平等和民主思想。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了解科学史上代表人物的有关事迹,进一步体会人类对人地关系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了解启蒙运动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和民主思想,在政

治和思想史上都占据重要地位。

教学难点:人文精神的内涵;通过科学家的事迹,向学生传播科学思想,激励学生认真学习;懂得启蒙运动是伴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思想运动,它是一个时代思潮,反应了一个时代的精神。

五、【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人的发现” 【导入】

开门见山式: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冲破思想的牢笼—“人的发现”》这一课时的内容。

【比较欣赏】(安排“找茬”的课堂活动)

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与中世纪镶嵌画比较。(幻灯片放映两张图片) 简单介绍意大利博学家达芬奇。

比较分析《蒙娜丽莎》、镶嵌画、目的、背景、优美的自然风景、教堂耶稣十字架、中世纪背景。

【比较结论】

提倡人性,反对神性。 【过渡】

提倡人性和反对神性被称为人文主义并非常流行于14世纪的意大利和欧洲,这种借助文艺创作来宣传人为主义,就称为文艺复兴。

【过渡】

在深入解读了文艺复兴以及我们之前欣赏的女性的优雅端庄之美后,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男性的阳刚之气。(幻灯片放映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塑和中世纪的雕塑画)

【品雕塑】

让学生合作品读大卫雕塑和中世纪雕塑,自主探究两种作品所存在的不同,并理解大卫雕塑所体现的人文精神。

学生在品读的时候简单介绍米开朗基罗和大卫,以及适当地提醒从哪些方面来品读这个作品。

【过渡】

中世纪可让我们欣赏,使我们的心灵得到解放的不仅仅有画作和雕塑,并且在当时最先

引人深思的是文学作品。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有“文艺复兴之父”之称的但丁的作品。

【答一答】

展示文字材料,并阅读:

《神曲》全诗但丁以第一人称的形式描述自己在幽暗的森林中醒来之后,迷失了道路,开始了幻游。在遇到豺、狮、狼三头猛兽之后,惊恐万分,这时,但丁最崇拜的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前来搭救。在维吉尔的帮助下,但丁游历了地狱和炼狱。地狱一共九层,上宽下窄,像一个大漏斗,凡是生前做过坏事的人,不管是教皇还是普通人,都会在地狱中受到惩罚。炼狱中灵魂的罪孽较轻,它漂浮在海上,共分为七层。历经炼狱之后,维吉尔退去,但丁心中的恋人贝缇丽彩前来迎接他,他进入了天堂乐园。天堂也分为九层,九层之上是人类理想的生活境界,一个充满了爱的地方。

思考:《神曲》中的地狱、炼狱和天堂具体指什么?表达了但丁怎样的思想感情? 地狱:被披着宗教外衣的教皇、教士统治着的社会,他们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人们的生活悲凉而凄惨。

炼狱:人们步入天堂的必经之路。

天堂: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揭露了封建统治的残暴专横、教会的贪婪腐败。 【过渡】

正如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所说的那样: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文艺复兴的作家就是这样借着文学作品来肯定和欣赏人的,就是这样的豪放,莎士比亚对人的夸奖用火一般热烈的语言燃烧起了对人伟大的发现。

【小结】

是的,中世纪的欧洲,人在神面前是有多么的渺小,但是也有像但丁、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莎士比亚等诸如他们一样的巫术勇敢地英雄在通过各自不同的方式在欧洲中世纪提倡人性,反对神性。

【自我测评】

1、天主教耶稣会的章程规定人对神绝对服从,下级对上级绝对服从,反映了等级森严的教会制度,体现了神权的威严。

2、彼特拉克的话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对人的需要的肯定,他重视人的世俗生活以及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这就扫除了人在神面前的卑微心态,是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

褒扬。

思考:这两段话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这两段话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对神权的维护,而后者是对人性的肯定。

六、【本课小结】

文艺复兴是新型的资产阶级为了在思想上反对教会神权而采取的一场运动,它的实质就是通过文艺创作,来要求尊重人,尊重人的需要,要求人的个性解放。而中国的许多文学作品也有着累死的思想主题。

7C学科网,最大最全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教学资料详细分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