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节元素周期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a23a63b50e2524de4187e1b

11.

12.D 解析:化合物一定存在离子键则必为离子化合物,而离子化合物的特点是:熔融状态能导电,故D正确。物质的溶解性与离子键无关,故不能通过是否溶于水来判断,A、B都不正确;有些化合物不含离子键,溶于水也能导电,如H2SO4,因此C错误。

13.D 解析:根据题意设甲的原子序数为x,乙的原子序数为y,故有x+y=x+8,解得y=8,乙为氧元素;甲、丙同一主族,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甲与丙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4,故甲为碳元素,丙为硅元素。甲、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有CO、CO2,都不是离子化合物。

14.D 解析:失去电子吸收的热量越少越容易发生,其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得到电子,放出的热量越大,越容易发生,其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A、B元素的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说明对应的离子为阳离子,且化合价为+2;C、D元素的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说明对应的离子为阴离子,且化合价为-1;A比B吸收热量大,说明B的金属性更强,D放出的热量比C大,说明D的非金属性更强,故B与D形成的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的可能性最大。

15.(1)Ca(ClO)2 HClO

(3)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

解析:由离子化合物AB2的阴、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1 mol AB2分子中含有54 mol电子,则A、B两元素的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氩原子相同,A为Ca,B为Cl。反应式②是生产漂白粉的反应,反应③是强酸制弱酸。

16.

(3)复分解 (4)<

解析:(1)根据Na3N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以及书写电子式的规律可知:Na3N是离子化合物,1个N原子得到3个Na原子失去的3个电子后变为离子。(2)根据题目所给条件,不难写出Na3N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3N+3H2O===3NaOH+NH3↑,生成的NaOH和NH3都易与HCl反应生成盐和水。(3)Na3N与水的反应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复分解反应,即AB+CD===AD+CB,且无元素化合价的变化。(4)Na与N3电子层结构相

++-

同,但Na的核电荷数多,故Na的半径小于N3的半径。

第2课时 共价键

1.A 2.B

3.B 解析:S与O能形成SO3,属于AB3型共价化合物。

4.C 解析:Be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BeCl2中一个Be原子与两个Cl原子形成两个共价键,因此成键后Be最外层为4个电子;H2S分子中一个H原子与一个S原子形成一个共价键,因此成键后的H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S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在SF6中一个S原子结合六个F原子形成六个共价键,因此成键后S原子最外层有12个电子。

5.A 解析:对于单原子分子不存在化学键,如He等。 6.D 7.D 8.C 9.BC

10.AC 解析:一个氮原子含有7个核外电子,故一个N5含有34个电子。

11.(1)CG (2)A (3)CEG (4)AF (5)D

12.D 解析:A中NaOH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B中H2O2含有极性和非极性共价键;C中CH3COOH含有极性和非极性共价键;D中乙酸钠含有离子键、极性和非极性共价键。

13.C 解析:看懂F2的结构图后,先推导A的化学式,从结构图看出,其中一个原子用3个最外层电子分别与另三个原子成键,还有2个未成键的最外层电子,则该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原子序数1~10的元素中,只有N的最外层为5个电子,另三个原子应是H,故A的化学式为NH3;同理推测,B为HCN,C为CO(NH2)2,D为BF3。

14.(1)C O S

(2)离子键、极性键(或共价键) 离子

--

15.(1)Be+2OH===BeO22+H2↑

--

(2)NaOH溶液 Be(OH)2+2OH===BeO22+2H2O (3)共价

(4)LiLi Li3N

解析:AlCl3熔沸点较低,易升华,为共价化合物,所以BeCl2为共价化合物,Be(OH)2

为两性氢氧化物。Mg在空气中燃烧,生成MgO与Mg3N2,所以Li在空气中燃烧,主要产物为Li2O,次要产物为Li3N。

16.(1)碳 氧 铝

(2)H2O2+H2S===S↓+2H2O

(4)大于 OH+Al(OH)3===AlO2+2H2O (5)N2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