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套试卷合集】安徽省阜阳市2019-2020学年语文高三上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套试卷合集】安徽省阜阳市2019-2020学年语文高三上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a23cc04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83

调好色的瓷碟一字排开;宣纸也早平铺好,四角用瓷镇纸压着。他拎起一支大斗笔,刷刷地画起来。他希望在宣纸上画出那一片久远的雨声……

【注】①木笕:引水用的长木管,安在房檐下或田间。

16.作品第③段不惜笔墨对“雨声”进行了描写,这样安排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5分) 17.“他”在露台上搭建了青瓦木屋架,设置了瓷圆桌、瓷凳、红泥火炉等,为什么却找不 回“那种声音”?(4分)

18.“他”为什么怀念那“一种声音”?(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小题。

这是谁的城市化? 肖锋 (一)城市化必须回答两个命题

中国的城市化运动是人类史上最伟大的迁移,时间之急、规模之大、冲突之剧烈、影响之深远,无以匹敌。 中国的城市化或城镇化必须面对两个命题。 第一个命题:是市长的城市化还是市场的城市化?

历史上的城市是自然生成,先有“城”(防卫)后有“市”(交易),逐渐融合为城市。

今天,城市化是一场运动,一场围绕权力、资源的角逐。君不见,“拆城市长”们大手一挥,千年文脉断绝。所谓“国际大都市”清洗一切。老外说,中国的城市越来越没看头了。因为千城一面。

城市策划人王志纲称,城市经营是市长和市场的一场“双人舞”。在这场双人舞中,两者的分工应该是政府主导、企业运营。而实际上,市长们既是指挥官(定规划),又是运营商(搞开发),还是建筑师(指导设计)——建个“标志性”建筑;“给我搞一百年不落后的”;要有突破性的;要有国内没有、国际领先的。他们要的是GDP、税收和表面的光鲜靓丽。

可历史是城市之根,文化是城市之魂。人们看到的是越来越陌生的老城和千篇一律的新城。过去三十年对城市历史文化的破坏比“文革”十年更甚。

不但老北平、老上海、老广州等都将成往事,老宁波、老青岛、老昆明也成往事。它们是图片上的绝版城市。今天的市长们如何面对后人的指责?

第二个命题:是本地人的城市化,还是与外地人共享的城市化?

未来20年将有约5亿中国人口成为新市民。205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从现在的51%提高到76%以上。 中国城市化的本质是利益博弈、利益再谈判。城市化关键在“化”,即新移民成为市民以及居民成为公民。其中外来人员融入是社会公平问题。当涉及个人利益时所有漂亮的口号都靠边站。

外来人员检验着一座城市的包容度。“北漂”说明北京容得下他们;“新上海人”说明上海试图包容;“新客家人”或者“过江龙”说明或许最包容的还是饱经市场化洗礼的广东。

革命时期,中国的问题是农民和土地问题;今天,中国的问题是2.5亿农民工及其家属融入城市的问题。这意味着他们要像市民那样,享受学校、医院、养老等基本的公共服务和福利。据城建部测算,一个外地人变成市民,财政要掏8万元。按目前全国2.5亿农民工计要掏20万亿元(未计其家属)。但这个测算忽略了外地人创造的价值——只有每人8万元吗?

新生代农民工不再“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们要成为新市民,他们要享受现代化。可现实是他们乡下回不去,城里进不来。试想数亿年轻人进不来也回不去,中国的城市如何安定?

(二)城市化必须解决两个矛盾

张钦楠的《阅读城市》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一栋栋建筑是“字”,一条条街道是“句”,街坊是章节,公园是“插图”。透过它们,我们阅读到“人”,活着的和逝去的人。是人缔造了城市也创造了城市文化。

城市的发展有如铺一张底图,然后一层层书写,仿佛古人与今人在对话。①而今天是速成城市。权力的大手一挥,于是系统格式化。

正如丘吉尔所说,“人创造建筑,建筑也塑造人”。在一样的建筑群中,人们一样的服饰,一样的冷漠表情。无论梁思成如何叹老北平,于坚如何叹老昆明,旧城连同那些儿女情长一并被涤荡而去。

一个只有骨干没有细胞的城市,是一个没有魅力的城市。②

随着老建筑的铲除,原来的社区温情也被冷漠取代。城市人疏离化、原子化。于是“老人摔倒不去扶”,于是“小悦悦式悲剧”发生,于是陈水总们就报复社会了。

广州城管被小贩狠抓下体的场景刚为该群体赢回点同情心,延安城管就以更具视觉冲击力的踩头激发声讨,暴力执法与暴力抗法连为一体。“以暴制暴”或成为城市管理的常态。

厦门是个享受生活的城市。工夫茶与信佛让厦门人温良敦厚。老城区的小吃店,老辈人做不好都不好意思拿出来卖,因为怕被街坊笑话。哪像现在人脸皮厚,只要赚钱,只求短平快。

以上这些其实都只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培护好“社会”的细胞,城市不要疏离化、原子化,要有老礼,要有温情,许多悲剧或许就化为无形了。

19.城市化必须解决哪两个矛盾?(4分)

20.分别指出两处划线文字的修辞方法,并分析所用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5分) (1)城市的发展有如铺一张底图,然后一层层书写,仿佛古人与今人在对话。 (2)一个只有骨干没有细胞的城市,是一个没有魅力的城市。

21.如何才能让“城市化”健康发展?依据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请仿照划线句子另举两个事例。

心正则笔直。宋代抗金名将岳飞,精忠报国,一心收复失地,不是写下了情真意切,壮怀激烈的《满江红》? (1)

(2)

23.请根据下面这则材料,就国庆黄金周期间水上出行事宜,给广大市民作三个温馨提示。不超过60字。 据广东海事部门昨天统计,黄金周期间广东水上出行人数创历史新高,超过420万人次,造成了一定的水运压力。昨天,广东海事局南沙海事处的现场执法人员登上部分船舶进行安全检查,发现有些船舶没有航行、消防、救生设备,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很难自救。据了解,广州水巴逐渐开始营运,水上出行将成为一种趋势。但很多市民还没有安全意识,很多人还不知道海上救急电话12395。

温馨提示: 1. 2. 3.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报道:山野菜贸易中,蕨菜出口销路非常好,有多少收多少。可是最近几年,国外客商却不要了,因为菜不好。采蕨菜的最佳时间只有十天左右,这期间的蕨菜鲜嫩好吃,早了不成,晚了就老了。采好后,要摊放在地里晾晒一天,第二天翻个个,再晾晒一天,把水分蒸发干,然后再成把捆好,装箱。等食用时放在水里浸泡一下就可以了。可是当地农民为了多采多卖,来不及放在地上晾晒,而是放在热炕上暖,这样只用两个小时就烘干了。这样加工处理的蕨菜,从外表上看哪都一样,可是食用时,不管放在水里怎么泡,都像老树根一样,根本咬不动。客商发现后,对此提出警告,一次,两次,还是如此。结果,人家干脆封杀,再不从我国进口了!那些农民,省略了两天的阳光,但是最终被烘干的却是自己!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参 考 答 案

1.B(pào/páo、yán/yàn、lù/lòu;A项pàn/xìn、kànɡ、màn/wàn;C项bài/bì、kuī、ǎo/niù;D项pī、ɡǎn/kàn、càn/chán)

2.A(原形容军中正忙于准备的状态。后来形容消息普遍流传,议论纷纷。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原句是指公众的一种情绪,而非言论。B指虽然提到了,但说得不详细。C风稍一吹,草就摇晃。比喻有微小的变

动。D把风的响声、鹤的叫声,都当做敌人的叫阵声,疑心是追兵来了。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3. D(A搭配不当,“发扬”和“内涵”不搭配,应改为“弘扬文化内涵”。B语序不当。“不仅……还……”表示递进关系,两个分句应调换位置。C句式杂糅。“出现数百只风筝”和“有数百只风筝在天空中飞舞”杂糅。)

4.B(本文段先提出一个问题“是不是问题在作弄我们呢?”。②是作弄的表现。③进一步说明作弄的表现。然后用昆德拉的话总结这种作弄,⑤是对⑥的具体解说。④应该是对这个问题思考的结果,所以放在最后。)

5.D(经过)

6.B(连词,表修饰;连词,表承接。A.都是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C.都是介词,因为。D.都是连词,表假设,那么,就。)

7.A

8.C(A.“高祖不为所动,促令急攻”与原文不符。B.被授予内史、尚书令和封为秦国公、秦王的均为太宗李世民,而非高祖。D.与原文的“不得与先王并,而称极治之时”不符。)

9.(1)①高祖不采纳他的意见,急令率军出发(撤退)。太宗于是在军帐外放声大哭,哭声让军帐内的高祖也听到。[4分。答对“引发”“闻”各得1分;大意对得2分。]

②(隋军)放下悬门(吊桥),老生拉着绳索想把悬门拉起,于是太宗斩杀了他,平定了霍邑。 [3分。答对“发”“上”各得1分,大意对得1分。]

(2)①隋祚已终,太宗潜图义举。(隋朝气数已尽,太宗暗中谋划举义起事)

②本兴大义,以救苍生,当须先入咸阳,号令天下。(原来我们举义起事,就是为了拯救黎民百姓,因此应该先入咸阳,号令天下)

③还守太原,一城之地,此为贼耳。(退兵固守太原一座城池,这只能当强盗而已)

[3分。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2点得3分。找出的事例只要能体现太宗“有天下之志”,即可得分。] 【译文】

太宗文武大圣广孝皇帝,名讳世民,是高祖的第二个儿子,她的母亲是太穆顺圣皇后窦氏。高祖守太原时,太宗十八岁。当时隋朝的气数已尽,太宗暗中谋划举义起事。经常纡尊礼贤下士,散发财物来给养门客,(因此)无论是盗贼还是侠士,没有不愿意为他效死力的。等到举义时,太宗就率领军队攻占了西河,攻克城池。大军又向西进发到贾胡堡,隋朝的将领宋老生率领两万精兵驻扎在霍邑,来抵抗举义的军队。恰逢连日大雨,唐军的粮食断绝,高祖和裴寂商量暂且撤军回太原,再作谋划。太宗说:“本来我们举义兴兵,是要拯救苍生百姓的,因此应当先进入咸阳,号令天下。现在遇到一些敌人就要撤退,恐怕跟从我们举义的人很快将解体。回去守住太原区区一个城,这也只是当强盗而已,又凭什么能保全自己?” 高祖不采纳他的意见,急忙命令军队撤退。太宗于是在军帐外放声大哭,哭声让军帐内的高祖也听到了。高祖召他进帐询问原因。太宗回答说:“现在我们凭正义的名义起兵,如果向前作战就一定能胜利,如果后退回去就一定解体。我们的军队解体了,又有敌人在后追击,死亡很快就到了,因此悲伤。”太祖这才醒悟,不再要求退兵。八月己卯,雨停了,高祖率领军队向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