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医药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最新医药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a882da7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88

增长点。作为“第三利润源”的医药物流,正是医药行业利润的新源泉。湖南医药物流中心的应运而生,既是医药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内外医药行业发展趋势的使然。

(一)项目建设是湖南医药市场的需要

湖南省历史上是全国药品的传统销区。上世纪八十年代,湖南药品销售处在全国的上、中游水平,但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至本世纪初,药品销售总额逐渐跌落至全国平均水平之下。究其原因,关键是“分散采购、自营配送”,药品经营长期俳徊在高费低效的圈子内。本世纪初,经济发达省份的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省市,相继建成医药物流中心,采取“集约经营,统一配送”方式,充分发挥物流中心中转中心的作用,连接多种运输方式,实行多式联运,降低了营销、物流成本,药品销售总额一举走到了全国各省的前面。

湖南人口众多,药品销售额大幅度提升具有广阔的前景。但药品价格的居高不下,又限制了药品销量的增长。只有通过医药物流平台,实现各类资源的优化整合,降低费用,药品价格才能实行符合经济规律的降低,销量才会扩大。因此,医药物流项目的建设,是湖南医药市场发展的需要。

(二)该项目建设是湘潭市委、市政府把湘潭打造成“湘中南现代物流中心”决策的需要。

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物流产业政策,符合湘潭市市委、市政府将湘潭打造成“湘中南现代物流中心”的战略方针,得到了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的支持。同时,该项目的建设加快了“城市东移”的进程,扩大了内需,将促进湘潭市乃至湖南经济的发展。

(三)是恢复湘潭“药都”地位的基础

湘潭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湘潭在我国历史上曾是四大“药都”之一。上世纪四十年代,作为我国中药材交易的重要集散地,交易量达到历史鼎盛时期。上世纪九十年,湘潭市政府试图恢复湘潭“药都”地位,着力打造了湘潭国药城,也曾盛极一时,影响周边。但由于未形成统一的经营格局,物流设施落后,系统管理滞后,在全国性医药市场整顿时被封杀。 2003年湘潭市委物流工作调研组根据湘潭医药在全省的地位、湘潭人文背景、地理条件、资源状况;依据全国中药普查所显示的湖南中药品种数处全国第二的地位,多方论证后提出打造湖南医药物流中心,以此为契机,重振“药都”雄风。

二 项目建设条件

(一)区位条件

湖南医药物流中心选址在湘潭市新城区的芙蓉东路与茶园

路交叉的西北角地块。东临湘潭市双马工业园,南傍高新区万博国际物流园。

湘潭处于长株潭金三角地区,也是长江以南四大中心城市

—上海、广州、重庆、武汉的唯一地理中心。区位地理优势明显。

医药物流中心项目区位确定,符合医药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条件。

(二)用地条件

湖南医药物流中心建设用地分属湘潭市高新区茶园村、岳塘区板塘乡西塘村。共占地135.68亩。

用地为典型丘陵地貌,地形高差较大。用地以山地为主,兼有少量水塘和农田。且山地多为荒山,林木较少。场址范围内无永久性建筑物。无古树、古墓、古迹遗址或其它人文景观遗址。无电力高压走廊、城市主要管线、排污主管道等,便于

建筑布局。

用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较好。场址上层土为第四纪洪积层,大部分为红色塑粘土和黄色亚粉土,深层为沙砾岩和第三纪红色砂岩,无溶洞等不良土质,不会发生山崩、滑坡等地质灾害。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湘潭为少震区和无震区。用地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红层裂隙水,地下水较低,富水性为中等。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较好,不会对项目造成灾害性影响。

(三)市政条件

湖南医药物流中心项目建设市政配套外部环境良好。项目地800米处是湘潭市100KV变电中心站,物流中心生产、配送、生活用电供电线路短,且能满足用电需求。项目周边已形成环状城市供水主管,且用地范围内可供井水和池塘水,能满足项目施工及营运要求。

(四)规划条件

该项目自2003年筹建以来,湘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