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湖北省名校物理八年级(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湖北省名校物理八年级(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aa18c06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16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将边长10 cm的正方体木块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木块静止时,上表面距离水面 4 cm,g取10N/kg,则

A.木块受到的浮力为4N

B.使木块完全浸没需要施加4N向下的压力 C.木块的密度是0.4g/cm3

D.木块底部受到水向上的压强为10Pa

2.由两种密度之比为ρA:ρB=3:2的材料制成的小球A和B.其质量之比mA:mB=4:3,其外观体积比为VA:VB=3:2:则下列有关小球的说法错误的是 A.A.B两小球可能都是空心 B.A,B两小球中,A球肯定是空心 C.A.B两小球中,B球肯定是空心的 D.A.B两小球中不可能都是实心的

3.测量视力时,人距视力表5m。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所示,小明面对镜子背对视力表,检查视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3

A.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距平面镜6m B.小明在平面镜中的像距视力表5m C.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距小明4m D.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距视力表3m

4.下列图中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乙图中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丙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 D.丁图中漫反射的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5.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20cm处移到4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小,像距变小 C.像变大,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

6.如图所示,向透明塑料袋内吹气后,将袋口扎紧,再在袋口下挂一重物,将它放入盛水的玻璃容器中,就成了一个“空气透镜”。当平行光束射到这个“空气透镜”上时,射出的激光束将成为

A.会聚光束

B.发散光束

C.平行光束

D.不能确定

7.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 )

A.初春,冰河消融

B.仲夏,绿叶挂珠

C.深秋,红叶落霜

D.寒冬,滴水成冰

8.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轻轨两旁安装隔音板 B.摩托车烟囱上安装消声器 C.街头设置噪声检测仪

D.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9.物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A.北方冬天冰冻衣服变干-液化现象 B.冬季地面上霜的形成-凝华现象 C.冰棍冒出“白气”-汽化现象

D.从冰箱中拿出的冰棒上面有白色粉末-凝固现象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B.“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响度大

C.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不能证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超声波与次声波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40m/s 二、填空题

11.小强用天平、量筒和一个容器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经过规范操作,得到如下数据: 实验编号 液体的体积V/cm3 1 4 2 12 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m/g 320 28 则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容器的质量为_______g,能正确反映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与液体的体积关系的图象是如图中的________

12.影子游戏说明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_______传播的。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_______透镜折射后会向外散开。

13.雨后睛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的是_______(选填“积水”或“地面”),原因是光照到它表面上发生的是______________。白天雨过天晴,天空中出现的彩虹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

14.从冰箱中取出的冻鱼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冻鱼身上出现一层白霜,又过一段时间冻鱼身上的霜变成了水。此过程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先________后________。

15.在中国科学技术馆2层的“探索与发现”展厅中,有一组体验声音聚焦的装置。它是由两个具有抛物面的圆形物体组成,如图所示为其中的一个。小莉和小刚分别站在两个抛物面的焦点处,小莉小声说话,小刚可以清晰地听到小莉的声音。这是因为小莉发出的声音先后在两个抛物面上发生________,并使声音________于小刚所在区域。

16.真空中光速约为c=_______ m/s,太阳光传到地球约需500s,由此可知日地距离约为_______m。 三、计算题

17.有一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0.1kg,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kg,用此瓶装金属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0.8kg,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水时,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0.9kg,

求:(1)玻璃瓶的容积;(2)金属颗粒的质量;(3)金属颗粒的密度。

18.一辆汽车以某一速度正对山崖匀速行驶,司机在距山崖355m处鸣笛后2s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

(1)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声音所走过的总路程: (2)汽车的速度v。 四、实验题

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多次改变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进行实验

B.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靠拢,调节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C.将蜡烛移到某处,移动光屏,寻找烛焰清晰的像 D.记录物距、像距的值和像的特点

E.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并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

(2)小明实验时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f=10cm,当烛焰放置在如图所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承接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接着把烛焰移至20 cm刻度线处,若仍要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20.实验桌上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的透明玻璃为平面镜),还提供了一把刻度尺和相同大小的中国象棋棋子18个,9个为红色,9个为绿色。小军计划用这些器材探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的关系”。

小军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将两个叠放的红棋子作为物体放在平面镜前面的白纸上,在平面镜后面改变两个叠放的绿棋子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绿棋子与物体的像均完全重合,并记录实验数据。

②改变物体(两个叠放的红棋子)到平面镜的距离,在平面镜后面改变两个叠放的绿棋子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绿棋子与物体的像均完全重合,并记录实验数据。

③再改变四次物体(两个叠放的红棋子)到平面镜的距离,仿照步骤②,做四次实验。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小军计划探究的问题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

(2)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可知,小军实际探究的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___________的关系; (3)针对小军计划探究的问题,在实验步骤②中,应改变_______。 21.某小组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时间/min 温度/℃ 0 90 1 92 2 94 3 96 4 98 5 99 6 99 7 99 8 99 …… …… (1)图(a)中甲、乙、丙三种读温度计的方式正确的是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