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内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内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ab2ae57f01dc281e53af074

(4-50)

?0?

W4K1ExQ1?2ux(4-51)

ρ0是 x=0处的污染物浓度,可以用式(4-51)计算: 式中:W ——单位时间内排放的污染物质量,g,

Q ——河口上游来的平均流量净泄量,m3/d。 适用条件:

均匀的潮汐河口充分混合段;非持久性污染物;

污染物连续稳定排放;只要求预测潮周平均、高潮平均和低潮平均水质。 (2)污染物在河口混合模型

如果要求污染物与河口水混合过程中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则应采用二维动态混合数值模型预测:

???????2??2??ux?uy?Ex2?Ey2?K??t?x?y?x?y2.河网水质模型

要模拟和预测河网的水质非常复杂;已有几种理论计算模型,但实际应用性和可操作性差。

一般计算原则是将环状河网中过水量很小的河流忽略,将环状河网简化为树枝状河网。采用水力学模型和水质模型耦合的计算模型进行动态模拟。

掌握详细的河网水文和水质同步监测数据时,可将河网分段,采用完全混合模型估算。

第三节湖泊(水库)水质模型

一、湖泊、水库水文及水质特征

湖泊水库系长期占有陆地封闭洼地的蓄水体,湖泊是天然形成的,水库是由于发电、蓄洪、航运、灌溉等目的拦河筑坝人工形成的,它们的水流状况类似,水面积一般较大,水流缓慢,换水周期长,水体自净能力较弱,体现出与河流不同的水文、水质特征,主要集中体现在湖泊、水库的水温垂直分层和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上。

1.湖泊、水库的水温结构特征

湖泊、水库内的水文状况,既受气象的影响,也受湖泊、水库大小、水深、水流缓急状

况及水库调度运行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对水深8m以下的浅水湖泊,可将水体看成一个均匀的混合体;当湖泊、水库较深时,则常常存在温度分层现象。

湖泊、水库通过水面与外界之间进行热交换。在夏季,水体表面受热快,水温升高,形成湖泊、水库表温水层,而底层光照少,受热少,水温较低,温水在冷水之上,这种上层暖(轻)、下层冷(重)的密度结构使湖泊、水库形成稳定的水温结构,湖泊、水库的水在垂直方向的密度梯度使上下水体间很难发生掺渗,形成稳定的温跃层。一般水体在垂直方向上从上到下分为三层(见图4-3 ):上部温水层,中部温跃层(又称斜温层)、底部均温层。在上部温水层中,受风的动力作用,水层混合比较均匀,导致水温垂向分布均匀化,水温通常较高,因此称为温水层;中部温跃层温度梯度大,混合能力最弱;底部均温层,通常水温比较低,又称为底部冷水层。

图4-3 夏季湖、库中的热分层现象

到了秋末冬初,由于气温的下降,湖泊、水库表层水冷却,密度增大,向下沉降,温跃层逐渐消失,湖泊、水库上部形成一个温度均匀的掺混层,其厚度随时间而逐渐增加,当对流现象达到整个水深时,就出现了整个湖泊、水库的水质循环,称为“翻池”。翻池现象有时在春末夏初也可能出现。

2.湖泊、水库水体的富营养化

湖泊、水库除水体入口和出口外,其余均为沿岸带围绕而成,具有较强的封闭性,可认为属于静水环境,水体的大气复氧能力十分有限,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成为湖泊、水库水质表征的一项重要指标。

根据湖泊、水库中营养物质含量的高低,可以把它们分为贫营养型和富营养型。贫营养型湖泊、水库中养分少,生物有机体数量不多,生物产量低。反之,富营养型湖泊、水库的养分多,生产率高。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就是指湖泊、水库由低浮游生物生产率(贫营养型)转变成高浮游生物生产率(富营养型)的过程。从湖泊、水库的发展历程来看,湖泊、

水库从贫营养向富营养过度是一个正常的过程,在自然状态下,这个过程进展相当缓慢。但人类的活动已大大加速了湖泊、水库富营养氧化的进程。

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好发于夏季,水体的热分层现象促使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在夏季,光照充足,表层温度高,在有充足物质(营养盐)供应的情况下,水体中藻类的光合作用大大加强,藻类大量繁殖,而且夏季水体的热分层现象也将导致下层水体溶解氧降低,在缺氧状况下底泥中的磷释放,进一步提高水体中磷的含量,加剧了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水体富营养化状况在春秋季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因为在春秋季表层水温与底层水温逐渐趋向于一致。

二、湖泊-水库水质模型 1.Vollenweider 模型

dCV?W?QC?k1CVdt求求解解t???Vln?1???Q?k1Vcc(tcc=βee() / t) / =β–αt=1-e –α=1-e t–αt = 1-βe e –αt = 1-βC?t???W??Q????exp??k?1?t????VQ?k1V??????????W??Q?k1V?C0Wce?aV平衡浓度所需时间平衡浓度所需时间C?t??W1?e?at?C0e?ataV??t t →→∞,∞,平衡浓度平衡浓度α(/ V)kkvv11α==(qq/ V)+ + Wc?t??1?e?ataV??cc= 00 0 = 0 2.湖泊溶解氧模型

式中: C——污染物或水质参数浓度;V —— 湖库的容积;

W ——为污染物或水质参数的平均排入量,mg/s;Q —— 湖库流量;

k1 —— 污染物衰减或沉降速率系数,s-1;t—— 时间。

二、卡拉乌舍夫扩散模型

d?DOQ?(?DO0??DO)?k2(?DOs??DO)?RdtV

??r?q??E???t?H??2?r?1??r??r?r?E?r2?式中:q ——入湖污水量(m3/d);

r ——湖泊内某计算点离排出口距离(m); E ——径向湍流混合系数,m2/s;

ρr ——所求计算点的污染物质浓度(mg/L); H ——污水扩散区湖水平均深度(m);

Φ——污水在湖水中的扩散角度,由排放口附近地形决定。污水在开阔的岸边垂直排放:φ=180°;湖心排放:φ=360°。

第四节 水质模型的标定

一、混合系数估值 1.经验公式法 Elder公式; Fisher公式 ;

Taylor公式(用于河流与河口) 2.示踪实验法

示踪实验法是向水体中投放示踪物质,追踪测定其浓度变化,据以计算所需要的各环境水力学参数的方法。

示踪物质选择应满足要求:测定简单、准确、经济,对环境无害。

常选瞬时投放方式,其具有示踪物质用量少,作业时间短,投放时间短,数据整理容易等优点。

3.经验数据 二、k1 估算

1.实验室测定值修正法 2.两点法

三、k2 估算

复氧速率系数估值可采用实测法,但费时、费工,亦不易确定。故常用经验公式法。

第五节 开发行动对地表水环境影响的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