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石柱厅志·秦良玉传》校笺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乾隆《石柱厅志·秦良玉传》校笺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ae84f25482fb4daa58d4bbc

乾隆《石柱厅志·秦良玉传》校笺

崔利军

凡 例

一、乾隆《石柱厅志》见存有三:一在重庆市石柱县档案馆,一在四川大学图书馆,一在宁夏大学图书馆。无翻刻、重刻本,有影印本(国立北平图书馆1930

年影印)。道光时,王槐龄以之为蓝本,查疑补阙,成《补辑石柱厅新志》(简称道光补辑本),对原刻本有所补正,见藏石柱档案馆。故按因利就便之原则,本校

笺以石柱县档案馆藏乾隆《石柱厅志》(刻本)为底本,而取道光补辑本为参校本。

二、底本为竖排本、繁体字。本校笺依今人之阅读习惯,变竖排为横排;按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规定之标准简化字,化繁为简,改繁体字为简化标准小四号加粗宋体字。(因文字改变影响文句理解之字及个别生僻字除外)

三、底本不分段、无句读。本校笺按统一、规范之标点符号,结合文义,妥善分段、标点。力求合乎著者本意。

四、底本中“脱”、“衍”、“倒”、“讹”及以“□”标记,阙如待补之字句,本校笺概不改动,另加按语。

五、因作者所处时代之影响,乾隆《石柱厅志》不可避免地打上时代的烙印。底本原文对义军及少数民族之蔑视性称呼,如“贼”、“奢酋”、“流贼”、“贼将”、“渠”、“红潦”等不一而足。为保证文本原始性,本校笺亦予以保留。 六、本校笺采取分段夹注,每段下提行“校笺”,以小四号字(加粗)标明。依次在需校笺之文句旁标注“[ ]”,按[1]、[2]、[3]、[4]??,罗列。并逐句逐条,分别提行列于校笺之下。

七、按语为五号宋体字,以别原文。每条按语题“按”、“附按”、“又按”,后加“:”号,分别提行。“按”为主按语,“又按”为并列按语,同于主按语;“附按”为附加按语,以补充说明主按语。

八、按语之注为小五号宋体字,单行夹注于文句后,多用于指明文句出处。 九、按语补阙用“()”号,标注于相关文句旁,同为五号宋体字。多用于注明年代。用于补充文句者,在按语后以“据某改”、“据某补正”说明。 十、缘于底本之唯一性,本校笺采取本校、它校为主,理校为辅,结合田野考察之方法,以考释相关人物、史实和史迹。

良玉忠州人[1],秦葵[2]女,字贞素,性颖异,饶胆略。幼通经史,工词翰。且与兄邦屏、弟民屏同习骑射,究心韬略[3]。长归千乘[4],仪度娴雅而性行严明。农隙与千乘训练土兵,精劲冠诸部。兵器用长矛,后带钩环,登山涉水前后相连,皆白木为之,不装饰。阙后屡立战功,石柱白杆兵遂著名海内。

校笺:

[1]按:忠州 禹贡梁州之域,周巴国之地,汉临江县,属巴郡。《大清一统志》卷四百十

八 献帝中平六年(189年),属永宁郡。建安六年(201年),刘璋改永宁为巴东郡,分巴郡

垫江置巴西郡。《晋书·地理志》卷十四。“中平”原作“初平”,“中平”有六年,“初平”共四年,今据

万国鼎《中国历史纪年表》改。 梁武帝大同六年(540年)置郡,西魏废帝二年(553年)置临

州,隋属巴东郡。《大清一统志》 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州废。有平都山,有彭溪。《隋书·地理

上》卷二十九 恭帝义宁二年(618年),(复)置临州,又分置丰都县。武德二年(619年),

分蒲州之武宁置南宾县,又分临江置,去清水县,并属临州。九年(626年),以废潾州的垫江来属。贞观八年(634年),改临州为忠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南宾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忠州。《旧唐书·地理二》卷三十九 《新唐书·地理四》卷四十、《旧五代史·郡

县制》卷一百五十,义同。 宋属夔州路,咸淳元年(1265年)为咸淳府。元复忠州,顺帝至正

二十一年(1361年),属重庆路,明属重庆府。《大清一统志》 顺治初,仍明制。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直隶州,以重庆之丰都、垫江与夔州之梁山来隶。《清史稿·地理十六》卷六十

九 在(重庆)府东,西距府八百里。南滨大江,江中有大鬚滩;西北有鸣玉溪流入江。据《明史·志第十九·地理四》

附按:咸淳府 (宋)咸淳元年,以度宗(赵禥)潜邸升府。据《宋史·地理五》卷八十

九 今重庆忠县。

[2]按:秦葵 字载阳,前明贡生,居郡城鸣玉溪,自号鸣玉逸老。据《忠州秦氏家乘秦

太保忠贞侯家传》(下称《家乘》)

附按:鸣玉溪 忠州西北十里。悬崖瀑布五十余丈,潭洞幽邃,古木苍然。西二里,入于岷江。《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九 岷江即大江,《四川通志》卷十四 今长江。

[3]按:究心韬略 韬略,文韬武略,源于古兵书《六韬》、《三略》。原文指行军用兵之策。

附按:六韬,即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据刘寅《武经七书直解·六韬》(影

印本) 三略,指上、中、下略。据刘寅《武经七书直解·三略》(影印本)

[4]按:马千乘 字肖容,英武有才略,曾参与平播。后因开矿得罪内监邱乘云,瘐死云安县狱,时年四十一岁。据道光本

千乘奉调征播[1],良玉别领精兵五百偕往诸营,抵邓坎[2]。度岁,俟三省奉调兵[3],集进攻。万历二十八年正月二日[4],置酒宴饮。良玉料贼夜袭,语千乘戒备,下令军中解甲倒戈者斩。夜半,贼果至,诸营惊溃。良玉偕千乘独领本

部三千五百人[5]奋击追入贼境,一夜破其金筑等七寨[6],黎明抵桑木关[7],众军方招呼陆续集关下桑木天险。督臣李化龙[8]所遣将马孔英[9]等叩关门,千乘、良玉暨良玉兄邦屏、弟民屏奋勇将白杆兵分左右勾连上山,出关后破之

[10]

。已会

八路兵将刘綎等[11]破娄山关[12],扼贼海龙屯[13],剿之。是役也,良玉夫妇战功第一,督臣李化龙匿不以闻[14]。千乘死,良玉奉命领职[15],遂卸裙钗,晋冠裳从戎,侍女皆改男装。

校笺:

[1]按:千乘奉调征播 据道光补辑本,“万历二十七年,播州杨应龙叛。千乘偕妻秦良玉征播,贼平不言功。” 又,《小腆纪传·秦良玉传》卷第三十五,“万历二十七年(一五九九),征播州蛮。” 又,《四川总志》,“(万历二十七年),侍郎李化龙奉命总督川、湖、贵州军务,调集各省汉土官兵三十万,以赐□从事。” 《明史·四川土司二》卷三百十二、《南明史·秦良玉传》同。《国榷》卷七十八,作“(万历二十七年)三月壬寅(三月十一日),播州杨应龙反,寇平越飞炼堡,杀都指挥杨国柱、指挥李廷栋;八月辛巳(八月十八日),趋刘铤、陈璘赴蜀。” 千乘奉调征播当在是年,即1599年。

附按:播 播州。夜郎且兰地,汉属牂牁郡。唐贞观初,分牂牁郡北界,置郎州,领六县。《明史记事本末》卷六十四 贞观中,改播州。乾符初,南诏陷播,太原杨端应募复其城,为播人所怀服,历五代,子孙世有其地。宋大观中,杨文贵纳土,置遵义军。元世祖授杨邦宪宣慰使??洪武五年(1372年),仍置播州宣慰使司,领安抚司二,曰草塘,曰黄平;长官司六,曰真州,曰播州,曰余庆,曰白泥,曰容山,曰重安。《明史·四川土司二》卷三百十

二 是年,由湖广改属四川。十五年(1382年)二月改属贵州都司。二十七年(1394年)四

月改属四川布政司。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四月改置遵义军民府。《明史·志第十九·地理

四·四川》卷四十三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分播地为二,属蜀者曰遵义府,属黔者为

平越府。《贵州通志》卷二十一

[2]按:邓坎 龙泉县南,(石阡府)西二百五十里。 附按:龙泉县 (隋)大业中置明阳郡,(唐)夷州,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改承州。元初置长官司属思州,明改属思南,永乐十一年(1413年)属石阡府,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改县。据《嘉庆重修一统志》 今属贵州凤冈县。

[3]按:三省 四川、贵州、湖广省。据《明史·四川土司二》卷三百十二,“(江)东之罢,以郭子章代,而起李化龙节制川、湖、贵州诸军事,调东征诸将刘綎、麻贵、陈璘、董一元南征。” 《明史纪事本末·平杨应龙乱》卷六十四、《明书·乱贼传》卷一百六十四,同。

附按:江东之 字长信,歙人,万历五年(1577年)进士。历御史、光禄少卿、大理寺右少卿、右佥都御史、贵州巡抚,因平杨应龙乱,兵败罢官,卒于家中。据《明史稿》卷三

百二十五 《明史》卷二百三十六,同。 又,麻贵 大同右卫(山西大同)人,历官都指挥